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阿。
当然会有无力感。
而且现在不年轻了,无力感更重。
这波对我而言,犹如三温暖,又冷又热。
暖的是这两年给通膨养。
冷的是工作是境外旅游。
所以你讲的不公平我懂。
毕竟综观全台我们可以称得上这波部分牺牲者不为过。
年轻的时候我也曾想过,是我付台币他付日币?一两千万,说买就买?
甚至怀疑过政府的收入数据,基层公务不能兼差,每个月四五万轻轻松松?
认真讲下,如果你觉得很无力,就不要让自己去攀比,因为你会更无力。
就一句话,台北市拥有房产没有贷款的人,超乎你想像的多。
而且很多,拥有的都还是新房。
要自己找心塞很简单。
同学B可能又宅又油,每天嘻嘻哈哈不做事,追剧在家抠脚。
你早起冒着雨离开床的时候,他可以在暖暖的被窝里睡觉。
睡到下午一点半起来,他妈说:哎!不知道吃啥,吃旭集好了。
等到2021年底结帐,你靠着勤奋,当水手,本业副业投资一起搞,终于搞到500万。
到了岁末年终的时候也订了一个高档旅游,心里感叹,努力都是有回报。
同学B每天嘻嘻哈哈无忧无虑,啥都不干,量价是啥是啥他问你能吃吗?
靠着他奶奶给的大安区的40年公寓,爸爸给的中山区都更房,外公将来会分的土地。
2021这一年,他的个人资产增加了1000万。
这绝对不是鬼故事,而是捷运里跟你擦身而过的真实。
所以我要回的到底是什么?
我要回的是,关键点搞错了孩子。
真正造成货币购买力下降的是通膨<这样写好理解>,而不是努力的差异性。
所以你的错觉,我这么努力为什么没有回报,真的就是一种错觉。
因为这个答案本来就不是努力。
所以你一直努力,但还是有差异,这就是关键的地方。
这边用前面板友提的头款150出租做一个简单假设。
你第一年八十,总共干了五年,薪资成长共计20%。
买个700房子,现金流每个月一万,五年60万,通膨造成房价每年4%上升。
第一年28+第二年29...后面自己算下啊。
这还不计你埋头工作/存钱每年购买力下降4%。
加上《买房子不用钱啊》-信贷,建商贷,各种装潢贷。
一个往上,一个往下,结果会是?
(有的人会说啦,房价会跌!←我相信,你看中国)
(再来光是我亲眼这五年看见,就有跌的。
(你可能知道恒大快破产。
(但你或许不清楚2016中国祭出限贷,升息,终迎来2021房价腰斩)
(而且如果有去过中国的人,应该可以理解...恩,模拟城市的感觉有没有)
就好比为什么大安森林公园周边很贵,绕一圈就懂。
还有A7为什么这波几乎没动,但闷了十几年的基隆一些地方几乎都快要搭波。
台湾俗谚:钱四脚,人两脚。
六个字其实说的很通透,非常有智慧,让我常常遗憾没少年时听老人言。
有一本书叫做会走路的钱,里面有真实提到为啥台湾这两年会大涨。
而且出版的年份就在要飞的时候,我怀疑作者钻人品。
我这两年太背,写这篇钻人品。
而且按照外国买房跟着星巴巴的说法,台湾就是跟着台GG。
为什么,书里面有说。
关键不是年轻人倒楣还是老人爽。
要说我,以前老人更倒楣。
没地方学,没知识,没网络,利息高到吓死人。
关键是你能想清楚,真正能翻转无力感的到底是什么。
#虽然没什么好抄,但记者勿抄,也不想转
※ 引述《wooshiverson (STEVEN)》之铭言:
: 2010后房价直线飙升,近几年更是涨到直接让你打消买房念头,内政部永远在睡觉,花政次
: 更是上任前上任后判若两人,政府既得利者也不会拿石头砸自己脚去课重税或升息抑制房价
: ,但年轻人
: 好像也不是很在乎,也没看有出来抗议或无壳蜗牛运动,以前的人缴房租的钱是直接缴房贷
: 了,房贷缴完再拿去租给年轻人在薛一笔,在买一间在租给年轻人让他帮你缴房贷,现在年
: 轻人一个月赚四.五万快存到头期时房价又飙涨了,没家里帮忙根本买不起房,只能租个破
: 套房窝著,年轻人都不会有无力感吗?还是已经打算不婚不生,或是想要移民国外一切无所
: 谓了PS:Sorry 手机排版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