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研究所热流组考试心得

楼主: heyyoha (帅气风神)   2022-08-17 10:08:59
(代po,文长慎入)
#I前言
快结束硕士生涯了,当初说好要打心得文,但考完试碰上疫情、又被倒楣鬼撞车祸(我时
速不到20==)、然后肠胃太差住院,心情差到不行,实在没心情说勉励人的话,
碰巧在8社遇到备考学生,想说来分享一下我的心路历程,给坚持暑期班到现在的你。
文笔跟我的程度一样差,不喜勿入。
#II背景
应届科大学店考生,在校成绩普通,因暑假去实习后,实在不想工作在工地当中,
碰巧遇到补习班负责人来发传单,
我就一个人去试听,一个人报名,一个人上课,然后跟其他科系的人一起备考。
#III成绩
清大工科(落榜),工数55/热力26/流力69
成大航太-流组(备上),工数61/热力64/流力27
成大工科-己组(落榜/该组只取2),工数80/热力43/流力32
中央能源(备上),工数58/热力55
中兴机械-乙组(备上),工数46/热力30(裸考,没读热传)/流力9
中正机械-丙组(备上),热力34/流力62
台科机械-丙组(备上),工数100/热+流30
人生遗憾大概就是全备取,连推甄都能备1==
#IV备考过程
大三上
因缘际会之下接触到了补习班,那时候很单纯也没想太多就去试听,
觉得老师讲话很有逻辑性,
仔细思考了一下学费也不算太贵(跟高中补习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专业(热+流)我连试听都没有(那时候没做功课),就直接报名了,开始了我的秋季班,
美其名是秋季班,但教得内容根本听不懂,学店生连微分、积分都有障碍,
所以上课常常在发呆,也因为考试时间还久,也没有太多的努力,
因为工数是面授,专业是线上(有限时间),所以大三上主要是在补微积分的不足专业则是
很少上。尽管课程艰深难懂,但我从没有缺席任何一堂课。
大三下
过了寒假,转念一想人生只有一次来认真努力看看,
工数春季班开课后,每堂课认真听,上到哪复习到哪,
有多余时间就多写题目,不会就去问别人,
很庆幸有同校其他科系的学生跟我一起努力,
在春季班期间也把热力学从头到尾听过一遍了,
虽说专业不易理解,但秉持听一遍不懂就听第二遍的原则,坚持下去就是你的了。
暑假
暑假很简单,睁开眼就是读书,离开补习班就是去图书馆,人不在图书馆,就是在前往图
书馆路上。
因为有了大三下那一段基础,对于工数及热力学的大致观念不算太差劲,
况且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过程是辛苦的,但是值得的。
暑假就按照老师的进度一步一步的复习及建构概念,
对于暑假才开始学的第三科目(流力)也不用太过于担心,
好好把握住基本公式推导,不用死记方程式就能够轻松记住了,如Reynole's Transport
Theorem、Dimensionless Theorem等,热力学则是该背的循环过程一个都不能少。
在暑期班可以着重于观念的建构,把课本的题目一遍又一遍得带过,
千万不要有后面再来读得想法,不然会跟我一样后期被时间追着跑,
从早到晚在补习班上完课后,直冲图书馆到闭馆都是家常便饭,
觉得进度不足就回家睡前在简单读一下,那阵子也跑遍了许多地方的图书馆、K书中心、
找到自己能够持续读书的场所。
同时也要学会整理重点,方便整理自己的思绪,也方便自己复习,
也不要想说一次就要整理好笔记、重点之类的,
不断的更新、复习,温故而知新,先把观念、解题技巧弄懂、胜过无脑的刷题目。
大四上
为本身科系的缘故,大四上还要做专题,因此除了备考以外还要额外花时间准备专题(本
人还是组长,队友躺分仔==),
常常在图书馆读到一半去专题开会,或是上课(大四上还有必修课),
到了题库班,先把暑期的内容复习个2~3遍,
拿到题库班讲义后针对老师所整理的题目进行练习,
因为我的准备时间比别人少,因此我只针对我要考的系所进行练习,
太过于冷门的题目、或者我没有把握我一律放弃,需懂得取舍,一遍又一遍的刷题,
等到把题库班的书都翻烂的差不多就去找考古题印出来自己模拟考看看,
可以看看自己的目标学校,出题方向是什么,
每一间学校的出题方向不尽相同,所以考古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但老实说我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把握,
毕竟跟其他人比起来真的准备不够充裕,但还是咬著牙撑过去。
上天也许对每个人出生、环境等不公平,但绝对公平的是每个人的时间是一样的,有付出
最终会迎来收获。
题库班结束~考前
考试是在农历春节后,因此我只有除夕回家围炉,初一就回头继续读书,
那时候碰上寒流来袭,起床后就一遍又一边刷题目看观念,
一天拆成早中晚对应三个科目快速复习,在这个阶段随着考试时间的到来,
会慢慢的不安,我那时候消除不安的方法就是在吃饭时间坐着专心的看着巴哈姆特的安(
智)价(障)文章,抒发自己的压力,偶尔看看室友的宠物疗愈一下。
这时候只能相信自己,不要失常克服紧张,到了考试来的那一天。
#V心得
在备考期间你一定会舍弃某些东西,就看你有没有那个勇气去抛开那一切,
以我为例,我把从国小开始经营的游戏卖掉了,手机也只留下简单的通讯软件,
其他的FB/IG/低能卡/PTT全部都删光,也舍弃了生活过上了与书为舞的日子。
从我报名开始我对我自己没有太大的期望,想说随便考至少都比现在的学校好,
但我还是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去看待这一件事,
既然下定决心读书,就认真、努力不让自己有后悔的空间。
从三上开始补习,但真正开始读书及跟进度是在三下的时候,暑假跟题库班开始冲刺,
在这短时间无论是谁一定有些不可抗力的因素,阻止你读书,
这时候就要比谁可以撑的够久,更有耐心,
如果真得念不下书,读不进去,找些让自己前进的动力,
这绝对不是偷懒,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
在此还是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无比的付出,在我想努力的年纪帮了我一把。
一天24小时,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只看你要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一段时间。
#VI准备方向
##工程数学:我很庆幸遇到了启蒙恩师,因为有他我开始不排斥数学,
该背的公式、速解、物理意义一个都不能少,
该推导的证明就好好自己推过一遍,
举例来说Laplace convolution要有能力用基本定义推导,更不用说Fourier复数形式等等

