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鸟笼小宅时代来临:新青安助攻高房价,小

楼主: Reewalker (报告馒头班长不够)   2024-11-06 18:22:16
作者: monnom (桂)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新闻] 鸟笼小宅时代来临:新青安助攻高房价,小
时间: Wed Nov 6 00:46:39 2024
1.媒体来源:
报导者 THE REPORTER
2.记者署名:
文字/孔德廉
摄影/陈晓威
设计/江世民 黄禹禛
核稿/方德琳;责任编辑/黄钰婷
3.完整新闻标题:
鸟笼小宅时代来临:新青安助攻高房价,小空间贴近基本居住水准底线
4.完整新闻内文:
轻量级的购屋机会、一条租金转房贷的减压之路、踏入梦幻国度的胜利投资选择──集三
项优点于一身的“小宅”,正成为如今房产广告中的主打。透过宣扬成功投资学,业者鼓
吹人们走上买“小宅”的道路,说服大众这是“时势所趋”。然而爬梳资料可以发现,这
波“小宅”的爆发仅仅是10年间的事情,2023年政府推出的新青安政策则是另一剂推波助
澜的强心针。种种因素加总,台湾是如何走入小宅时代里?随之升高的房价又对这个焦虑
不已的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戴上安全帽,一脚跨过上锁的围栏,我们跟着销售人员脚步一头窜进工地里,顺着深灰色
的水泥毛坯地面一路上到二楼。
几间配置雷同的样品屋等在尽头,房间入口左侧是单口感应炉和一套纯白橱柜,洗脱烘一
体的机器镶嵌在柜体正中央;右手边则正对着浴室,一旁是奶油色墙面配上白橡木衣柜。
除此之外,一张双人床几乎占满剩下的空间,留下仅容侧身通过的走道。
把坪效运用到极致,是因为我们参观的这间套房,虽有9.85坪的销售坪数,扣掉3.9坪公
设和阳台空间后,实际面积只剩下5.05坪,而它的售价则高达1,700多万元,等于单坪开
价近150万元。
为什么这么贵?广告文宣中,这个小坪数建案被形容是集众多优点于一身──既是轻量级
的购屋机会、是一条租金转房贷的减压之路、更是踏入梦幻国度的胜利投资选择。
回到展示中心,销售人员则再次强调该建案优秀的地理位置,不只位于台北市中心、交通
方便,还可入籍蛋黄地段,“我们的物件完全是为了菁英首购族规划,也适合(申请)新
青安贷款。”
为了进一步促成交易,销售人员指向建筑模型上醒目的红色“售”字,每一个红字都代表
一笔成交,现在整座楼几乎都被贴满。她连番提醒我们要把握机会,表示该物件除了用料
好、地点好之外,更是贴近现代社会需求的产品──因为随着人口结构转变,小家庭成为
主流,“小宅”是时势所趋,置产、自住两相宜,很多客人看完就直接下订。
只不过当身处5坪的样品屋里时,这位销售员止不住抱怨:“这个衣柜我一直觉得设计得
不好,很有压迫感。”她不断强调,既然地方小,视觉上更应该想办法“放大空间”。
15坪以下小宅时代来临
考虑这个问题的不只是这位房屋代销,该如何设计才能“解放”小坪数房子的空间,也是
近年来网络上热门的话题之一。不少人甚至整理出开放式设计、垂直收纳和使用通透材质
等“放大术”作为提升坪效的祕诀。热烈讨论背后,反映的是住宅市场的另一项转变:“
小宅当道”。
什么是“小宅”?台北市作为首善之都,是全台率先定义“小宅”的县市,地政机关将界
线划定在主建物加附属建物面积在15坪以下为“小宅”,并定期公布“小宅价格指数”(
注)。
以15坪为指标查询内政部资料可以发现,光是2023年,全台15坪以下小宅买卖移转数量占
整体15.9%,创下自200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到今年(2024)上半年,该项数
据仍然持续维持在15.5%的高点。
但内政部的计算标准中,面积不只包括主建物和附属建物,公共设施的面积也一并计入;
