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oober 2024-02-14 14:51:58这纯粹是明朝体制太僵硬
被自己的意识形态綑绑的结果
唐代的时候
安禄山打进长安
黄巢打进长安
皇帝就乖乖的跑
然后招李克用或者郭子仪这些蛮族来平乱
这种招蛮族平乱 然后分享权力的例子
就是标准的“从野蛮走向文明”
中国过去已经上演了无数次
且曹操与霍光都留下了例子(曹操是代理人 霍光是标准的蛮族后裔)
起码会扶持你王室数十年
之后再看形式与造化
不论如何 王室至少可以维持一代人的时间不倒
因为蛮族酋长的权力集中过程(从部落贵族会议 到一人独裁)
刚好需要一代人的时间
也就是需要跨代的
崇祯不这样干
等到后面南明被秒杀
最后几个王室子弟
还不是靠西南的蛮族维持住
地位还更糟糕
连后来的清帝国
在面临太平天国之乱时
都知道要招曾国藩这种高地人来维持
后来也乖乖地分享权力
直到慈禧太后死了
几个接任的满清宗室硬干
才引发革命 王朝覆灭
作者:
purue (purue)
2024-02-14 14:58:00郭子仪是蛮族啊
霍光是蛮族 郭子仪自然也是蛮族,酷伯理论有功的都是蛮族有过的跟蛮族无关,懂?
如果以春秋时代为标准汉人 那到霍光以后的确99.9999%都是非汉人 至于要称他们叫蛮族还是啥的就各自解读
忘不了那个高平陵之变是蛮族军官拥立波斯技术官僚司马氏的笑话
不用特别纠结蛮族的定义啦,需要特别定义的是中华才对蛮夷只是还没有正式成为中华的那个状态而已 其实是很自然天生不用定义
就科举费拉才会去计较这些无意义的名词,真要说郭家其实算半个鲜卑贵族,应该说唐朝本来试图用边疆蛮族来取代鲜卑贵族的军事功能,但只能是引火自焚,最后还得回来靠鲜卑贵族
有功劳是大家都是“蛮夷”不要分的那么细、春秋战国时代标准是蛮夷没错、不要纠结名辞,要谈过失的时候上述理论马上消失不见蛋变成大家都是“华夏”自助餐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