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之前a板友关于闽人基因文章的启发,也来分享一下23魔方关于疑似是古代王公贵族的
基因的研究。
(23魔方只是一间基因研究公司,它发表的成果并不是什么专业的学术研究,看看就好)
(有什么批评不要找我,找23魔方)
大家都知道Y染色体是男性特有的,会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下去(如果有后代的话)。
而Y染色体单倍群具突变性,透过研究Y染色体单倍群的突变,我们就可以勉强研究人类
历来父系直系祖先的繁衍情况。
废话少说,直接上结果。
(以下基因先后次序由人口占比多少排列)
1.汉朝刘氏 O-F254 1.95%
该单倍群共祖于约2290年(即约战国末年),在之后约四百年间不断爆发,且拥有该单倍
群的男性中,刘姓人口约占22.8%,远远超出其他姓氏(第二位的王姓约占6%)。因此推
测该单倍群为汉朝皇族。
(考虑到多年来过继、收养、战乱失散、主动改姓、或绿帽等姓氏变更的情况下,同一
单倍群的共祖时间距离现令越远,姓氏的多样性就会更高。)
该单倍群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1.95%,是秦汉以来最大的基因家族。
最夸张的是O-F254在湖南甚至占了5.62%的男性人口,在福建则比较少,只有0.51%。
(不过0.51%就是每约二百名男性中就有一人是汉皇刘氏的男系直系后裔,其实也蛮夸张
的……)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5acf27050cf269f98ecf3532
2.越国公族 O-F656 1.8%
该单倍群共祖于约2510年前(即春秋末年),恰恰是勾践在位的时候,主要分布于浙江、
安徽、江苏等地。故推测是越国公族的单倍群。
该单倍群共占全中国男性人口约1.8%,当中在浙江占5.25%,在福建也占2.69%,就连黑龙
江也占1.17%。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6189da2dd1dde90007137abd
3.陈国公族 O-F4249 0.87% (包括田齐O-FGC23868的0.32%)
该单倍群共祖于2970年前(即西周时),主要集中于河南(即陈国故地),故推测为
陈国公族的单倍群。
据记载,陈国被灭后,其后人迁至齐国,后来建立田齐。而O-F4249底下亦有一单倍群
O-FGC23868,于山东等地最为集中,故猜测为田齐王族的单倍群。
疑似陈国公族单倍群在福建占0.31%,当中的大多数(0.22%)是疑似田齐单倍群。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618a206bd1dde90007137aca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618a3edad1dde90007137ad1
4.周朝诸姜 O-F700 0.81%
共祖于约3130年前(即西周初年),集中于山东(姜齐故地)、陕西、河南(许国故地)
和江西(许申吕等国被灭后其族人被楚国迁至楚地),故推测为诸姜的单倍群。
有趣的是现代这个单倍群最常见的地方是台湾,有1.26%。
不知道是缺少样本数的问题,还是台湾真的有许多诸姜后人……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61ad6b438dbbc800068fee51
5.疑似赵国公族 O-F25545 0.71%
共祖于约2950年前(即西周时),最集中于山西和河北,并显示出从该两地发散出去的
迹象。(在山西占1.82%,在河北占1.48%)
与疑似秦国公族的单倍群共祖于约3100年前,据史记记载,秦赵两国之祖均是商末大臣
蜚廉。
在福建占0.15%。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6191d6dad1dde90007137ae2
6.疑似宋国公族 C-F8989 0.67%
共祖于约2930年前(即西周时),集中在宋国故地,且持有该单倍群的人口中,孔姓人口
占最多,有约13%。
奇怪的是台湾有3.7%(考虑到台湾没多少人去23魔方检测,导致台湾样本数较少,可能只
是误差)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61a58d84d1dde90007137bcf
7.西周王族 N-F1998 0.56%
共祖于2980年前,集中于山西和甘肃等距离周人发源地较近的地方,且黎国君墓中的样本
中测出了这个单倍群。
在福建占0.99%。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6180f908d1dde90007137aaf
8.疑似秦国公族 O-MF14479 0.23%