因此列表中面积25坪的建物在扣除平均35%公设后,实际使用面积也仅16坪上下,几乎和
台北市所定义的“小宅”相符。
根据资料,在2018年第一季时,全台市场住宅产品以25~35坪为大宗;但自第二季起便出
现转折,15~25坪的交易占比跃升为第一名,如果再加计该年15坪以下交易量,2018年起
“小宅”在整体市场的占比就超过4成,这个现象一直持续至今(统计至2024年第二季)
。其中,以台北市的小宅趋势最显著,目前小宅交易量都超过台北市住屋总交易的5成。
内政部数据也显示,人们买到的房屋面积愈来愈小。
2023年,全台建物买卖平均移转面积为29.7坪,这是该项数据多年来首次跌破30坪大关;
对比10年前,建物买卖平均移转面积还有34.6坪,等于相差一个房间。若再与20年前的
46.6坪相比,等于现在的住宅直接少掉三个房间大小。
买卖坪数缩小,加上小坪数产品当道,两项变化说明了一项明确事实:“小宅时代”正式
来临。
在火热房市中异军突起的投资型物件
然而“小宅化趋势”并不是台湾独有的现象。长年关注房市发展的馨传不动产智库执行长
何世昌指出,住宅变小是既定趋势,这不仅发生在台湾,也是全球主要国家共同的变化,
例如香港、加拿大都有“㓥房”,而日本今年住宅新案规划坪数也比一年前平均减少约
0.8坪。
关于“小宅化”的讨论,多半离不开“家庭结构改变”与“房价上扬”这两项因素。
根据行政院统计,2003年全国单人户仅64万户,核心家庭325万户;20年过去,单人户成
长为140万户,核心家庭更跌至285万户,总体家庭户数也从过去的696万户大增至911万户
。家庭缩小,意味着不再需要那么大的住宅空间,这是小宅化的首个论述。
同样以房价变化做对比,信义房价指数显示,正逢SARS风暴的2003年,台湾房价指数为
36.82,而到去年年底,该项指数则飙升到153.44。而房价所得比,则从2003年第一季的
4.41,到今年第一季突破10大关,来到10.35,等同于全台湾人平均需要10年不吃不喝才
买得起房。房价飞涨让可负担的总价下降,才会出现小宅需求,这是第二个论述。
只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房价的上涨都不是发生在一夕之间,“小宅”却是在近十年才异军
突起。
首波变化发生在2014年。当年房价达历史新高,过往15坪以下住宅在全国买卖市场中,向
来维持8%到10%之间,到该年年底却突然飙升至13%;同时,15至25坪住宅占比也跟着大涨
9个百分点,从17.2%增加到26.2%,两项数据在此后10年更不断向上发展。
除了“小宅”跃上台面外,在那风起云涌的一年里,也正好是“帝宝”荣登豪宅一哥的日
子。实价登录资料里,台北市仁爱路“帝宝”建案以每坪298.2万元的成绩居全国房价之
冠,但民众的怒吼也随之而来。2014年10月4日,1.5万人躺在“帝宝”门口,马路上一片
黑鸦鸦的身影齐声呐喊著房价高涨、居住正义无法落实。
为了抑制火热的房市,2014年适逢九合一选举之际,当时不仅央行祭出扩大信用管制、限
贷令,行政院也着手研拟修正“房地合一税制”,规定房地产交易获利超过400万元将依
差别税率课税;另外持有房屋时间不满一年出售,将会被课征45%的重税等。前政治大学
地政学系教授张金鹗,任职台北市副市长时更喊出“2年让房价消风三分之一”的口号。
高力国际业主代表服务部董事黄舒卫对当时的变化还记忆犹新。那时他身处全台最大房产
公司之一永庆集团,负责市场分析的他就观察到,即便打炒房措施不断,但低利环境不变
、市场预期房价大跌机率低,都会地区买小宅的风气仍然旺盛,如台北市20到40坪住宅占
比,就由2014年的28.9%增加至2015年的44.3%,增幅达15.4个百分点,显示北市购屋者
对于中小坪数接受度正逐步提高。黄舒卫分析:
“那时小宅还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样态,对大部分人来说只是厨房或厕所缩小,还是刚需
