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ebop的观察日志02_by olen

楼主: olen117 (彈藍調 救台灣!!)   2024-06-13 15:02:12
hello 又是我!olen~,今天继续分享一下练习Jazz的心得,
搭配今天的主题刚好最近也录了一段相关的教乐句分析,
欢迎大家再看完之后可以搭配使用,
觉得有收获的画再给个鼓励吧~oh ya!
吉他手olen’s音乐课-Bebop 乐句分析01(Donna Lee)
https://youtu.be/pyp-LdV-kcM?si=FSMQfssyd0k0yqPz
==========以下正文==========
#免责声明:对于JAZZ我也还在摸索,内容不保证一定正确,或许几年之后再回头看也会
有不同的想法,但这些是我当下心得的纪录,你可以不同意我,我也没有想要说服你,就
是分享我的所见所想。
_
一、Bebop的即兴观点是什么
-
“在即兴的时候你要弹什么音?”这是个常见的命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常把背景的和弦
当成问题的“已知条件”去看待,讨论就进一步的限缩在要用什么音?甚至是要匹配什么
音阶...等等?所谓“和声替换”的概念,多半是落在和弦编曲的层面,关注的是“要如
何把原来的基本和声加油添醋(EX:加延伸音),或是替换成其他的和弦(EX:相同的合声功
能可以互相替换等)以达到修饰的需求”,所以通常编曲的概念是“#利用和声的替换去服
务著某一条固定的弦律线”,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要嘛就是固定和声去想Solo(即兴),要
嘛就是配合固定旋律去改和弦(编曲),也就是说“即兴”与“编曲”算是不同取向的音乐
技能。
但是“Bebop的即兴观点”却挑战了这件事,因为Jazz即兴关注的也是“和弦素材”居多
,所以试着在固定的和声进行下去改原来和声的素材,直接在即兴的时候,利用单音勾勒
出另外一条和声进行(编曲)的旋律线,产生偶尔合在一起,又偶尔离开当下背景和声的效
果,本质上已经从原来的调性剥离出来了,我认为这是Bebop即兴特别的地方,也导致在
JAZZ上几乎没人在讨论避用音这件事,关键在于什么时候要用?用的逻辑是什么?透过设
定各种不同和弦上部结构的重新配置(Re-Harmonize),也许是带出原来和弦没有提示到的
延伸音,也许是在属和弦功能的时候,可以直接带换相同功能的和弦,“做出相同的解决
倾向”藉以产生“Outside”的效果,假设你已经能够习得能够透过单音去暗示和声的弹
法,基本的大七、小七、属七、减七、半减七和弦的琶音(Arpeggios)都弹得出来了,进
一步就可以去选择“#想要将原来的弦代换成什么?”这件事了。举例来说一段C大调的
1625进行,∣Cmaj7∣Am7∣Dm7∣G7∣,在不改和弦的前提下去,直接去弹和弦内音,可
以说它是所谓的“原味无添加”口味,虽然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喝久了就是会觉得
有点腻,所以到了Bebop时期,思考的重点就是要如何改善这件事:“如何把其他的和弦
素材当作武器,修饰(攻克)每个常见的合声进行”。
-
二、JAZZ即兴的基本功与练习时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
虽然说“原味无添加”喝久了有点腻,但很明显的这就是一切Bebop的基础,因为关注的
是和弦,所以最小单位的“三和弦”跟“七和弦”琶音(Arpeggios)就是相当于是糖跟盐
巴之于料理的地位了,能不能全部都弹的顺暂且不说,能不能“先在吉他指版上反应、理
解出和弦内音程的相对关系”,我认为才是能够进入(或说是欣赏)Bebop即兴的“敲门砖
”,基本功还不够的话讲起来就会很像在打高空,很容易流于乐理上的辩证,所以不管乐
理上设计的多巧妙,反应不出来的就是反应不出来(看不到的东西就是看不到),所以要先
求能在指板上看的到,然后才能使的出来。常常会发现有很多好听的Bebop Std. Head、
或是Bebop Licks,虽然照着五线谱硬啃或是听音乐硬抓还是可以弹得下来,但是因为不
是经由累积出来的,所以再怎么样都无法理解到底那些大神们在弹什么,也归纳不出个“
方法论”,因为他们操作的是表象下面一层的“和声创意”,如果单纯由表象去分析有时
会失准,甚至有时候表演者自己也没有下功夫去觉察自己在做的是什么,就只是从小累积
的乐感也说不定,就算有人使用了相同的“创意”,但每个人还是可以组织出不同旋律架
构,这也是所谓“自由”部分,所以重点不在于“Bebop词汇”的copy数量有多少,而是
在于你能不能“看见(归纳)”后面使用的逻辑,透过适当的练习后能够把相同的逻辑运用
出来,最终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所以基础乐理的架构还是很重要,因为它是你唯一可以借助的工具,透过表象的分析,得
