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建商,现在开始就会狂推二房甚至ㄧ房预售,想办法卖到逼近豪宅线价位,避开
豪宅税
到时候甚至狂推一房,如果有需要的人可以买相邻二户打通的变相方法来避开豪宅税又可
以最佳化立论,有空间大的需求就买二户,反正在客变即可。
这样政府可以多税收,建商口袋也能满满的双赢
※ 引述《kusomanfcu (POE yea开始急速恶化了()》之铭言:
: 台湾自住透天数量大约48%
: 台北6000
: 新北4000
: 桃园,新竹,台中,台南,高雄3000
: 其他2000
: 建坪数量65坪以上大约12%
: 话说农舍基本上全中了
: 再来市区有店面价值的一楼高比例中
: 影响最大的是
: 店面租金租税费用化 年均成本
: 2000万的店面 增加13.3万成本可能
: 3000万的店面 增加20万成本可能
: 6000万的店面 增加40万成本可能
: 9000万的店面 增加60万成本可能
: 5年均化摊提
: 涨租金
: 2000万的店面 增加一年3.3万成本可能
: 3000万的店面 增加一年4万成本可能
: 6000万的店面 增加一年8万成本可能
: 9000万的店面 增加一年12万成本可能
: 之前是住宅现在是店面了
: 大家看戏囉
: ※ 引述《blargelp (春日部四郎)》之铭言:
: : 前面那个老豪宅课税不管他啦,就是课不到房地合一税政府森77
: : 大概就是让供给本来就很少的大安区那种的老宅通通不准卖。
: : 或是要卖就加价卖,买家也来摊税金。
: : 以前看到“打房政策”其实是在限缩供给稳房价、加税叠房价还会觉得政府脑袋坏掉
。
: : 现在看多了见怪不怪,根本就故意防崩跌。
: : 重点是这个要厘清吧。
: : 看起来这是财政部针对这次的课税计画定义的豪宅线。
: : 看起来跟央行限贷四成的豪宅线应该无关?
: : 我应该没误会吧。
: : 如果贷四成也跟上面豪宅线一样下修 那很严重欸。
: : 譬如说
: : 台中三千万,
: : 水湳一坪60万,三房都2500上下了,等于没有增值空间了。
: : 嘉义两千万,
: : 太保台积仔以后只能住两房。因为建商根本不会开接近两千万的三房。
: : 以上故事听起来就不太合理。
: : 所以豪宅线应该是财政部跟央行脱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