、是自己住在里头。但这两年来的趋势是紧张地往小宅那边移动,它不是自住需求,是投
资需求,大家都想从里面获利。”
空间缩减的自住型中小宅vs.小口化的投资鸟笼
2014年的新闻稿里,这位房地产专家用“中小宅”的字眼来描绘市场上热销的20~40坪住
宅。他指出这些中小坪数的住宅虽然可运用的空间较小,但由于总价低,不少物件还会搭
配装潢,对首购族仍具吸引力。
随着时间推移,小宅的样貌也跟着出现改变。过去被称为“小宅”的物件,权状坪数约在
30坪左右,以自住居多,这和如今面积更小、投资客进场的小宅样貌有不少落差。一位营
造第一线的工作者和我们分享了他的观察。
Denny是一位有10多年资历的工地主任,服务的单位正是这几年盖出最多小坪数产品的建
设公司。关于近年小宅变化,他先是向我们解释旗下预售屋的销售流程:一般建商会将房
屋销售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潜销期”,销售对象多半是自家人和老客户。自家人
包括营建流程中的所有关系户,作为管理阶层的他也可以用8折到9.5折不等的价格先取得
购买权利;老客户除了先前买过公司其他建案的客人外,最多就是投资客。“在这个阶段
,老客户一定会先买起来等著出售。这阶段的销量占所有户数的2成。”
第二波则是潜销结束、工地开始动工挖地基后,此时预计会按照正常预售流程卖出4成户
数。Denny指出,这个阶段是价格垫高的关键,因为建商会依照销量好坏决定是否将剩下
的物件锁起来,等建筑结构来到6、7成时,才会释出剩下的4成到市场上,而且是分阶段
开卖,让价格可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假设潜销卖一坪50万、第二波就可以卖到将近60万
,最后4成出售时价格到70、80万元都非常常见。
顺着这个销售逻辑,Denny指出,如今土地取得成本愈来愈高,建商为了将利润最大化,
会选择把房型分割得愈来愈小,借此来冲高小坪数的单价。因为那些坪数愈小的小宅总价
低,第一好卖,第二门槛低投资客最喜欢,都买来出租,只要口袋稍微深一点,撑过“房
地合一税2.0”的5年转售闭锁期不是问题,再不然就是把租金调降个1、2,000块,跟租户
协商不要申请租屋补贴,政府永远不会知道他有营业行为,他解释。
业者的观点,大致描绘了现代小宅的几项特征:坪数小、单坪价格高、投资取向明确。
今年9月,更有媒体以“牙签屋”为名,汇整了北台湾历年推出的小坪数建案;其中,台
北市大安区的建案“铭轩沃和”以20.8坪的基地面积拿下第二名,但惊人的是公设比高达
64%,每坪开价140万元。以该案推出的15坪套房来计算,扣除公设室内面积仅剩下5.4坪
,总价则突破2,000万元。黄舒卫分析:
“现在的小宅就是被当成一个金融商品在操作,一栋建筑上亿根本没人买得起,那要进场
怎么办?把它小口化,建商就用证券化的方式,把实体切成小豆腐,让大家都分得到,让
大家都可以买,这样的小宅产品在这两年才会非常非常多。”
这位房市专家也提及,“小口化”小宅的大量出现跟政策影响脱不了关系,关键就是“新
青安”。他解释,2021年起,政府陆续释出几项打炒房政策,央行也祭出信用管制手段,
目的就在于让房价软着陆,调整市场规律;但新青安的出现就像突然帮市场打了一剂强心
针,让房子成为只涨不跌的标的,大家想尽办法先从小的物件开始卡位,因此创造出强烈
的“小宅投资风气”。
新青安:一针疯狂的房市兴奋剂
新青安,全名是“新版青年安心成家购屋优惠贷款”,这并不是一项全新的政策,过去也
一直有青安贷款存在。只是在去年8月1日正式上路的方案里,政府将过去3年的宽限期一
口气放宽到5年,期间只需缴纳1.775%的利率,不需偿还本金;不仅贷款额度从800万元变
成1,000万元,贷款年限也从30年拉长到40年,以此来协助青年购屋。
该项政策一推出,立刻让小宅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根据内政部统计,就在新青安上路的
