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全手工吉他制作过程

楼主: m0991221564 (hype)   2019-10-12 00:13:25
※ 引述《Blibra1002 (man)》之铭言:
: 最近看到的一部影片 觉得蛮有意思的
: 网址: https://youtu.be/rRie6WFuQGQ
: 看完发现介绍的非常仔细!原来吉他是这样从一点一滴的这样子慢慢变成我们常常看到吉
: 他
: 可以看到中文版本的吉他制作影片真的是非常难得!
: 是台湾第一个吉他YOUTUBE去这么做的!而且他还是身心障碍朋友(白化症)
: Ps:再跟大家小小透漏一下这支影片有抽一把两万多块的全单板吉他喔
我是Wen啦,很感谢有网友在上一篇的推文提到我去找Woolas拍的手工吉他影片。不过至
今我还是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实在是没有把影片拍好,所以想想还是来写篇文章,讨论
一下到底“手工吉他”和“独立制琴”有什么不同,以及“制琴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
角色。
拜访Woolas Guitars工作室
我认识Woolas也快十年了,早在我开始弄YouTube频道前,他就已经投入制琴的工作了。
还记得第一次去参观Woolas的工作室时,真的被工作室的陈设给吓到,木材、锉刀、板手
、量尺、圆规各式器材,全都整整齐齐的排在墙壁上,工作灯打出鹅黄色温暖的光线,洒
在崭新刚完工的吉他上,一尘不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头香气,工作桌的角落摆着几
本厚重的英文书籍,仔细一看居然是知名制琴师Ervin Somogyi的著作《The Responsive
Guitar》。光是从这些细节,就可以感受到Woolas制琴的态度,真的不是闹著玩的。
吉他远比你想像的复杂
在开始试琴之前,Woolas先和我分享目前制琴的想法,大从木材的选择、琴身的木纹、配
色设计,小到面板的厚度重量,都一一仔细讲解。Woolas说做吉他不能只顾到音色,吉他
的外观、手感甚至是木头的气味都要一并考量。关于音色,Woolas说大部分的人都只听低
频中频高频,但音色并非如此简单,还有数十种可以用来描述音色的字词,像是:
Loudness(音量)、Clarity(清晰)、Evenness(平均)、Sustain(延音)、Dynamic range(动
态范围)、Coloration(色泽)、Projection(投射)、Voicing(语调)、Separation(分离度)
、Presence(存在感)、Brilliance(光泽)等等。而木材、桶身形状、桶身深度、面板厚度
、有效弦长等等都会影响到音色。 真的没想到,小小一把吉他居然有那么大的学问!
简单的配置,不简单的声音
我当天试弹的是Woolas编号第七把的琴,面板Sitka Spruce,侧背板是使用Khaya(一种接
近桃花心木的木材),老实讲一开始听到这个木材组合感觉很无趣,但是实际试弹后发现
,这跟我以前所认知的云杉面板搭桃花心木侧背真的差太多了,声音的本质依然是云杉搭
桃花木侧背没错,但是音色上多了更多的层次,就如前面提到的,多了更多的
Coloration(色泽)和Brilliance(光泽),整体吉他发声的projection(投射)也和一般吉他
不一样,弹奏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馈和震动感,第一次觉得原来云杉搭桃花心木可以那么
好听。 弹奏的当下我就知道我完蛋了,因为我当天带的麦克风不够好,根本没有办法完
整呈现出这把吉他的音色 。
工厂制琴 VS 独立制琴
试弹结束以后,我又和Woolas聊了一些关于“工厂制琴”和“独立制琴”的议题,到底怎
么样的人才算是制琴师呢? Woolas说Ervin Somogyi的书里头有提到,制琴师要有办法自
己一个人,从木头开始到组合结构、上漆、上弦到最后的弹奏设定,完成所有的步骤。
也就是大家在白懂影片里面看到制做吉他的所有步骤,全部都要自己一个人完成,要能做
到这样才算是制琴师。
而工厂制琴则偏向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某人专门负责弯侧板,某人专门合桶,某人专门上
漆等等,大家熟知的大牌子Taylor甚至会使用机械手臂来完成某些步骤。比较混淆的是,
其实只要某些步骤是用到手工,就可以称作“手工吉他”,全部的步骤都用人做,就可以
称做“全手工”吉他。工厂制琴未必就比较差,流水线的优点是效率和标准化,缺点就是
缺乏个性。
我事后想想,独立制琴之于工厂制琴,大概就像fine dining之于连锁餐馆。制琴师在制
作一把吉他时,绝对比流水线上的操作员对于吉他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更细腻的考量,就像
米其林主厨在做菜时,绝对比餐厅打工的工读生对料理有更深刻的体悟。
有些人在谈论吉他时,常常都只谈论到“木材”,仿佛某某木材就是绝对的高大上,用便
宜的价钱买到高级木材做的吉他,就是“很有CP值”。但在听过制琴师的理念和实际弹过
独立制琴的吉他后,我才了解一把吉他要考量的绝对不只是不材而已,有太多太多的细节
要设想周到和调整。在独立制琴的领域,制琴师的吉他就是个人创作,除了木材还必须在
乎太多的事情,理解制琴师的哲学,才能懂他的琴。
后记
最近看到董运昌老师在Facebook Po的一则动态写到:
“跟吉他有关的行业,最困难的是制琴,我认为。成本高、工时长、成名慢.. ”
制琴师真的是一群默默埋头苦干,钻研吉他的人,很少曝光的机会,也缺乏行销的资源(都快饿死了,哪里来的钱弄一把吉他给
大家抽奖)。 但是独立制琴真的堪称是吉他界的fine dining,绝对值得一试,写这篇文
章的用意也是希望大家了解到台湾也是有在地的制琴师,希望制琴产业在台湾可以更蓬勃
的发展,这样大家才会有更多好琴可以弹!
对于台湾独立制琴有兴趣的,可以到Facebook搜寻社团“台湾制。手工吉他 (台湾手工吉
他讨论区)”,里面有很多制琴师在讨论吉他或发表作品,可以去看看喔!
作者: flower42 (肥宅小花)   2019-10-12 00:15:00
作者: ReliferK (ReliferK)   2019-10-12 00:39:00
长知识
作者: ae868083 (Oliver M Wu)   2019-10-12 01:15:00
哈哈那个上篇网友就是我啦!看完你那次的介绍后,对woolas的手艺真的有着迷!间接也开始认识很多个人制琴师!作品也都很令人钦佩,希望wen也可以多介绍相关的资讯给大家认识
作者: chime0515 (鲑鱼狂热者)   2019-10-12 02:59:00
好文推
作者: ST5991 (ST5991)   2019-10-12 04:51:00
作者: nnkkmannn (Ukeman)   2019-10-12 08:23:00
精辟推!
作者: fighterss (神秘圣魂仙人)   2019-10-12 08:54:00
推一个!
作者: v615 (泡泡)   2019-10-12 10:22:00
推弄一把吉他给大家抽奖,你一定是在说Ayers小太阳 XD~~~
作者: fenderrb   2019-10-12 18:28:00
作者: kevin880714 (小蓝探花)   2019-10-12 20:04:00
作者: bgp905137 (azzz)   2019-10-13 10:15:00
作者: cowcow5412 (废物狗)   2019-10-13 11:13:00
作者: calvin0319 (ㄤㄤ)   2019-10-13 17:12:00
推!
作者: shifting ( )   2019-10-13 21:2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