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文组跨考资工硕备取心得

楼主: fabienboy (fabienboy)   2022-05-01 17:30:14
先附上人权:
118 工程学士班 肄业
112 中国文学系 毕业
119 中国文学研究所 毕业
打这篇的目的,主要是跟想要跨考,且没有钱补习的人分享经验。虽然我的考试成绩不理
想,但从零开始跨领域准备的心得我想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的目的。
若不需要参考的可以看到这就离开啦,不要浪费你们宝贵的时间~~。
附上考试成绩:
台大:
软件: 65 硬件: 68 数学:75 英文:80
落榜
清大:
计算机科学:25 计算机系统:35.5
落榜
政大:
软件: 23 硬件: 36 数学: 21
备17
只考三间的理由很简单:报名费很贵……。我没办法负担6、7所考试的报名费,所以只挑
了几间学校报考,不然应该要多报几间才是。
一、跨考理由:
我原本打算直接进入中文学术界(也就是唸到博班),但因为在进硕班前有听到一些学术
圈的传闻,所以决定进硕班看情况如何再做决定。
果不其然,在就学期间看到、听到一堆内幕,自己也遇到了一些事情,觉得实在不适合自
己,便打消了以学术为职业生涯的念头;若直接拿中文硕班学位去就业并没有不好,只是
薪水限制仍是很现实的问题,再加上得知许多朋友在媒体、出版业就职情况实在不理想。
在几经考虑下,决定赌一把转跑道,当作给自己的一个挑战。
或许会有人说,那失败怎么办?我给的回答是,我也能做出版、传媒产业(已有多个撰稿
、校稿的工作经验,履历上是完全契合的,但就是就业情况跟薪水……啊头好痛),也能
做补习班(曾开班授课,并与家教班签了长期合约),换言之我是有后路的——这点很重
要。虽说跨领域成功后前景便完全不同,但仍要顾虑到失败后自己该怎么走,不能一股脑
热就说要准备跨领域并投时间;再加上我岁数偏大了——这点是我当初在准备跨考时最大
的心理障碍,所以才说至少要知道自己在失败后还有路可走,不然两方失败,自己压力会
非常非常大,前途也堪虑。
二、准备历程:
由于自己是跨领域,所以对相关知识完全不通,因此便规划在硕二下便啃完一本《计算机
概论》(Brookshear: Computer Science: An Overview, 12/e),测试自己是否真的有
意愿转走这条路,会否排斥等等。结果显示,还行,而且对其中一些领域的知识有想继续
深入了解的欲望。所以,我才真正决定要走这条跨考之路。
硕二下(2019/03-2019/07):程式语言、资演课
宽松来看,我约莫硕二下开始准备资工的考试。宽松的原因是,当时的心态是试水温,因
为还不确定自己是否真能唸这个领域的书,纵使已经决定要走这条跨考之路。因此修课除
了为自己打基础外,还有探索自我的意味。当时,我先接触的课程是台大 刘邦锋老师的
计算机程式设计。这门课是曾待过台大资工系的朋友推荐的,他也听了我决定跨考的想法
,并提出先学C语言的建议。所以,我买了课本(《由词组学习C程式设计》),用老师放
在YouTube 上的课程影片来上课。因此我的程式学习开始于C语言。之后,还修了一门pyt
hon跟一门资料结构与算法的课。以上都是探索自己是否真的要跨向这门专业的尝试与
考验。
在此同时,我硕论要缴交研究计画,研究所还要修课,当时也有家教跟研究助理的工作,
所以上述谈到的上课都是事情忙完之余为之,进度规划上都是尽力达到一天看完2-3个影
片为主,若是上实体课就跟着课堂进度,不求超前。
硕三上(2019/09-2020/02):修线代(下)(班荣超),开始线上听课(算法、数位
逻辑设计、作业系统、数位逻辑设计)。
此时修课结束,只剩论文跟一些毕业门槛的事情要弄,空闲时间较多,便努力维持一天2-
3个影片的进度,求理解不求快,把每一科扎实地好好搞懂。
再来,这学期开始修线代,这门课一周就开了6堂共6小时的课,再加上课后复习与写作业
,时间负担其实很重;此外,由于上学期没有上到线代(上),好在学校有录影,所以我
