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bee (好久没好好淋雨)
2018-02-10 18:40:52大楼,公寓,透天,别墅,四个概念的住宿单元,
台湾社会大多讨论的是价钱,CP,保值,交通位置,加上聚落的社会身份
这点跟欧美还是不太一样,欧美除了投资客较重视上述这些条件外
一般自住者会思考自己期待的生活形态,品味,自我实现,家庭关系与兴趣
喜欢园艺生活的人在乎拥有自己的花园
喜欢阅读的人设定自己的居住空间有足够大小与安静的书房
喜欢厨艺生活的人会希望拥有偌大的厨房与客厅
喜欢聚会的会追求室内外公共空间
喜欢家庭生活与小孩子互动的会要有一间大草原庭院的房子
欧美人比起台湾人更重视人生的品味与价值,居住也在反应这点差异
所以多数欧美人对居住单位的选择,多了些自己的生涯与品味概念
这也会让居住美学与住宅风格跟着改变
对于大楼,透天,别墅,公寓,多数台湾人讨论的是房屋条件
却不是思考自己的人的居住主观需求,
这也反应在室内设计与装潢,欧美多数房子有主人的风格
所以他们不需要花大钱的装潢却可以有很有味道的房子
台湾就是一堆复制的所谓潮设计潮装潢,但看不到主人的灵魂
欧美找一间适合自己的房子,台湾人找一间社会公认有价值的房子
即使空间不适合自己,没关系,我改变自己配合房子空间单元
于是有灵魂的委屈配合没生命的房子下去改变,这也满吊诡的
我还是觉得,房屋取得除了物件价值外 , 居住美学与人生品味要合并思考
才能找到一间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