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佐藤正午《月之圆缺》(月の満ち欠け),
叙述的是在日本东京的故事。
从来不曾同存于世间,彼此间如季节交换、日月交替般的存在,
但四个都叫做“琉璃”……或本来应该叫“琉璃”的女孩,
她们的父母、亲朋彼此之间多少都有些重叠关系、并非完全无关,
由她们四人的故事串起了纵贯数十年时间的爱恨情仇,稍微有点复杂的爱情故事。
女孩“琉璃”名字的来由是从“琉璃与玻璃,见光都生辉”,“四代”的琉璃以此为暗号
照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正木琉璃、小山内琉璃、绿阪琉璃……
而与这四个琉璃命运紧密相关的男人叫做“三角哲彦”,即使离家出走也要找这个人!
除了“第一代琉璃”与三角哲彦初次相识、恋爱,
“其他的”琉璃都在大病后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理所当然地知道三角哲彦这个人的存在。
这要说是执著的爱情吗?
巧妙的是,由于四个琉璃虽然是“此灭故彼生”的交替关系,
不过因为她们都不长命,活最久的就是第一代琉璃身为人妻二十七岁与三角出轨,
之后因为火车站“意外”死亡之外,其余的琉璃最长只活到十八岁也是遇到事故,
还来不及再见三角哲彦就意外身死,
所以四个琉璃都能出现在三角哲彦的生命里头、只是因缘既会命运总不让他们再相遇,
只是最后一个琉璃终于又出现在三角哲彦眼前时,
一个是快像《高年级实习生》的劳勃·狄尼洛,另一个是揹书包的小学生,这是怎样?
明明是少女的琉璃共同之处就是在就学年龄左右生一场大病、原因不明持续不退的高烧,
之后就有了不明显但是确实存在的改变,譬如露出成年女人眼神、喜欢唱多年前的老歌,
懂得她还没有出生年代的知识、没有学过就能写得难的国字、
熟悉从没看过的都彭打火机……等远超出父母理解的自家孩子行为举止,
而让人觉得琉璃并不是普通的孩子。
这个基本的犹如“转世”般的设定,
在在让我联想起过往阅读《达赖喇嘛14世自传》时,达赖喇嘛自述小时候展现
与一般小孩匪夷所思不同之处……不同的是,达赖喇嘛说当他随年龄长大就忘记了当时
小时候保有的“前世”记忆,而琉璃即使长大了仍然记得之前琉璃的记忆……
所以她追寻过往的承诺誓约,誓要与三角哲彦再相聚。
她既记不得死亡的世界,所以也没有孟婆要她喝孟婆汤,
所以琉璃得以一次又一次换汤不换药地重来。可是我是说,何必呢?
人家说此爱今生今世不渝就很感动了,可是她们又远过于此啊!
日本作家吉井勇的短歌:
“我愿向君誓,阿苏烟已绝,万叶集已灭,我心仍向君。”,永永远远转世又转世,
就是为了要相聚在一起,这种程度的执念。
听说有一个知名的传说,上帝让人类以两种不同的死亡方式中选择,
一种是生死留下子孙,另一种是像月亮一样,即使死了仍然可以一次又一次转世……
如今因为对同个男人念念不忘,所以像月亮一样死去又复生不断轮回,
就是要再次再次聚首。也有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