到可以被重现的“资讯”,再经由乐理的逻辑归纳,变成自己可以接受的“知识”,最后
透过各个靶位的操作与音乐的搭配,得到弹奏的“智慧”,#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单行道,
反之如果想中间切入,想要透过“乐理的学习”去回朔出表象的东西应该怎么操作的话,
无疑是被自己设定的“乐理框架”绑住了,反而是限缩了乐句发展的可能性,总之就是个
双面刃,乐理可以快速的解释很多东西没错,但总是有你还无法穷尽的知识存在,所以在
探讨可能性的边界上,不该被任何已知的框架所约束,不管“科学”或是“音乐”皆然。
-
三、即兴和声重制的简单想法(Re-Harmonize)
-
举一段C大调的1625进行:∣Cmaj7∣Am7∣Dm7∣G7∣来讨论,1625是Jazz甚至是流行乐中
常见的基本进行,因为和弦无法在独立存在讨论,所以常常会一整段一起来看,以下提供
几个简单的代换想法。
(一) 2音永远可以被使用:不管是大调音阶还是小调音阶,2音(大2度)永远是个稳定的存
在,所以不管是什么和弦,2音(9音)永远是可以被使用的中性音,基于此,我们将Cmaj7
扩充成Cmaj9(组成音:C E G B D)之后,可以将和弦改写成分数形式“G/C”,这时候的G
和弦就会称为“上部结构(Up Structure)”(顺便补充点乐理小知识),所以把Cmaj7替换
成G(三和弦),这个简单的想法就可以实作上操作看看,实务情况是,当你在Cmaj7第一拍
踩到G音的时候,除了很直观的想成是C的5音,也可以直接弹成G的三和弦(G B D)作为初
始的动机(Motif)去发展乐句,另外如果从G当成主体去切入,刚刚提的2音永远都是中性
的存在,所以A音之于G当然也是安全的选择,简单想个8分音符乐句可以写成
|56 72 12 35|,就是个合理的乐句安排(前面弹G和弦后面弹C和弦,动机一致)。
(二) 减和弦的经典代换:6251进行是一个完美的五度圈四级进行,所以在爵士上常常会
直接把Am7代换成A7,增强它解决的功能(其实就是和声小调的本质),所以在属和弦功能
(A7、G7)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包容度跟自由度,6解决到2(小和弦)、5解决到1(大和弦),
以上是基本的乐理,然后从A7(A C# E G)的和声结构我们知道跟A#dim7(A# C# E G)只差
了半音,所以如果把A7扩充一个降9音可以得到A7(b9)这个和声,改也成分数和弦的话变
成“A7(b9)=A#dim7/A”,减七和弦做为“对称和弦”最大的特色就是每个组成内音都可
以抓出来当成根音看待,所以我们在重写一下和弦记号就会变成:
“A7(b9)=A#dim7/A= C#dim7/A=Gdim7/A: (A) A# C# E G”,
以上是基础乐理(知识)的部分,接着发展成可用
的“智慧”就要看你自己喜欢什么角度切入了,我个人喜欢把C#这的部分切出来看待,C#
是A7的3音,所以直接从3音弹Dim7 Arpeggios可以完美的把A7拿下来,尤其是前两个小节
,Cmaj7转A7和弦的时候,我喜欢在A7的第一拍采到C#这个音符上面,往下可以直接弹成
C#dim7,或是当成A7的三音去弹其他组合都可以,这样和弦转换的时候我只需留意C→C#
的变化时机做为过渡的桥接就好了。可以特别可以留意的是一般“小九度”音程在乐理上
都被视为是一种不和谐音程,乐理书都叫你要留意,尽量“避用”,但是从这个例子我们
可以知道C#就算之于C音是“小九度”,但在特定的时机去弹也是可以发挥它的价值,甚
至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记忆点。
-
四、结语
-
再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乐理的篇幅就太多了,所以就点到为止吧,有机会再慢慢讨论,这里
的重点是想要呼应一下前段讲的种种想法,乐理的部分其实都不难理解,就是需要有广泛
的涉略才能够看到什么联想到什么,最后附上最近在练习的教材范例(吉他无穷动),全部
是C调的1625进行,共48小节(一小节4颗音符),里面展示了很多代换的方法,我只是弹出
来而已,不是我编的,但可以听看看如果专注在和声的变化下会有什么样的听觉感受。
不容易啊当然,但就是继续走下去吧,看看时间最后会带我们走向何处吧。
吉他无穷动 Track01+02(FB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reel/818726263530317
作者: hanhsiangmax (陪我去台东)   2024-06-13 21:21:00
Cmaj9改写成G/C太有趣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