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选择语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historia
[分享] 太平洋航海家的环境知识,使他们无需西方
楼主:
Aotearoa
(长白云之乡)
2025-06-25 21:05:24
https://reurl.cc/1KDNGm The Conversation
Pacific voyagers' remarkable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llowed for
long-distance navigation without Western technology
太平洋航海家卓越的环境知识,使他们无需西方技术即可实现长距离航行
Published: May 14, 2025
Author: Richard Feinberg(肯特州立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
全身湿透、瑟瑟发抖的我,从一艘玻里尼西亚远航独木舟的舷外支架上站了起来。我们在
海上航行了整个下午和几乎整个晚上。我本来想稍事休息,但风雨交加,加上缺乏平坦的
地面,根本无法入睡。我的同伴们甚至连试都没试过。
那是1972年5月,我在世界上最偏远的岛屿进行了三个月的博士研究。阿努塔岛(Anuta)
是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有人居住的最东端前哨。它的直径只有半英里,距离
最近的有人岛屿有75英里(120公里),至今仍是少数几个仍然定期使用舷外支架独木舟
进行岛屿间旅行的社群。
我的东道主们组织了一次前往30英里外、无人居住的巨石帕图塔卡(Patutaka)的捕鸟狩
猎探险,并邀请我加入团队。
我们花了20个小时到达目的地,之后又在那里待了两天,最后乘着20节的顺风返航。这次
冒险引发了数十年的人类学研究,探讨太平洋岛民如何在没有“现代”仪器的情况下,乘
坐小型船只穿越广阔海洋,并安全抵达目的地。
导航技术因地理和环境条件而异。然而,许多技术却广为人知。这些技术包括在水手脑海
中的航海世界绘制出的岛屿地图,以及根据星星、洋流、风和波浪的运动来确定潜在目的
地的位置。
西方对太平洋航海的兴趣
迪士尼的两部《海洋奇缘》电影让人们聚焦在玻里尼西亚人的航海上。然而,欧洲人对太
平洋航海家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1768年,法国探险家路易.安托万.德.布干维尔(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
将萨摩亚(Samoa)命名为“航海家群岛”(Navigators' Islands)。著名的英国船长
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曾报告说,当地原住民的独木舟和他的船一样快速灵活。
他邀请来自拉伊阿特岛(Raiatea)的航海专家图帕伊亚(Tupaia 注)登船,并记录了
图帕伊亚渊博的地理知识。
https://images2.imgbox.com/c8/58/Ng3am4Sp_o.jpg
1938年,毛利学者 Te Rangi Hiroa(又名彼得.巴克爵士[Sir Peter Buck])撰写了
《日出维京人》(Vikings of the Sunrise),概述了玻里尼西亚传说中所描绘的太平洋
探险。
1947年,挪威探险家兼业余考古学家托尔.海尔达尔(Thor Heyerdahl)乘坐一艘名为
“康提基号”(Kon-Tiki),由轻木(balsa)制成的木筏,从秘鲁横渡到土阿莫土群岛
(Tuamotu Islands),这引起了人们的进一步兴趣,并启发了一系列实验性航行。
十年后,新西兰历史学家、著名的怀疑论者安德鲁.夏普(Andrew Sharp)提出,在没有
仪器的情况下,数千英里的精确导航是不可能的。另一些人则以民族志研究作为回应,显
示此类航行既是历史事实,也是当前的实践。 1970年,托马斯.格拉德温(Thomas Gladw
-in)在《东方是一只大鸟》(East Is a Big Bird)一书中发表了他在密克罗尼西亚
(Micronesian)波洛瓦特岛(Poluwat)的发现。两年后,大卫.路易斯(David Lewis)
的《我们,航海家》(We, the Navigators)记录了大洋洲大部分地区的导航技术。
许多人类学家和原住民水手都在格拉德温和路易斯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最后一项是实验性航行。其中最著名的是玻里尼西亚航海协会的工作。他们建造了一艘名
为“Hōkūle‘a”的双体航行独木舟(double-hull voyaging canoe),采用现代材料,
但遵循传统设计。 1976年,在密克罗尼西亚航海家毛.皮亚卢格(Mau Piailug)的带领
下,他们驾驶“Hōkūle'a”号,在没有任何仪器的情况下,从夏威夷航行至大溪地,行
程超过2500英里。 2017年,“Hōkūle'a”号完成了环球航行。
https://images2.imgbox.com/e8/6a/OB1iMXmF_o.jpg
“Hōkūle'a”号
穿越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人们可以航行数千英里,但无论朝哪个方向,都只能看到天空和
海水。没有罗盘,更不用说GPS了,如何准确地导航到目的地呢?