2023年第三季,15坪以下的住宅,在整体买卖市场中的占比来到16.11%的新高。这正是因
为1,000万元的贷款额度,恰恰对准了购买小宅所需的资金缺口。
摊开“591房屋交易网”整理的新屋成交数据可以发现,2023年的全台平均成交价约为每
坪54万元,若是以常见的权状坪数20出头坪来计算,总价正好落在1,200万元上下。扣掉
千万贷款后,只要200多万的头期款就可以成为有壳一族,新青安还提供5年宽限期来舒缓
还款压力。
对此,房仲全国联合会不动产智库会长张欣民就曾为文指出,新青安优惠房贷让原本买不
起房的刚性自住买盘以投机的姿态大举进场,到现在都还后劲十足、久久不散,几乎已到
失控地步,整体房市有如“失速列车”,说新青安是罪魁祸首也不为过。
随着政策而来的另一项副作用则是房价飙涨。信义房价指数显示,光是今年台北地区的房
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成长率就来到惊人的14.24%;六都其他地区中,桃园、新竹、台中和
高雄的第二季房价指数也分别有15.57%、17.09%、14.85%和13.09%的涨幅,总计全台数字
则来到11.86%,这代表新青安上路的一年间,六都房价上涨超过1成。
被外界视作是为了新青安收尾,央行在9月中召开理监事会议后,随即祭出了“第七波信
用管制”,试图透过限缩放款成数、放款人条件审查从严、缩短还款期限等限贷令来控制
银行资金的流向与流量。只是在短短两周后,央行紧接着宣布“豁免条款”,用排除继承
、换屋、和包含新青安在内已签订契约者三大族群来避免“滥杀无辜”。
只是在已经失控的房市派对里,无数人正坐困愁城。
坪数变小、买价变高,小宅趋势下的焦虑与不安
几位30岁的年轻人向我们述说了小宅化带来的影响。“痛苦”、“焦虑”、“鸟笼”是常
见的形容,即便有人仰赖新青安买下人生第一间房,但超过1,000万元的支出只换到一间
权状17坪的套房,扣除公设后实际坪数更只剩下10坪;这位青年直言,这样的选择虽然让
他免去租房奔波的辛劳,但小宅其实并不符合他对正常房子的想像,5年宽限期期满后,
终究会脱手找寻“真正的家”。
跳进场内的不满意,在场外观望的则是万分焦虑。即便能买到的空间愈来愈小,但今年上
半年的买气仍旧旺盛,内政部资料显示,1到8月六都建物买卖移转栋数合计为18万7,582
栋,与去年同期相比年增27.5%,创下自2014年来的11年同期新高纪录。
热络买气下,整体社会弥漫着一股焦虑的氛围,似乎只要没买房,就会被抛出资本社会的
赛道,起步就输掉人生。这样的说法几乎是阿威(化名)的写照,35岁的他和老婆、刚满
周岁的儿子一同在新北市新庄区租房,原本打算在结婚后就在当地买房,但小孩出生打乱
计画,房价则一路高歌猛进。他原本预计退到三重重划区,选择30坪左右的物件,但一年
来的涨幅又将阿威逼退一步,他的选项只剩下20出头坪的建案。“我不想住鸟笼,可是现
实很骨感,没有太多选择,”他苦笑着说。
最终阿威还是决定出手,他说想给家人一个稳定的空间,也希望房价能持续维持在高档,
这样起码能证明自己的选择不是错误的。
追逐买房梦的过程里,和阿威一样的人有一个代称:“FOMO族”(Fear of Missing Out
),意思是害怕错过。这并不是一个新的用词,上一次出现正是在2020年的台湾股市狂潮
里,当年新增开户人数达67万人,创下历年新高,平均每两人就有一人投身股海。
只是小宅化的趋势中,股票换成了价格更高的房地产。根据永庆房屋最新公布的调查显示
,阿威购屋的地点,正是近一年来全国25坪以下小宅买卖最热络区域的第四名,平均单价
49.8万元。
对于这股趋势带来的影响,馨传不动产智库执行长何世昌给出了负面的评语。房市小宅化
是个悲哀的趋势,意味着购屋族愈买愈小,必须降低买房坪数来减少购屋负担。他认为每
户平均人口数减少并非主因,关键就是“房价太贵”,毕竟对多数人而言,“买得起帝宝
何必窝在鸟笼中?”
