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翦商 读后感

楼主: jede (介德)   2023-11-02 18:47:30
※ [本文转录自 book 看板 #1bGts76i ]
这本书的名字是翦商,意思为消灭商朝,是周文王及武王两代穷尽一生的事业,但其实
这本书的范围不只商末周初,还涵盖从上古、夏、商,一直到周初的历史,作者在书中
引用大量考古资料及古书,有些还有附考古结果整理的绘图,以此推论出作者认为的历史
上古人类开始定居农耕后,最早是几个家族形成小型的村落,人口仅百人上下,村落外围
有防卫用的壕沟,村落规模渐渐变大,有几个村落形成原始国家,这时村落的防卫
设施消失了,可见开始由国家负担起防卫的功能,在国家范围内不需担心敌人的劫掠,中
央向各村征收粮食,可以供养贵族及手工匠,考古上可见广大富丽的中央政府,上古文明
到了这个阶段,就会在短时间内趋向灭亡,作者认为是阶级太过分化,贵族越来越奢华,
平民越来越穷困,于是饥饿的人民起来推翻统治者
二里头的夏朝是第一个能维持长期稳定的政权,靠的是青铜器,少数人掌握这项划时代的
新科技,于是拥有强大的武力,能够在人民造反时有效镇压,夏朝对青铜器极为保密,生
产青铜器的工匠聚落就在王宫附近,确保技术不外流,至于洪水的传说,古书记载大禹治
水分出长江、黄河、汉水,作者认为这是古书以自身时代想像夏代的误解,实际上大禹治
水的范围就在河南附近而已,目的是将中原的沼泽辟为农田
商人以经商维生,牵着水牛到各地放牧或贸易,攻灭夏朝的过程联合好几个部落,这点可
以从考古上见到风格各异的陶器验证,而拥有先进青铜武器的夏朝之所以被攻灭,可能是
因为掌握青铜生产的工匠不支持夏王,二里头遗址的宫殿虽被焚毁,但附近的工匠聚落却
没什么受灾,少数受损的建筑也很快就修复,可推测工匠集团在战争中并未与夏王同阵线
商人灭夏后将二里头废弃,在附近另兴建偃师商城及郑州商城为首都,并将青铜器的技
术扩散的中原各地,其势力范围比夏朝拓展十倍以上,到商代中期,马车的技术引入中原
,商朝中期的名君盘庚可能为了更靠近马产地,而将首都迁至北方的殷,即现代的安阳附

商人会把愿望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占卜,有些占卜的辞留到现在,例如商王武丁时期,就有
发现商王占卜宠妃妇好的病情,妇好死后,商王占卜妇好是被哪个祖先带走,我们以此得
知商人的价值观,还可以把这里的商王系谱来与史记对照
商人非常重视祭祀,祭祀必献上人祭,商人相信人祭的级别越高,越能取得上天的眷顾,
从考古出来的人骨来看,祭祀过程非常讲究且残忍,另外,考古得到很多商代的酒器,非
常复杂精巧,可知商人也非常嗜酒,纣王酒池肉林很可能是反应当时的风俗
周人是西方羌人的一支,羌人以姜为姓,与东方的商朝为敌,周人的祖先被商王招募,移
居到关中西部的周原,负责替商朝抵御以前的同胞,最重要的是要每年向商王进贡羌人俘
虏,而且最好是羌人中的高阶贵族,供商王祭祀时的人祭使用
到周文王时期,文王开始进行翦商事业,从现代挖掘文王故居来看,文王在秘密地下室进
行无数次对翦商事业的占卜,此时,文王得到翦商事业最大的助力,即姜太公,姜太公很
可能出身自殷都的屠宰业,因商王祭祀需要屠夫,故姜太公对商朝内部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对文王翦商事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到武王时期,周军发动灭商战役,共同参战的盟友有羌人姜氏、舜的后裔陈氏、蜀人等,
号称八百诸侯,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也叛商降周,牧野战役成功灭商,建立周朝,但武王没
多久就去世,儿子成王还小,建立统治的工作主要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所完成