仰望星空
大多数太平洋航海家依靠天文导航。星星东升西落,在赤道附近,沿着一条固定的纬线运
行。如果一颗已知的恒星在目标岛屿正上方升起或落下,舵手就可以将船与该恒星对齐。
然而,导航也存在一些复杂因素。
一年四季中可见的恒星以及它们的升落点都在变化。因此,导航需要详尽的天文知识。
此外,恒星总是在不断运动。一颗位于目标岛屿正上方的恒星很快就会升得太高而失去作
用,或者沉入地平线以下。因此,航海家必须寻找其他遵循类似轨迹的恒星,并尽可能地
追踪它们,只要它们在地平线上可见。这样的引导星序列通常被称为“星轨”(star path
)。
当然,星星可能不会与目标精确对齐。在这种情况下,航海家不会直接瞄准引导星,而是
将其保持在合适的角度。
航海家必须调整船只与星星的对齐,以抵消可能将独木舟推向侧面的洋流与风的影响。这
种移动被称为偏航。因此,天文导航需要了解洋流的存在、速度、强度与方向,并且能够
判断风的强度、方向及其对独木舟的影响。
在白天,当星星不可见时,太阳可能发挥类似的作用。在清晨和傍晚,当太阳在天空中位
置较低时,水手们会利用太阳来计算航向。然而,云层有时会遮挡太阳和星星,在这种情
况下,航海家需要依靠其他线索。
https://images2.imgbox.com/68/53/3zHdqaLz_o.jpg
海浪、风与其他指标
一个关键指标是“涌浪”(swells)。涌浪是由稳定吹过数千英里广阔海洋的风产生的。
它们的方向不受短暂或局部风的影响,而局部风会产生不同形状的波浪,称为“风海”
(seas)。
即使在黑暗中,舵手也能透过感受船下的涌浪来确定正确的航向。在某些地方,可能存在
多达三到四种不同的涌浪模式;航海家根据它们的大小、形状、强度以及与盛行风方向的
关系来区分它们。
一旦水手接近目标岛屿,但在岛屿可见之前,他们必须确定其精确位置。一个常见的指示
是反射波:涌浪冲击岛屿后反弹回海面。航海家感受到反射波,并驶向反射波。一生都在
海上航行的太平洋航海家似乎对反射波的依赖相当有信心。相较之下,我发现反射波很难
与风直接产生的波区分开来。
https://images2.imgbox.com/86/c0/oEsdVXg7_o.jpg
某些在陆地上筑巢并在海中捕鱼的鸟类也很有用。清晨,人们认为牠们会从岛屿飞离;傍
晚时分,牠们很可能会返回筑巢地点。
航海家有时能辨认出尚未现身的岛屿上方天空呈现的淡绿色光晕。火山岛的山顶上方也可
能聚集云层,成为另一项可见线索。
所罗门群岛瓦埃阿考-陶马科地区(Vaeakau-Taumako)的水手们报告称,他们能看到称为
“特拉帕”(te lapa)的水下光线闪动,据说这些光带指向遥远的岛屿。一位著名的研究人
员对“特拉帕”的存在及其实用性充满信心。一些学者认为,这可能是一种生物发光或电
磁现象。然而,尽管我曾花费一年时间进行有系统的观察与尝试,仍无法确认其存在。
在海上估算自己的位置是另一个挑战。恒星沿着固定的纬度移动,能用来判断所在的纬度
。相较之下,测量经度则需依赖“推算定位法”(dead reckoning)。航海者从出发点开
始,持续记录航行的方向、速度与时间,以此推算自身所在的位置。
一些密克罗尼西亚的航海家透过一种名为“埃塔克”(etak)的系统来估算他们的航程。
他们将假设为静止的独木舟与位于一侧、表示为移动的参考岛屿之间的角度进行视觉化。
西方研究人员对“埃塔克”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推测,但尚未达成共识。
几千年来,太平洋航海家依靠这些技术抵达遍布地球最大海洋的数千座岛屿。他们没有使
用西方的仪器,而是掌握著精湛的知识和共同的理解,并透过口耳相传,代代相传。
https://images2.imgbox.com/5f/4e/8vMbqmFw_o.jpg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满狗屁的)
2025-06-25 22:12:00
推 除了导航外 我很好奇航行多久 怎么处理食物饮水
作者: skytank (蔺冻最 屌雅没)
2025-06-25 22:17:00
那只是生存者偏误,事实上不知多少人变成水流公
作者:
atteleitus
(Atteleitus)
2025-06-26 00:33:00
如果只是少数的生存者偏差 那怎么解释南岛扩张?一定有可靠的方式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5-06-26 06:44:00
岛屿有设补给站吧没办法,历史课本搞地理大发现的名词,弄得好像没西方人,人类世界就没跨洋跨洲的航行
作者:
Ryoma
(龙马)
2025-06-26 08:31:00
对那个时代的欧洲人就大发现阿,世界史的书写也多来自西方
作者:
takanasiyaya
(cloud)
2025-06-26 08:35:00
不是,幸存者偏差足以解释岛屿间传播,不然其他动物是如何传播的?
