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是这样子.
之前盘整后,每个地方的价差大概都落在安定的位置.
举例来讲,高医就是比科工馆贵10%.
那今天,无论是什么理由.
造成房价涨.
那....
本来高医500,科工馆450.
结果高医翻一倍.
这样高医1000.
但是科工馆也会追涨到900.
又回到稳定的10%落差.
跌也是一样.
如果高医跌到400万.
那科工馆就会跌到360万.
你不要跟我说什么高医交通比较疏通,比较靠近火车站和捷运,有医学中心.
阿这10%差价就是...."已反应"
因为高医有这些优势,所以贵10%...
你不可以无限上纲说...阿高医比较好,所以高医就要500涨到2000.
科工馆比较差,所以高医可以涨到2000,科工馆都不会涨,他都在450.
这种就是外行人爱讲的,过度解读极端的资讯..
你永远要记得.
不动产市场最重要的运行基准,叫做"比价"
你这边高,人家就跑去买旁边..你比较好,人家愿意多花一点买你.
但是...什么东西都有一个价值...而量化就是它的价格.
因此各区域的价差,在盘整到安定之后,就代表这些地区的好坏都"已反映"
因此...除非你有变化也就是我所谓的"位阶"
例如本来农16就是比美术馆贵5%甚至最强的时候是有10%.
但是因为农16一般建商已经无法取得土地.
而大地主京城目前又没能力制造热度去让农16突破新高.
所以话题和效应就跑去集中在美术馆.
造成现在美术馆反超农16,5%以上...(正在拉开距离)
北高一哥的宝座,就从农16转移到美术馆身上.
那自然美术馆的位阶上升..
所以在比价的时候,原本农16是高于美术馆5%,现在反过来美术馆会高于农16,5%.
又或者例如覆鼎金公墓搬迁,让覆鼎金这几年的位阶大幅拉高.
这种才会造成覆鼎金的涨幅远比其他人高.
所以你今天问,高雄哪边涨会比较多.
以市中心来讲...
大多地方你在长期(10年)来看,涨幅都一样多.
你同样丢2000万下去,买哪边最后取得的获利都会差不多.
只是有先后顺序的差别..
也就是之前文章讲过的,蛋黄区先涨,涨完该二军,二军涨完该三军.
一路蛋黄蛋白蛋壳涨出去.
而中期投资客就是,蛋黄赚完跑去赚三军(通常会来不及吃到二军的涨幅)三军赚完跑外围.
你自住户房子涨30%,投资客是1.3*1.3*1.3=2.19.
所以他赚了两倍多的增值...
投资客当然赚得比你多啊...不然他专业专假的..XD
这就是为啥投资客会一直买买卖卖买买卖卖.
涨过的地方我们就跑,还没涨的地方就布局...这样才可以一直赚一直赚.
当然啦,像帅过头以前则是跑去追位阶变化.
但我只能说,位阶变化在台北会比较明显.
当年一个捷运站下去就是30~50%的价格拉抬..
但在中南部...恩...效应有点烂...XD
(你看高雄,同样条件等级,有捷运站和没有捷运站的住宅,有什么价差吗...)
直接追区域涨价时间差比较实在..
so...原PO的问题的话.
以目前市中心状况.
短期各区涨幅会有差..
长期没有差.
不过因为高雄蛋黄区一向都很不蛋黄区.
蛋黄区和其他地方价差太低(非用双北为比对,而是用台中桃园新竹做比对)
所以蛋黄区有可能会有一个抽乐透的机会.
高雄之前蛋黄区没有被大幅拉开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高雄很大,又分南北两个头..
所以集中力道比较不强....(当然更不强的就是台南..台南完全没有集中效应..XD)
另一方面,本来高雄的精华区在文化中心.以及澄清湖别墅区.
但文化中心和澄清湖到今天都还充满著竞争力.
外加大量既有老高雄有钱人窝在文化中心.和澄清湖
造成之前几年蛋黄区的效应也被拉扯.
最后,高雄人以前爱透天,新湾区和美术馆主体毕竟是大楼.
因此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转换这个市民的趋势.
要知道,当年高雄是第二大都,高雄有一些对台湾影响力非常大的人都还在地.
这些人,还是住在澄清湖别墅区.
因此高雄才很另类的冒出一个"文山特区"...
(这在其他县市比较没有看到)
这是这些澄清湖有钱人的子女和延伸关系人延伸出来的次蛋黄区域.
(我称它1.5军..二军以上,一军未满)
so...因为这些拉扯,让美术馆农16,以及新湾区,相对其他区域的价差并没有拉很开.
但是这个局面似乎正在被打破.
毕竟新时代的生活诉求,对环境交通和市容的诉求,都在变化.
因此蛋黄区有一个跟其他区域拉开价格距离的浅在乐透可以期待.
如果之后价差还是没有拉开,那也没关系...反正大不了就大家都涨得差不多比率..XD
难道蛋黄区会涨得比蛋壳区还少??..
(别忘了他们价差已经没很大)
因此我到现在都还是建议,投资先下蛋黄区...现在都还是时候,虽然已经涨一波起来.
但你相对其他县市,蛋黄区和其他区域的这个价差还是太低太低..
还有很庞大的期待价格拉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