等于要在半年内赶完一年的课程。
线上上课方面,我只完成了把“数位逻辑设计”看完,剩下的科目都只推进了一点点。
硕三下(2020/03-2020/07):修课(郭桐惟老师 资料结构、彭彦璁老师 计算机组织、
陈健辉 离散数学),线上上课(算法、数位逻辑设计、作业系统、数位逻辑设计)
由于研究计画必须在这一学期缴交,不然会耽误毕业时间,因此我把较多时间放在论文上
,修课就跟随老师进度,影片就尽力维持一天1-2部(含抄笔记)。
硕四上、下(2020/07-2021/06):到休业末期,便决定暂停准备考试,专心冲论文,直
到毕业。(2020/09-2021/06)
毕业后半年(2021/06-2022/02):此时才是我准备考试的真正冲刺期。
此时进度:除了线代跟资料结构外,我其他课程都还没上完。在分配上,我是尽可能先把
课程的影片全部看完,之后再把其他教材拿来唸,所以起初的五个月就是每天一直看YouT
ube影片。中间,夹杂爷爷去世、英文课程、采访工作等,其实时间并不全然都运用在准
备考试上。
算法:2021/06/01-2021/06/12
OS:2021/06/13-2021/07/29
离散:2021/07/30-2021/09/24
计结:2021/09/28-2021/11/10
这时候我的策略是:因为我时间不够,所以一定要在上完课后就把内容弄清楚,节省后续
复习的时间。因此,影片会看得特慢,并在不懂的同时拿课本或找资料补充进自己的笔记
里面,并于课后重看笔记来复习,也会翻复习讲义做一点题目;我就是打定,上完课后不
要再花太多时间唸书,把时间效率最大化。此时一天大概花6-8小时,大约是2-3堂课的时
间。
2021/11-2022/02
此时,就是总体的复习时间。在数学方面,我是规划跟随黄子嘉书安排的章节,跟随自己
的笔记一路唸下去;硬件则是一天一个章节,以课本为主笔记为辅,一路路把白算盘跟恐
龙本唸完。然而,当初没有设想到这两部分花太多的时间,以致最后软件的部分没办法复
习,这是失败经验给大家做参考。
大约到2022/1/17把白算盘啃完,恐龙本则是到1/31;线代约于1/07完成, 离散则是1/10
。不过,由于时间都非常紧迫,所以我线代只复习到对角化,离散只复习到算法分析;
换言之,线代放掉了Jordan form、内积空间跟内积内的各种算子(伴随、正规、正交等
),离散则放掉代数结构、络与布林代数、编码解码跟有限状态机。恐龙本放掉ch13以后
的章节(I/O system放掉真的不行……提醒这章一定要唸),但白算盘有啃完。
软件都是靠陈缊侬老师的讲义以及郭桐惟老师的上课笔记,还有几本自己买的补充教材这
样。原本是计画用陈缊侬老师的笔记搭配圣经本来唸,并自己刻算法、资料结构,无奈
真的没时间,只好忍痛放弃。
在准备考试期间,我的抒压方法是看电影与看书。由于自己本身就有在写评论的习惯,所
以看完后都会写点东西,除了阅读本身是抒压外,书写本身对我来说也是抒压。此外,跟
朋友聊天聚会、爬山、跟家人团聚也都是很好的抒压方法。
三、学科书籍与心得:
(大前提:由于时间不够,我这边提到的课本我都是读中文版,有些专有名词还是记英文
,但总体的阅读过程都是中文)
硬件:总体来说,我硬件的准备方法就是硬干课本再加上老师的课程辅佐。我会将上课的
笔记对照至课本看,并将课本提到较细的重点抄进笔记中。在此大大推荐使用活页纸来记
笔记,一来可以弹性增补内容,二来也能按照自己的意思编排笔记内容顺序。
计算机组织:
《计算机组织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 第五版》(白算盘)
黄婷婷老师 计算机组织 清大OCW课程
大硕 张凡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重点直击》
政大 彭彦璁老师 计算机组织
先说,准备这科时我没用到张凡本,一来是时间来不及,二来是自己时间没掌握好。我是
靠黄婷婷老师的课程搭配白算盘把这科唸完。
在准备时我有惨痛的经验。在一开始,我便去上彭彦璁老师的课。但上后发现完了都听不