时间真的来不及的人我会建议
微分方程(ODE、ODE、Power series、Eigenvalue、F、L、PDE)一定要把握住,
再来才是矩阵、向量、复变,
因为老师工数交得好所以我几乎是全念,到了后面题目几乎都能秒杀,
但难免会紧张,某一所我把PDE的cos写成sin 整题全错,印象中我只错这题其他全对。
矩阵/向量/复变我只读基本题,特殊题掰掰。
一阶/高阶ODE叫做送分题,错的话建议明年重来,
级数解计算过程多了一点其实真的不难,
L/F基本的定义都要熟,正逆转换都要背,
特殊函数一个不能少(EX Laplace [ln t] = ? ),
考试PDE配分很重,但题目都不算太难,不要有部分给分心态,要有能力全对。
##热力学:
热力主要环绕在1st+2nd 与7大循环当中,如果都很熟悉了那恭喜你至少完成了7成,
名词解释、公式推导一个都不能放,
至于冷冻循环到底要不要准备,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我考试就有遇到了,而且仔细去读会发现真的不难,
当你朋友跟你说放掉的,那恭喜你多一个损友。
热力一般式目标在四大的同学会建议你,要多熟悉就要有多熟悉,
因为这会是决定性的关键,
从Clausius–Clapeyron relation到Joule-Thomson要完整的推导出来,
当然这非常考验熟练度,只能靠题目累积,
热化学湿化学我基本上全放了。
专业部分大概一半一半,一半自读一半听课。
##流体力学
第三科不用太担心,大家都一样烂,
第一章就是贝多芬,
第二章掌握好基本原理,积分dF,其实不难,
但我观念差这章节直接放,
后面的一些重要公式、名词解释每个都要牢记在心,掌握好一些好拿分的题型比较重要,
什么动量矩、非牛顿流体、动量积分等等,



放,
可能老师讲得我无法理解与吸收。
总而言之我专业非常的烂。
#VII给考生建议
只要不冲突的考试,建议能报名就报名,
考了多间虽然很花费时间,但可以给你有多练习及体验考场的机会,
我考试第一间是中兴,那时候流力题目史无前例的难(看我分数就知道),
但到了后面考试越来越顺手,虽说题目难易度有差,但紧张程度大幅度的下降。
此外,建议与朋友一起在外找住宿地,
千万不要一大早的赶车去考试,真的非常影响着思考能力,
回想着我们考试期间,中间有空一天我们就一群人待在民宿一直读书,
这段回忆也会是我难能可贵的记忆。
我很诚实的说,考试对于我来说太过于久远,只能给你心灵上的帮助,
以正取10名为例,报名人数若是在150人左右,大概有80人会是砲灰(流力9分都能备上),
不要放弃,加油。
有问题可以留言我会找时间回,谢谢。
祝福各位考生 考试顺利。
https://i.imgur.com/daynD6c.jpg
作者: ted880926 (QAQ)   2022-08-17 14:23:00
同组上岸给推
作者: PBfire (PBfire)   2022-08-28 10:53:00
好文给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