作者:
atteleitus
(Atteleitus)
2025-06-26 08:54:00
但没办法套在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到大溪地的南岛人身上蕃薯原产于南美 但在欧洲人来之前就是玻里尼西亚诸岛的普遍作物 很难想像没有贸易传播下怎么让夏威夷到新西兰都有的
作者:
cht12341234
(55688)
2025-06-26 11:13:00
我也觉得 是幸存者偏差,欧洲大航海不只是国王的游戏,罪犯赌徒文盲也可以下场一起玩,成本效益比那些原住民高的多,而且没有时钟要怎么看天文
作者:
WINDHEAD
( )
2025-06-26 11:31:00
幸存者偏差不是这样用的 你们完全搞错这个词汇的意义
楼主:
Aotearoa
(长白云之乡)
2025-06-26 13:24:00
内文就说了,他们有传统的导航方法能远航,怎么会得到幸存者偏差这个结论呢??
作者:
undeadsin
(レライエ)
2025-06-26 13:46:00
他们那个距离还可以往来贸易已经不是生存者偏误了
作者:
snocia
(雪夏)
2025-06-26 16:03:00
如果是和南美之间的来往(近年有发现基因交流证据),就可能只是几个人幸运漂过去再也没回头
作者:
WINDHEAD
( )
2025-06-26 17:52:00
就算那个距离无法往来贸易 这也不叫幸存者偏差...有些人文字背诵能力大于理解能力 就会出现这种看到什么都硬要套个最潮的名词的怪现象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5-06-26 19:03:00
木壳船年代欧洲人也是缴一屁股学费辣,船只一旦长期找到登陆点漂泊,零件就会开始腐蚀,船蛆造成严重漏水,船舶修理跟补给点也是需要物资跟时间去建立找不到登陆点
作者:
selfvalue
(ime)
2025-06-26 19:07:00
推算定位法(谢谢 我常写这方面软件 特别是声纳技术 但不知道中文)是依然热门的技术
#1e9kpRCn (Hiking)
登山板有讨论定位系统 现代技术还是研究的很多 像是声学也有配合到 eg 海军声纳 微软的声音实验室的干涉计算(一进去自己心脏声音很明显)两种定位相关的工程都发展的很复杂常在日本历史版看您文章 最后一次看ptt也看到这么好的文章 谢谢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5-06-26 19:35:00
推
作者:
selfvalue
(ime)
2025-06-26 21:13:00
hiking板有人贴这个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ad_reckoning
有一些原理可以看这个的最前沿 民用的话 应该十年后你们可以看到这个人非常有名 非常会做prototype乔治·法兰西斯·霍兹 他不会中文他目前在搞的东西跟这个有关 不喜欢上班 但他只要有兴趣投入相关产品 全世界都会非常期待 尤其是fang这几个公司 meta跟apple会特别感兴趣导航 避开东西 这个可以用来发射东西可以看看Elon musk跟他之间的新闻就是自驾车 comma.ai
作者:
cht12341234
(55688)
2025-06-26 22:08:00
理论基于 Gemma Frisius 首先提出的简单理论。这些方法依赖于天文观测,而天文观测本身依赖于不同天体运动的可预测性。这种方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很难在参考地点保持准确的时间记录。Harrison 着手直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生产一个可靠的时钟,它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间隔内保持准确的参考位置时间,而无需不断调整它John Harrison,1693躧~ 4 月 3 日 wiki没有时钟看天文本来就看心酸的,误差太大,欧洲人经不起死人所以那些机械表才爱搞什么天文台认证
作者:
selfvalue
(ime)
2025-06-26 22:29:00
dr技术 现代版本的应用 可以看路跑版有个叫MuMuH的版友的文章 他是我ptt唯一会特别追踪看文章的人 非常好的人才 会因为兴趣开发世界上全新的事物运动版跟这个板主题落差很大 抱歉户外运动装置还满多的没想到在这里看到dr 谢谢
楼主:
Aotearoa
(长白云之乡)
2025-06-27 20:09:00
谢谢,希望分享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作者:
iamoldtwo
(目标:单手脚离地拉单杆)
2025-06-28 21:07:00
太阳石
作者:
saram
(saram)
2025-06-29 02:12:00
西班牙回归白人统治时(约16世纪)有许多摩尔人被聘去船上当船员.他们会观星象定方位在大海航行.
继续阅读
Re: [请益]历史上除了纳粹还有类似杂质说法吗?
plamc
[请益]历史上除了纳粹还有类似杂质说法吗?
mangle
[推荐]《危机与重构》一部藩镇史中的佳作!
fatisuya
[请益] 为什么伊朗革命之后,反而更烂了
cjol
Re: [请益] 伊朗跟以色列倒底有啥仇??
a874622
Re: [请益] 为什么中国革命之后,反而更烂了
A6
Re: [请益] 为什么中国革命之后,反而更烂了
plamc
Re: [请益] 伊朗跟以色列倒底有啥仇??
A98454
Re: [请益] 为什么中国革命之后,反而更烂了
UltraSeven
[请益] 伊朗跟以色列倒底有啥仇??
cloudwolf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