太懂,虽然笔记有抄上课有听,但不懂就是不懂,但还是跟课程硬干,浪费了不少时间。
后来,接触了黄婷婷老师的课程跟细读白算盘本,才解惑之前课堂听不懂的部分。以我的
经验,读通白算盘本其实就有一定基础了:计组的内容,是与电脑设计核心基础的相关知
识,举凡CPU效能与设计、ISA(组合语言)、逻辑闸的运算设计、讯号处理与设计、pipe
line 、内存(这部分会很密切地连接到OS),会是理解电脑如何运作的核心基础知识
。熟读ISA(I、R、J-type)、pipeline还有ALU的设计我觉得蛮关键的,至少考试这几个
章节几乎必出;内存虽然也很重要但跟OS高度重叠,所以我会在OS时再说一次(?)。
顺带一提,由于课程内容会牵涉到逻辑闸的部分,我有自己再找师大 电机系吴顺德老师
开的“数位逻辑设计”补充(YouTube )。
作业系统:
1.《作业系统概论 第9版》(恐龙本)
2.郭大维老师 作业系统(YouTube )
3.罗习五老师 作业系统概论(YouTube )
4.jserv 大神 作业系统(YouTube )
我的准备方法同上,即恐龙本搭配郭大维老师的课程,并用笔记对照课本慢慢唸,并把课
本提到的细节重点补进笔记里面。而我的时间也只够做到这个程度,罗习五老师跟jserv
大神的OS来不及听,算是一个小遗憾。但依我的经验,能把恐龙本的东西全搞通搞懂,其
实已有一定基础。
个人觉得,在唸OS时要时时扣回该章“主题”去理解,也就是整体OS的章节编排是从CPU
到硬盘,即由内到外的知识建构,所以process management是谈CPU内部资料处理跟传输
至外的问题,而memory management则是谈CPU之外资料储存方法的设计与概念,所以分页
、virtual memory、file system 可以连结到CPU如何储存与读取资料,而搞懂这中间的
流程我觉得十分重要,并再将process、multi-thread、scheduling、synchronization、
deadlock 等概念结合进来,便可以成为一组庞大的作业系统概念;之后的保护与安全就
是维持这套体系正常运作的方法概念。我认为建立起这样的体系能较扎实地回应考试或日
后遇到的问题。
软件:虽然懂一些程式,但自己的coding能力仍没办法直接做出一个算法或资料结构(
不过,一些sorting的实作我还是做得出来),因此我主要是以理解为主,并佐以课本或
教材上的虚拟码(pseudocode)来唸软件。但,这是下下之策,还是建议有能力的自己去
刻,以便应付万变的考题。
算法:
1.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圣经本)
2.陈缊侬老师 算法设计与分析(ADA)(YouTube)
3.许志坚老师 算法设计
4.石田保辉等著:《算法图鉴》(辅助资料)
5.洪捷《算法—名校攻略秘笈》
我个人觉得陈缊侬老师上得非常好。我算法几乎是跟老师的课程,并在自己不懂时翻原
文书,跟其他辅助资料;再不懂就自己上网查解答或资料。但,算法只有看书真的不够
,真的建议时间允许的人都要自己写过一次,这样才知道一些设计算法的细节跟关键,
而这通常都会是考题内容。另外,我也强烈建议算法的运作也要自己亲自操作一次,例
如:图论算法中的Kruskal 、Prim、Dijkstra等,建议都要自己画过、思考过。
考前的复习我是用洪捷老师的教材,我个人觉得书中内容短小精悍,可以很快地抓重点并
演练题目,很适合考前的复习冲刺使用。
资料结构:
1.郭桐惟老师 资料结构
这门课,我几乎就是靠郭桐惟老师的课去唸的。一来,因为在课堂中,我很震惊的发现内
容跟算法重叠度很高……;二来,老师真的上得很好。除了基本的资料结构特色之讲解
外,老师亦会在课堂中丢出一些问题要学生们思辨该以什么资料结构与算法来解决。我
认为如此刺激十分有利于学生熟悉资料结构的特性与应用限制。
但如前所说,由于我认为两科高度重叠,再加上我觉得课堂的笔记够强了,所以我并未特
别去找教材去唸,不过或许找了也没时间唸吧!?
