[闲聊] 乐在打扫(家事服务师)实习心得

楼主: slowee (slow)   2016-05-21 14:31:05
我一直觉得整理东西的过程其实是整理心,是在追求一种身心平衡的状态。一旦空间变成
自己喜爱的样子,整个人就会自然而然的放松、心情也会愉快。
这次透过熟女工作坊参加家事清洁讲习与实习的获益很大,至少有三方面:
1.重新看待自己担任家事清理者的角色
2.重新审视自己与另一半的关系
3.舒服的居家空间包括具象(整齐干净)与抽象(氛围)两面,也包括与共同生活者的良
好关系互动。
至于具体展现在哪些地方呢,就从几个可凡老师指导的实作小撇步来说吧。
实习当天一开始,可凡老师先说明并示范工具的使用。为了要让做家事这件事以专业的角
度切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专业方便的工具,还要知道如何用才行,至
于到最后用到融会贯通、出神入化,那又是另一番境界,可凡老师就是最好的示范,她让
我明白如何透过专业的知识判断、决定使用合适便利的工具或清洁方式,最重要的是无论
做工或心情都能轻松愉快的完成很可能过去被视为痛苦不堪、非到不得已否则不想做的家
事打扫整理工作。用对方法就成功一半,使用对的清洁工具和方式,就能轻松完成庞杂的
家事。
●化繁为简的收纳整理术。
杂乱无章的物品堆放在书桌/地面上该怎么办?
这应该是我在做家事时面临的最大考验,如果是我自己的东西,那很简单,分门别类收纳
起来就好了(但我平常是随手就收拾,不是随便乱丢,所以基本上不会发生上述的情形)
;但是面对客人、另一半时,因为东西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能替他决定丢或不丢,也不能
改变位置万一他找不到。以往眼不见为净,琴房(另一半的琴房兼书房)再乱也不管,但
床头柜每天看到就很难完全不在意。可凡老师教我收纳整理物品的技巧:不改变位置、聚
集堆高,清出更多的台(桌)面/空间出来。果然很快就变得清爽很多。而且根据可凡老
师的说法,这样做一段时间后,物品所有者也会有改变喔。这点我也还需要观察,但我隐
约感觉似乎是人与空间存在一种微妙的互动与影响。
●再来是掌握打扫的优先级
需要时间处理的就先做前置作业,例如先把清洁剂喷在浴室磁砖隙缝(去水垢)、抽油烟
机(去油垢),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做其他像整理房间、擦拭台面等工作,等到时间差不多
再回来清洁这些地方。另外就是有些非常实用的小撇步,例如金属刮刀可清除磁砖的黑垢
或皂垢,玻璃刮刀可搭配湿抹布擦拭台面时刮除多余的水渍,会比再用干抹布擦过更干燥
、更干净,真的是妙用无穷啊!还有肥皂台、浴室镜子前摆放物品尽量往两边放,如果摆
在镜子前会因为反射看起来更多东西。像这样的小细节也都被注意到囉!同时身为客户和
实习者,我对于这次的服务真的是太满意了,而且学到的东西终身受用。
●实习后觉得做家事和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心情变得轻松愉快,而不是累得像狗,也不是
在生气、抱怨中打扫。
我很喜欢看可凡老师做家事的样子,除了按部就班、掌握优先级的原则之外,她的双手
不论是擦拭、刷洗,除了轻巧俐落,还透著优雅细致,比如说擦桌面或冰箱用刮刀刷除多
余的水渍,再用干抹布收尾边角的地方,她的手指随着手腕转弯划过家具的轮廓,轻柔又
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气韵,仿佛做家事就该是这样优雅美丽的事。
原本是基于对家事服务师这个行业的兴趣而报名学习,但收获最大的却是从打扫、做家事
这件事重新检视我与另一半的关系,找到长久共存的道理。为什么过去尝试过努力却没有
办到?最大的原因是缺乏专业辅助,其次是站在家事服务师而非另一半的角度看待,所以
有了专业就更轻松省力、超然的立场,就不会有既定的框架,认为另一半就应该如何如何
;不帮他做决定,即使是一张小纸片的去留;不改变他,即便是物品收纳位置更便利,也
不移动原本的位置,只要收拾在原处聚集、堆高(他不会因为改变位置找不到)。我只要
专心一意做好家事清洁这项工作就好。这些在彼此相处的个性上我可以做到,反而遇到家
事这层关卡就卡住了,可能出于我有轻微洁癖,或是我太在乎整齐清洁,甚至后来完全弃
守对方的房间,垃圾、杂物堆满地也无动于衷,如今找到共好之道,问题迎刃而解。
可凡老师也提到打扫家里跟打扫客户家不同,客户家可能大部分在一定工作时间内就必须
完成全部的工作,但自己家就可以分批轮番做,例如浴室,不需要一次打扫全部,这礼拜
清洗马桶、下次清洗磁砖,都可以视脏的程度弹性调整,不需要让自己一次打扫得那么累

做家事终于恢复了原本具有抚慰、疗愈的效果,家,也有了新生命。
(打扫结束后才想起要拍照,不然如果贴打扫前、打扫后的对照图就更明显可以看出效果
呢!)
/Ange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