周朝建立后,殷商遗民的势力还很庞大,为了巩固统治,周武王及周公推行两项重大政策
,第一项是废除商代的人祭,考古发现周代人祭剧减可推测这一点,为了要消灭这个商代
长期倍受重视的风俗,周公引入"德",原本德的意思只有对人好,没有高深的道德含意,
后代对德的理解是由周公所创造,目的为对商代陋习的批判,及对周代新价值观的建立
第二件是封建,封建制度是周武王及周公创造,由亲周的贵族带着武装部队,压着殷商遗
民到新封地,偏远地区的局势容易不稳,山东由姜太公及周公的后代前往统治,分别建立
齐国及鲁国,河北由武王弟弟统治,建立燕国,商丘是商人灭夏前的祖居地,让微子启去
商丘建立宋国,也算延续商朝政权,降低殷商遗民的反抗情绪,殷商故地由武王另一个弟
弟统治,建立卫国,管辖没迁走的商民,另外,恶来是纣王宠臣,被周武王处决,其后代
在西方建立秦国
在中央,原来的首都丰镐称为宗周,另外建立洛邑作为统治东方的据点,称为成周,洛邑
建立后,将殷都废弃,强迫殷商遗民迁往洛邑,周公对殷商遗民讲话时使用很多跟天有关
的词句,强调商朝因天命而亡,现在商人如不从命去洛邑,又要违背天命,相较之下,周
公对周人贵族讲话就很偏向实务,劝告他们不要嗜酒,在封国时统治大方向要跟中央一致
,但风俗习惯要尊重地方
孔子穷尽一生研究古籍,对于商周的差别有过评论,孔子认为商朝重鬼神轻人民,对人民
刑罚过多,周朝对鬼神敬而远之,重视与人民的关系,孔子的这番见解,与考古学的发现
大致一致
心得:
1.夏商周三代一半是信史的开端,资料非常少,一半连文字都没有,只能挖,作者对考古
结果非常熟悉,经过对各个地区、各个时代的考古做整理,得出许多惊人的结论,而且作
者的论点都有出处,读者可以自行判断
2.人祭是这本书的一大主题,作者透过对遗骨的摆放、附近的物品、上下层遗骨的差异,
整理出一套完整的人祭流程,包含非常详尽的细节,所以,非常恶心,我不敢看
3.周文王故居的发现在这本书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网络上找不太到文王故居的资料,作者
认为陕西挖掘到的商末建筑是文王故居,理由是地下室的甲骨文,内容可以解读为翦商事
业,如果真的是文王故居,那真的是一大发现,不知道有没有版友对文王故居的考古有研
究,学界普遍认为找到的就是文王故居吗?
※ 编辑: jede (220.142.234.216 台湾), 11/02/2023 18:47:04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转录者: jede (220.142.234.216 台湾), 11/02/2023 18:47:30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3-11-02 19:51:00
前面几篇有人认为灭夏对商毫无轻重 却仍需联合好几个部落@@
作者: IAMCSH (BorninMCMXCVIII)   2023-11-03 02:32:00
我记得人祭的主过程大致上是从后脑杓劈砍并直接翻起头骨 ?然后将祭品的肉与其他动物混煮食用。
作者: tony121010 (我是来乱的)   2023-11-03 13:28:00
周文王故居只的应该指的是陕西凤雏遗址,出土有段时间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3-11-04 01:59:00
作者: y11971alex (Indigo)   2023-11-04 08:20:00
周文王已经有青铜器铭文佐证 已经感觉颇真实了
作者: chrischiu (mini)   2023-11-07 12:45:00
二里头为夏都应该是对岸的政治正确,没人敢反驳,目前最高也只挖出祭司的坟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