数学:数学应该是我最用心的学科,因为自知比别人少碰了许多年数学,也看过许多人的
心得,说明数学最好尽早唸,因而我有意地将数学列为最早开始跑进度的学科。然而,虽
然是最早开始唸的学科,但表现却没有很好……(心累),果然数学还是要早点唸比较好
(什么结论)。
线性代数:
1.班荣超老师 线性代数(上)(下)
2.W.Gilbert Strang “linear algebra “ MIT开放式课程(YouTube )
3.黄子嘉《线性代数及其应用》
4. Linear Algebra, 4th Edition, S. Friedberg, A. Insel and L. Spence(课本)
大部分心得文都说这科十分吃连贯性,因而我觉得不能唸得太随便,因此直接找了数学系
的课来修(没错,我付了学分费),一方面除了用修课逼迫自己唸书外,也检验自己是否
真能负荷这样形式的数学学习。
我个人算是被班荣超老师这门课开窍,老师以严谨的定义与证明带领学生认识线代的世界
。有趣的是,不同于黄子嘉,班老师从向量空间开场,再连结linear transformation、l
inear dependence/independence,矩阵、行列式、e.value/e.vector、Diagonalization
、内积空间、Orthogonal 等,如此一脉下来,串接了线代的各大章节,为我的线代打下
蛮稳固的基础。而其余不足的部分,我就以Gilbert的课程来补足,好比说Jordan Form、
奇异值分解与对称矩阵的性质等。
之后的复习我就仰赖黄子嘉老师的教材,将定理、定义看过,并练习写里面的例题与习题
。我个人蛮推黄子嘉老师的书,除了有些定理证得有些奇怪外,选题、解题感恩内容串接
都做得很好,是套很有用的研究所参考书。
最后,我认为课本的重要性,在于不懂每个定理或运算,连上课跟参考书上的证明都看不
懂的时候,可以直接翻课本,通常都会有很详细的解答。
唯需一提,因为准备时间不够,我并没有把所有题目刷完,只看了重点例题跟熟读定义定
理,解题的经验其实不太充足,这或许是我数学分数不太好的原因(政大线代40分完全放
掉,那题目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离散数学
1.陈健辉老师 离散数学
2.韩永楷老师 离散数学(清大OCW课程)
3.易志伟老师 离散数学(阳明交大OCW课程)
4.黄子嘉《离散数学》
5. Discrete and Combinational Mathematic(Grimaldi) (课本)
6.Discrete Mathematic and Its Application(Rosen) (课本)
我离散是先去旁听陈健辉老师开的“离散数学”,基本上就跟着课程进度走;但是,之后
遇到疫情改成远距上课,我只上到生成函数后就没有继续旁听,然后离散的学习也断了一
段时间。之后,我是上易志伟老师的开放式课程来补足剩下没学到的离散章节。中间曾听
过韩永楷老师的离散,但因为时间不足+英文授课,最后我才选了易志伟老师的课程。
以我的经验,我觉得易志伟老师讲得略简单了一点,但该有的重点都有提到;所以,不够
的部分我就以黄子嘉的教材来补充,并以里面的例题、习题来练笔。(这本真的大好,超
推!)
我认为离散的学习可以拆开出几个大章节:代数(逻辑、关系、布林代数、集合论等)、
组合数学(排列组合、排容原理、生成函数等)、图论(各种图、树等)然后每个章节其
实都不太有关联,所以拟定读书计画可以用这几大章节来规划,会比较清楚自己在唸什么
。另外,有关排组的一些算法,我觉得可以列出一张表好好整理,不然容易错乱……也因
为时间的关系,我代数结构、络与布林代数、有限状态机等章节是放掉的,自己就是专心
准备已经上过课且了解的章节,把握自己会的部分去考试。
四、后记:
我已经找到教授了,接下来就是等备取能不能备上。(等待超级痛苦的啊!!)
由于知道自己有后路+如此跨考实在太赌博,并且在许多事情的夹杀下,我并没有抱着破
釜沉舟的心情准备这次考试,甚至已经做好了“会全部落榜”的心理准备,结果出来后有
一间备取,我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在准备跨考时,问了许多人的建议与意见,也得到各式解答——但这让我更加困惑;在这
种状态下,我突然意识到:做决定的永远是自己,能行动的也只能是自己。与其花许多口
水讨论,倒不如自己实际去实行体验才会更清楚知道答案。若真的没有考上,但我尝试过
了,而且我也有唸书,也有从书中获取知识与概念,无论如何都不会太亏,我便没有想太
多地放手去做了。
在这段期间,其实家人多是有怨言的,这也让我在备考期间同时接了写稿(但蛮有趣的,
需要去各大学采访)跟补习班的工作,所以我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是工作、硕论、备考同
时进行的状况,当时真的蛮崩溃。还好身边有许多朋友,无论感情上的支持或是知识上的
支持都给我莫大的帮助;谢谢肥鱼帮我解答一些coding的概念与疑惑,谢谢慎逸不厌其烦
地解答我数学上的问题,谢谢在身边不停鼓励我、支撑我的朋友们。最重要的是,谢谢gr
aduate 版许多大神的心得文,让我能收集资料并研拟出自己该阅读的书课堂,还有相关
的进度表;而我手中许多的教材也来自这些心得文的分享,我想强调:graduate 版真的
是惠我良多唉唉唉!真的谢谢版上的大家。
给那些想要跨考的人,跨考这条路真的不轻松,而且也不能无脑all-in时间去跨考,真的
建议要去上课、实际去写一些code,觉得自己能接受、能面对这些科目的挑战后,再决定
跨考最好,不然半吊子心态悬在那里,任何事情都没办法完成且也不可能做好,这才是最
浪费时间的行动。
若有相关问题,都可以来问我~~
作者: qazStarStar (我不是派大星)   2022-05-01 17:59:00
推 台北的顶大都念过 777777
作者: single4565 (leekdumpling韭菜水饺)   2022-05-01 18:21:00
我觉得跨考能够沉得住念完这些科目的,应该能够做点作品集直接找工作了
作者: ben870818 (YCW)   2022-05-01 22:57:00
推好心
作者: qoo53895 (阿康)   2022-05-01 23:15:00
作者: love4952262 (Real0)   2022-05-02 00:59:00
同为跨考生推
作者: AHEAD099 (AHEAD)   2022-05-02 02:06:00
推 不像一样同为中文系的某id不好好读整天怨天尤人
作者: johnbill (cj钟钟)   2022-05-02 02:29:00
这心态我很欣赏
作者: blairchief (布莱尔)   2022-05-02 02:36:00
推你
作者: partyfavor (Not_your_partyfavor)   2022-05-02 07:56:00
推~~
作者: milkjoker (shacomy___)   2022-05-02 09:20:00
推!