事实上,“鸟笼”在如今的小宅趋势上,或许是一个相当贴切的形容。许多人开始将台湾
的“鸟笼小宅”与香港的“㓥房”相比,原本就已经有限的空间,正被切割成更极限的使
用,而关于居住品质的讨论仍然空白。
12年未调整的“基本居住水准”,鸟笼小宅已紧逼居住底线
关于居住空间和居住品质的关联,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就曾发布过一份“住房
与健康指南”(Housing and health guidelines),内容提及正常的空间规划应避免“
过度拥挤”,因为“过度拥挤”会增加传染病(如结核病和其他传染病)、肠胃炎和腹泻
疾病的风险,会与伴侣间的暴力风险增加有关,也会对心理健康和睡眠品质造成负面影响

基于各国状况不一,该份指南并没有针对具体的空间大小提出建议,但内政部国土管理署
其实曾在2012年订定台湾的“基本居住水准”,规定平均每人最小居住楼地板面积约3.95
坪,且须具备大便器、洗面盆、浴缸或淋浴等3项卫浴设备;二人居住最小面积需5.27坪
(平均每人2.63坪),三人最小为6.59坪(平均每人2.19坪)等。
只是这项标准已经12年未曾调整过,随着“鸟笼小宅”的普及,权状坪数10坪的新建案若
供两人居住,在扣除公设后,几乎已经快要贴齐法定最小居住面积的底线。
法规变革前,如今的“鸟笼小宅”已经成为市场的最大公约数,但随着空间缩小,长期关
注住宅政策的倡议团体OURs都市改革组织则认为,这样的变化正在扼杀家庭的支持性和个
人发展的可能。
OURs政策研究员廖庭辉以社会安全网的概念向我们解释。他指出,家庭涵盖了如父母、手
足、夫妻以及亲子等多重关系,这些关系层层交错,为个体提供强烈的支持、情感、安全
与回应,是社安网中非常重要的非正式社会支持体系。然而逐渐缩小的空间除了消灭缓冲
地带、导致情绪冲突外,运用不同空间规划(多一个育乐室、读书室或甚至是留白)所能
产生的可能也跟着消失。他强调:
“空间愈小,家庭作为情感支持跟社会救助的防线也会跟着崩溃。”
同样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待如今房市的变化,中正大学社会福利学系助理教授刘丰佾指
出,居住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当小宅化日益严峻,政府更应该想一下这样
子的居住空间、这样子的商品,到底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什么?甚至要保护的基本居住权
利底线在哪?基本居住的品质要怎么拿捏?
这些疑问之外,如今大众多半聚焦在购屋市场上的小宅化趋势,缺乏对租屋市场的分析,
为了探究不同层面的效应,《报导者》爬梳了591租屋网2019年至2023年的物件数据。其
中,我们发现不仅20坪以下的出租小宅在六都的数量跟占比上都有显著增加,租金也跟着
一步步调涨。这样的结果更像是小宅化的延伸,这股趋势中,空间缩小的不只是买卖市场
里的物件,副作用也已经蔓延到向来不透明的租屋市场上。
对于如此的变化,社福体系出身的学者刘丰佾并不感到意外,他直言:“我觉得政府有时
候,政策评估或影响评估实在做得太少,甚至可能没做就仓促地上路。”
长年低利率政策下的副作用:房价飙涨、鸟笼成常态
这样的观察正好和前央行理事、台大经济学系教授吴聪敏的经历不谋而合。接受我们采访
时,这位经济学家指出,台湾政府部门并没有真正深入做房市调查;而中央银行作为制定
、执行基本货币政策的独立单位,也没有花费太多心力深究政策的影响性,自然无法通盘
应对高房价及鸟笼小宅带来的急剧变化。
对于近期央行释出的选择性信用管制,吴聪敏也认为此举和往常一样,并没有办法完整地
解决问题。他指出,过去数十年台湾低利率政策的成本之一就是房价飙涨,新青安的低利
率更创造“房价预期”,让大家硬著头皮去跟银行借钱买房子,后续等著价格上涨、出售
获利,这是政府鼓励的。
随着房价所得比不断攀升、鸟笼小宅已经成为常态,吴聪敏认为政府若是有意对症下药,
反而更应该想尽各种办法来打消“房价预期”,例如动用利率工具,由央行出面宣示透过
升息来抑制房价上升预期等方式,让社会大众觉得政府有看到问题、有想办法解决问题、
更有面对问题的魄力。
“不然年轻一代现在变成这样,再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目标,变成不如想办法去股票市场赌
一把,或是借钱在房地产市场开杠杆,这些都是恶性循环,”他指出。
在刚刚落幕的国庆演说里,总统赖清德抛出承诺,将会加快“打炒房”效率、扩大对租屋
族的照顾、平衡换屋族需求来实现“居住正义”,即便得罪特定团体在所不惜,因为国人
最在乎的是高房价下的生活压力。同一时间,央行也预示已经在策划新一波的选择性信用
管制,似乎磨刀霍霍准备掀起新一波的“金龙海啸”。
那么在台湾法规对基本居住水准仍旧停留在12年前水准、无论租房还是买房的空间都正在
“鸟笼化”的时代里,真的能够迎来改变的一天吗?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twreporter.org/a/era-of-small-sized-housing-unit
https://pse.is/6n6nqw
6.备注:
https://i.imgur.com/iaiofRj.jpeg
作者: KrisNYC (Kris)   2024-11-06 18:30:00
蛮腻的 大的便宜的嫌远嫌旧嫌不会涨价
作者: hololive45P (MIKO-MIKO-MI)   2024-11-06 18:38:00
搞不懂为啥一定要住双北?
