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efauth (山丘上的长号手)
2018-10-05 15:40:39连结:https://tinyurl.com/yd7shhgp
内文:
〈房产〉北市危楼奖励看的到吃的到 修法面4米、6米老宅受惠
钜亨网 钜亨网记者张钦发 台北 2018年10月5日 下午1:03
台北市议会三读通过“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自治条例”,北市的危楼条例又向前迈进一步,
不过三读过后北市的面前道路 4 米、6 米与 8 米的老宅,若能够顺利整合成功,
则危楼条例的奖励就看的到也吃的到。
北市议会三读通过“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自治条例”,本次调整包括部分的楼高放宽,
建筑的削线放宽,本来面前道路不宽的老宅,修正前因为盖不高、盖不多,
即使有危楼的容积奖励也看的到吃不到
北市三读通过后,“住二”土地楼高放宽至 21 公尺,
建筑高度比修正为路面前道路中心线水平距离之五倍,且除了住一的土地之外,
其它住宅区的土地建蔽率则放宽至 40%-60% 不等,
据估计全市有 2.3 万栋,约 15 万户可适用“危楼条例”。
安信建经经理林达康表示,规定放宽后对于窄巷、面前道路 4 米、6 米与 8 米的老宅
都有直接助益,由于危楼条例的 10% 时程奖励有落日时间,
台北市已经有许多整合中的案子在等待北市三读放宽,
北市的危楼奖励对于一些老宅,慢慢变成“看的到也吃的到”。
如华建 (2530-TW) 手中的台北市云和街建案,也因台北市的危楼条例奖励将施行及
邻地约 30 坪基地有意加入整合,现正进行整合洽谈中,
使此一纯住宅建案推案进度延后。
华建手中的台北市云和街建案原计画第 3 季推出,原规划总销超过 12 亿元,
基地面积 219 坪,预计推出地上 9 楼、地下 2 楼的纯住宅建案,
为华建自地自建的新建案。
信义房屋 (9940-TW) 不动产企研室专案经理曾敬德表示,对于面前道路不宽的平房、
旧透天或土地,放宽前受现建筑削线与建蔽率未放宽的问题,即使面对奖励但受限法规,
可能容积会用不完,放宽后台北市危楼推动的脚步可能会比都更还快,
法规放宽的确带来一些契机,但关键还是能否顺利整合,
预料还是以 3 层楼以下建筑、透天厝等较能受惠。
心得:
看得出来台北市终于开始面对过去的烂帐,勇敢站出来解决问题了。
只是台北市建筑物的问题千奇百怪,再加上法规不合时宜的沉疴,早就恶性循环了。
台北市要一口气全部从"法制面"斩断现实枷锁吗?
这样会不会拉出一波都市更新潮?
二十世纪的台湾建筑物要怎么急流用退才能符合每个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我觉得从法规上的放宽,只能算第一步,之后要怎么加速,才是重点。
作者:
kittor 2018-10-05 15:51:00谁需要走都更或危老重建的?
呵呵呵 颜色对了叫做面对过去烂帐解决问题颜色不对 叫做违反都市计画精神 对建商大举图利 XD
作者: morphology (变形国策顾问1号) 2018-10-05 18:22:00
建蔽率还是太低了,应该开放所有住宅原地可直接重建,不然以前合法盖起来的透天现在都被迫要跟别人一起建
作者: morphology (变形国策顾问1号) 2018-10-06 00:29:00
呃...不是一块大楼就叫美好吗?单位小会有更多空间给建筑师做设计,很多建筑设计风格都是从独栋小单位住宅开始的。只要量体一大,建商就一定得选择较常见中庸的设计以容易销售。小单位重建的好处还有:1. 加速重建,因为可减少与邻居商量、分配等纠纷 2. 可以做更适合屋主本身的规划设计 3. 把被规则给移给中大型建商的重建/容积取得/以及更新权,回归给土地及建物所有权人。
作者:
iceonly (只有冰)
2018-10-06 02:36:00现在台北市长正在跟中央政府大战,哪来的颜色对了
原地重建缺点是没人行道吧,不然其实台湾公寓拿掉铁窗和违建之后,也没那么糟糕
作者:
asdf555 (WS)
2018-10-06 06:54:00台中市容绩率是不是比台北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