共祖于约3030年前,与疑似赵国公族的单倍群共祖于约3100年前。集中于陕西。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6191f1dfd1dde90007137ae6
延伸阅读
·疑似晋朝皇族河内司马氏 O-CTS9595 0.02%
共祖于约1620年前,是上文提到的疑似赵国公族单倍群的下游,当中司马姓十分密集。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5d5b9a120a78aa00073ac312
·疑似陇西李氏 O-Y29876 0.1%
共祖于约2480年前,当中李姓占近三成,集中于山西。在约1500年前有一次大爆发。
考虑到唐初李世民和武则天就砍了两次李唐皇族,占比比较少也是理所当然。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5cda6cc429bd180001ce41d4
·疑似赵宋皇族 Q-MF10602 0.04%
共祖于约1030年前,
考虑到南宋皇帝除度宗》恭帝这支外,其余皇帝都全员绝嗣后,这么低的占比真的是理
所当然……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5bdfe14ce4b0aae60f0c09cf
·明朝皇族 O-MF12415 0.04%
明朝距离现代较近,基本上几可肯定这个单倍群是明朝皇族。
共祖于710年前,于明朝年间不断爆发。当中朱姓占比高达41.03%。而声称是朱元璋后裔的
用家中,大部份都测出这一个单倍群。
集中在山西、内蒙和河南、山西和河南分别是晋王朱和代王朱桂,以及是周王朱橚的封
地。
据《皇明盛事述》统计,至隆庆、万历年间,仅记录在册的,晋王一脉有子孙 4979 人,
周王一脉有子孙 5235 人,代王一脉有子孙 4118 人,发展极为壮大,根本就是像养猪一
样。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5ad04dc00cf23c0bbcad778b
·爱新觉罗家 C-F14749
是复旦大学征求到爱新觉罗家族后人采集样本的结果。
当中赵姓和金姓各占18.75%、爱新觉罗姓占12.5%,金溥聪应该也是这个单倍群。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y/5ac9c92b0cf2ee06b28c253d
·全州李氏 O-MF655879
共祖于约1500年前,约占韩国男性人口2.26%,当中的下游O-BY76527于李氏朝鲜时不断
爆发,现今约占韩国人口1%。
间接证明了李成桂的祖先不是归化朝鲜的蒙古人。
这里面因为大部分没有对比古人尸体的样本,所以猜测性质还是比较重的(除了明清皇室两支年代较近,确实不太有争议),不过也不算没根据的乱猜就是了,我认为刘汉那一支真实的可能性是比较高的此外学术单位的结果也不是100%可靠,尤其在y染色体的研究上,有不少学术研究可能因为成本有限,测试的样本数极小(有的只有几百甚至几十不到的样本数),反而导致误差极大,例如某台湾一篇应该算学术论文的文章,就弄出过测试福建汉人的y染色体O1a比例是台湾闽南人的1.5倍这种笑话(O1a是台湾原住民的主流y染),那篇福建汉人的样本数只有55人,这就是样本数太小产生恶果,更好笑的是那篇还是林马俐的文章(那篇测出台湾本省人O1a的比例,跟23魔方测出的比例差不多,误差主要出在55样本数的福建汉人这一环节上)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3-02-03 09:27:00基因公司的优势在于有很多人付费给出样本,累积一定数字,不见得比学术单位差,只要他们自聘学者方向没问题的话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3-02-03 09:51:00推。不过福建汉人的原住民基因这个,我认为单就该论文而言,倒也不是不能解释。因为大家根源都是非洲原住民来台湾之前,必然经过东亚大陆,带有基因从逻辑上是可能的。反论的关键我认为是,这个结果是否可重复?如果别人再做,也是类似结果那.......
作者:
snocia (雪夏)
2023-02-03 10:38:00O1a整个长江以南都有一定数量,不必用非洲人出东亚解释问题在于其它的报告显示这是南岛民族的代表,在大陆上的比例比较低(但不管汉族或非南岛的少数民族都有)
作者:
iamoldtwo (目标:单手脚离地拉单杆)
2023-02-03 11:09:00朱王爷果然被清洗的很严重啊☺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3-02-03 14:45:00明朱有很多在明末时改姓的,其中张刘王的比例比较好他们的比例跟沙陀赵家是差不多,反而印证了赵家是死得真的多而且人丁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