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框架公式派vs细微考证派

楼主: plamc (普兰可)   2025-03-26 20:30:25
: 推 Mezerized: 爱好者完全有办法在知识量上超越专业学者 但就仅此而已 03/26 18:32
ㄟ,既然叫做爱好者,是业余,一边还要做自己的工作讨生活,一天可能2小时就好棒了
专业学者,顾名思义就是他专门做这个研究来讨生活,一天可能16小时都在研究历史知识
说网络查资料,难道专业学者是闭关断网吗?现在哪个专业学者不会用数位工具查资料
就别说很多资料的数位化根本是专业学者做的啊
除非那个专业学者是酬庸的都在打混,或是笨到极致,不然业余的知识量怎可能赢啦
会认为业余知识量能超越专业学者,是超不合逻辑,违背基本科学的想法
但是,现行的学科越分越细造成,一个专业学者虽然纯粹知识量极大,但“瞎子摸象”
尤其是,当需要论文点数,比较容易达成的办法是去钻一个很小的题目,结果学者钻到
对一个小洞有大量的知识,可能对我们想了解的基本问题,不见得有帮助,问题在这里
不是说专业学者有可能知识量比我们在网络上查到的还少
我觉得那种贬低专业学者的想法根本就是搞错了专业学者的作用,专业学者就像专业校对
他们先去研究每个小地方,确保这些知识都是正确的,这些工作很枯燥无聊可能没启发性
但是一定要有人去做,然后我们才能放心地去从这些知识分析,不然搞老半天,万一根本
从最初文献记录的人就搞错没抓出来,那研究文献,以及以那为基础的所有推想都是白搭
至于去写《英语民族史》的是邱吉尔,他是念皇家军事学院出来当随军记者,算是文人
但应该不算是历史专业学者
: → Mezerized: 没掌握方法论整天瞎套框架 或者掌握不了学术前沿 对着 03/26 18:33
: → Mezerized: 过期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抱着不放 像ZM就特别喜欢被英文史 03/26 18:34
: → Mezerized: 学界抛弃几十年的封建 或你最后一段基本上也在瞎套框架 03/26 18:35
: 推 Houei: 人文社会不像自然科学0&1 没有绝对对错 史料不足只能逻辑推 03/26 18:44
作者: Mezerized (似幻)   2025-03-26 21:08:00
历史研究者光在自己领域就需要花大量时间了 在这前提下爱好者完全有办法在知识量上超越专业学者差的是解读史料的能力 跟有没有办法看到最新的研究成果
作者: mangle (mangle123)   2025-03-26 21:39:00
我最近也在想这问题,最近听一个学者演讲宗教史,尤其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真的是随口捻来都有料,我才发现古代祭祀连贡品都一起烧掉,后来到孔子才改成拜完分给大家,还有各种主庙、皇帝封神的各种历史年份倒背如流,逻辑清晰,包含讲台湾的宗教跟中国的宗教关系,研究之深,真的体悟到一个学者在一领域深造后,那种知识含量和历史变化的前因后果都有脉络和依据。就在思考一般民俗学者在地20、30年也能这样吗? 还是真的是年龄阅历上产生的差异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5-03-26 22:19:00
个人认为,在特定问题上,就是范围极度缩限的时候爱好者是有可能赢过专业学者。不过,这有三个前提:1. 这特定问题还必须是台湾近代史限定2. 因为近几年我发现学者们非常努力把各种本地相关资料数位化,变成数据库,方便我这种爱好者去捞资料因为学者这时的主要工作是数位化,肯定不可能从每个面向去重构资料成新观点,这就给了我这种google的机会3. 因为数据库终究是学者去建构,我们还是要感谢,不要去呛怎么你们没发现这个那个... 人家很忙...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