作者: toto123 (烦.....)   2024-11-06 18:40:00
现在是连桃园都小宅化吧可不是只有双北了
作者: braet147 (Song for u)   2024-11-06 18:46:00
台湾只用8年赶上香港 超棒
作者: sddmavn (爱狗)   2024-11-06 18:55:00
票投民进党 台湾变香港
作者: Byzantin (拜占庭)   2024-11-06 19:04:00
主因还是年轻人太懒,不爱打扫,所以喜欢住小宅
作者: planta (小盆栽)   2024-11-06 19:47:00
小宅正夯!你赶上流行了没?
作者: sasaya7749 (沙沙丁鱼)   2024-11-06 20:12:00
青鸟住鸟笼,没毛病
作者: xxxxqay (xxxxqay)   2024-11-06 20:40:00
当然啊 年轻人不爱大坪数 xddddddd
作者: km612tw (渣)   2024-11-06 20:43:00
今日香港 明日台湾 㓥房大成功
作者: MTKer5566 (MTKer5566)   2024-11-06 20:53:00
主+副就是抓11坪,结案这都是可以放得下双人床的2房
作者: asdzxc001 (ccffcc)   2024-11-06 21:03:00
台湾人不喜翻住大房子不行喔
作者: veter (tomato4329)   2024-11-06 21:18:00
年轻人喜欢小宅(X)买不起大房子(O)
作者: juice3028 (jucie)   2024-11-06 21:39:00
年轻人不爱透天,只爱手枪小两房了
作者: planta (小盆栽)   2024-11-06 21:58:00
人口日本化,房屋香港化!
作者: yeeily (0.0)   2024-11-06 22:15:00
又是在吹嘘的新闻,谁会想有透天的房子可以住不住,去住鸟笼,纯粹负担的起与否
作者: chouvincent (我肥宅 我驕傲)   2024-11-06 22:29:00
最挺年轻人买房的赖总统 改革加油不能停!
作者: fatb (胖逼=口=)   2024-11-06 22:30:00
还在双北 只要均价45以上千万房就是小宅
作者: longkiss0618 (剑舞北极)   2024-11-06 22:58:00
青鸟飞不起来了
作者: physicsdk (我是小洛)   2024-11-06 23:02:00
基本居住底线可以每过几年就来重新定义一下 颗颗
作者: a9564208 (YOU OUT!!)   2024-11-06 23:14:00
什么时候狗笼也要卖千万?
作者: supereva (eva)   2024-11-07 00:17:00
不爽不要买 跟妈妈住就好
作者: eric525498 (艾瑞克 我肆酒吧)   2024-11-07 00:26:00
推报到者*报导者
作者: flybow (yyyyyyyy)   2024-11-07 07:40:00
还没被武统 却越来越香港 执政党啊
作者: physicsdk (我是小洛)   2024-11-07 07:56:00
香港也是还没被统就已经有很严重的居住问题勒XD不要以为居住问题是中共害的好吗
作者: toto123 (烦.....)   2024-11-07 08:09:00
桃园很多地方都要压缩二房总价1200左右只能做工寮宅了太贵实际上 就是很难卖得掉 台湾人没那么有钱
作者: fransiceyho (天气很棒)   2024-11-07 10:20:00
不婚不生 惨
作者: giveme118 (118)   2024-11-07 12:14:00
台北小宅化多久了 一堆夹层才5-8坪的
作者: akirashock (嘎~)   2024-11-07 12:22:00
15坪全额贷啊等你
作者: GGinler (69G4)   2024-11-07 12:42:00
青鸟本来就该住鸟笼啊
作者: jh043082 (冲脱泡盖宋)   2024-11-07 20:19:00
青鸟住鸟笼 常常飞出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