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SE2005 (混吃等老死)》之铭言:
: 逻辑是这样的
: 女生: 该结婚了, 没有房你怎么娶我!
: 男生: 可...可恶...钱不够, 两房勉强可以负担, 这公设外观都很好看,
: 好, 就买了
: 女生: 耶! 你果然爱我的, 我们结婚吧, 有自己的窝真棒!
: 于是这两个年轻人从两人挤在一间小套房度日到变成两房生活,
: 觉得满意的不得了, 人生从此天堂..
: 这样的幸福日子会持续到生了小孩后面对满屋没有地方摆的婴儿用品,
: 后悔当时买两房的笨蛋决定.....
: 如果今天版本是这样,
: 一对夫妻一直租屋, 有了小孩, 先生事业上了轨道, 开始有余力面对房市,
: 看到两房, 一定会说: 这太小了, 东西这么多, 小孩没有空间, 不急, 慢慢看,
: 反正都租屋了, 不如去看中古屋的三房四房吧!
: 不同年纪思考务实度有差...
: 两房很明显市场定位就是要给喜欢光鲜外表新屋却没有钱的年轻人,
: 然后可以让年轻人假日邀请朋友弄个小party打卡光鲜亮丽,
: 锁定这种不考虑下一步人生规划的世代族群为主的
: 当然, 有另外一种族群是金字塔顶端, 买两房是因为商务考量,
: 在不同城市出差有的属于自己的地方可以好好落脚休息,
: 这种族群当然不在这讨论范围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结婚或有小孩绝对是一个做买房决定关键因素
但未必跟女生的要求有关系,其实很多男生结婚后也不想租房子
安全感,并不是只有女生需要,男生其实也需要
买两房,通常就是因为三房买不起,但这是资金层面的问题
但要说到资金不足,但又不想等多存点钱再买而接受两房
是因为很多人只生一个小孩,两房是勉强堪用
而且随着时代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跟型态都有所不同
跟以前的房屋相比,现在房子的格局,客餐厅等公领域占的比例较旧式大
以前房子房间普遍比现在大,我是以比例来看
显然现在大家都觉得房间是睡觉用的,并不会整天窝在房间
以前我们都是在家里的自己房间念书,现在大家都去图书馆
生活习惯的改变,对家中空间需求安排也会改变
所以两房为什么现在能被接受,除了钱的问题以外
从另一个角度想,现在家的一部分功能,确实外部化在公共设施上
当然,如果那个县市的公共设施不到,通常你对房子空间的需求就会大
当然我的同温层大家收入都还不错,或许我无法看到社会的全貌
但我必须说,我的朋友们为了结婚就去买新屋的真的非常少
比较没钱就继续租,有点钱几乎都是买中古但空间大一点,然后再随着收入慢慢换
只要有结婚、生小孩的打算,房屋新旧远没有空间来得重要
我不认为板大说的情况,符合我们这些人的想法
新屋,通常是来给人租的,不是给年轻人或要结婚的年轻人买的
除了结婚,小孩子生出来之后,为了小孩的学区,你也会想要买或搬家
最后我想要表达我的想法,老实说,结婚就想买房,我认为男女皆然
因为自己的房子可以自己装潢,再怎么样都比租的房子好
但把买房子跟女生的要求绑在一起,觉得都是女生在灰所以买,我比较不以为然
什么锅配什么盖,我从事法律工作,同学也多半是这类工作或司法公职
通常我们的配偶都是高收入、高学历、甚至一般人觉得强势难搞的类型(事实上不会)
但我从来没听过朋友间有那种买房要登记谁名字,谁不出钱但又要登记这类问题
我第一间房子婚前几个月去买(登记我的)之前分享买了一间新屋登记我老婆
新房房价是旧房的五倍,从来对于房子登记谁的,都是我说了算,她没半句话
不过说起来,我同学们很多都是登记在太太名下,至于为什么
我只想说,登记在谁名下,除非婚前就登记采分别财产制
否则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假议题,
不是说完全没差,如果你真的了解剩余财产分配的含义跟计算方式
就会知道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真的打官司,混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后真的没什么差别
就所是婚前买,除非没贷款,不然来来往往,剩下的差别就是房子的涨跌
但房子涨跌跟买股票一样,跟选择、眼光、运气都有关系,无关公平与否
说到头来,只是不懂的人在争一个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原点的东西
除了过程难看,不会真的得到什么,回到老话,什么锅配什么盖。
可是现实是有点脑的女生没灰到房的, 省租金住家里, 然后公婆问题错了, 是婆媳问题阿, 又错了, 这样是有脑还是无脑, 我都被搞混了所以有脑的女生就是不嫁没钱没房的穷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