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武汉国民政府后来的发展?

楼主: DarthCod (鳕鱼)   2023-07-02 12:37:17
※ 引述《cigxm (不想当备胎 >_<)》之铭言:
: 为什么武汉国民政府没有变成共产党的大本营?
: 是因为当时共产势力没有掌握军权的关系吗?
: 有没有人可以帮忙填补一下,我这段的历史空白,谢谢
这可能得从很前面开始讲起
首先介绍一下国民党当时的几个组织
1.全国党代表大会:国民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一年开一次会。简称“全代会”
2.中央执行委员会:党务执行机关,由全代会选出。简称“中执会”
3.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中执会全员一起开会的时候,简称“中全会”
4.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中执会下平常执行党务的机关,被视作权力核心。简称“中常会”
5.中央政治委员会:咨询机构,负责研究调查提出建议。简称“中政会”
6.中央政治会议:中常会和中政会一起开会
7.国民政府:在国民党控制下的政策执行机器
首先是孙文还在世的时间点,国民党内就有容共派和清党派
共产党方面则称这两派为国民党左派和国民党右派
以下讲到左右派都是指这个,所以先不要吵定义
1925年孙文在北京过世,一部分右派就聚集在北京西山的佛寺
帮这位基督徒办超度法会
超度到一半大家突然间就开会决议要驱逐共产党
当然广州那票国民党人完全没在管
于是这群右派就决定在上海另组了一个党中央
因为最初是在北京西山开会的,这群右派被叫做“西山会议派”
主要成员都是些老人,所以影响力不大
镜头回到广州,
孙文过世后,国民党的最高负责人是三位中常委,廖仲恺、戴季陶和谭平山
其中廖是左派、戴是右派、谭本人根本就是共产党
三人当中只有廖仲恺有较大的威望,但明显不足以掌控党
除了中常会之外,党内还有另一个组织政治委员会(中政会)
原本是中常会下属的咨询机构,但由于委员会主席是孙文,还有较多的党内要员跟共产国际顾问
中政会很快就取得了与中常会同等的权威
孙文死后,代理陆海军大元帅和中政会主席的是胡汉民
这位右派领袖在党内地位极高,不下廖仲恺
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大元帅府这个政府机关。理论上,政务工作他可以无视党的决定
为了回到以党领政的权力模式,国民党决定改组原本的大元帅府
仿照原本的党组织国民政府委员会,避免权力集中到一人身上
与此同时,中政会内还有另一位要角汪精卫
作为孙文的特使,频繁与苏联互动的汪获得了左派的青睐
由于汪精卫的个性明显较廖仲恺温和许多,因此被右派视为折衷的人选
1925年7月,汪精卫获得了国民政府主席和中政会主席的位子
虽然名义上的党务负责人还是三位中常委,但实权已经朝汪手上集中
然后到了8月,廖仲恺就被暗杀了
调查这次暗杀的人分别是汪精卫、党军司令蒋中正、建国粤军第二军司令许崇智
一开始,案件查到了胡汉民的堂弟,接着又查到了几位右派人士
蒋中正主张右派的嫌疑最大,要求胡汉民和许崇智离开广州
此后,广州的实权掌握在汪精卫和蒋中正手上
蒋获得了广州卫戍司令的地位,并且开始整编许崇智的粤军
1926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二次全代会,原有的中常委请辞
全代会选出新的中执委
1月下旬,第一次中全会。蒋理所当然成为了中常委
全代会同时开除了西山会议派的党籍,这不怎么重要就是了
3月,共产党籍的海军局长从广州派了两艘军舰到黄埔救援被海盗攻击的外国船
到了现场却没看到什么海盗,但是却有苏联使团企图登上其中一艘船参观
随后军舰就开回广州
蒋认定这是共产党企图发动政变
于是两天后广州戒严,逮捕了海军局长
扣留了广州的共产党员并驱逐苏联军事顾问
几天后苏联让步,撤回了军事顾问
汪精卫全程都被蒙在鼓里,所以直接气到出国养病(???
国民政府主席之位悬缺,中政会主席则交给谭延闿(不重要)接任
总之,蒋掌握了军政大权(虽然不能完全控制党
5月,第二次中全会。国民党决议整理党务,把共产党籍的干部压缩到三分之一以下
同时决议进行北伐
另外选出了一位中常会主席(不重要),终于在名义上有了单一负责人
7月,北伐正式展开
为了便宜行事,中常会和中政会每周召开联席会议,称“政治会议”
主席则由北伐总司令蒋中正兼任
这个组织接下来会给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带来一整年的麻烦
好了今天先写到这边,接下来应该是北伐和宁汉分裂的部分
作者: cigxm (不想当备胎 >_<)   2023-07-02 18:55:00
谢谢你!
作者: KJK7 (.......................)   2023-07-02 19:29:00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3-07-02 22:46:00
期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