作者: pariswoman (阿齐)   2022-05-02 13:08:00
厉害 文组跨考不补习
作者: ThreeWater (爆炸!!)   2022-05-02 13:48:00
respect
作者: nickman0718 (舔地)   2022-05-02 14:38:00
好猛!推个
作者: school4303 (某爬虫类)   2022-05-02 15:07:00
恭喜 某位真的是该来看看
作者: joe61008 (筋肉盖饭)   2022-05-02 15:34:00
厉害 反观
作者: sqin (qin)   2022-05-02 15:47:00
作者: dkfs789 (我有妹妹)   2022-05-02 20:18:00
作者: Gigadelic (Tsuki)   2022-05-03 02:56:00
反观
作者: wyatt0819 (尤鱼)   2022-05-03 04:39:00
推 反观
作者: unmolk (UJ)   2022-05-03 06:49:00
好强啊!
作者: ann141414 (树洞)   2022-05-03 08:03:00
反观
作者: sunsirr (sunsirr222)   2022-05-03 08:18:00
很强!要不要再拼一次,你非常有潜力
作者: breadking   2022-05-03 09:57:00
恭喜 笑死 看了也想到板上某位洗文仔
作者: ea9715234 (鸡蓉玉米汤)   2022-05-03 10:35:00
现在几岁啊?后续可以补充有没有备取上吗
作者: x3767x (x3767x)   2022-05-03 11:54:00
推 反观某a
作者: elmo56 (小树芽)   2022-05-03 12:39:00
政大资科乙组你推甄可以直接上
作者: bryantfan117 (Bryantfan117)   2022-05-03 18:03:00
推,前几楼我看到文组跨考也是想起某个ID 哈哈
作者: sufning (鼻孔)   2022-05-03 18:04:00
我读私立大学 青椒都有上(不过最后去中央我觉得你一定能考得更好 不过我有补习就是了
作者: manchenlee (曼成)   2022-05-03 19:33:00
作者: crankshaft (曲轴)   2022-05-05 15:09:00
推 强者
作者: deathoflove (deathoflove)   2022-05-06 03:45:00
好猛,B多少的?
作者: suckerlove (逊咖爱)   2022-05-06 10:41:00
中文系考资工….
作者: Tigerman001 (I am No. 1)   2022-05-06 13:02:00
刚查一下 现在才备4 然后停了 没了,今年政大冲 有点危险 冲交大台科 你要有心里准备 今年台科也是备的超慢,备28已经停两星期了
作者: tzutengweng (神奇的汤姆)   2022-05-06 13:36:00
建议存钱补习会比较有效率~
作者: Tigerman001 (I am No. 1)   2022-05-07 01:24:00
台大正取的,实力应该是回去考交大吧,硬要留台北,应该是考台科吧!不过还是祝你备上
作者: mikusoftware (初音是软件)   2022-05-07 15:38:00
推,另外也很赞同这段话“跨领域的要考量失败后的后路,不能一股脑热就说要跨领域投入时间”,我自己也跨领域,三类跨二类,算是有执照+年资的后路加持了,但希望明年能顺利考上,不要动用到后路
作者: nxuanr (waterboy)   2022-05-07 22:29:00
能够有能力唸得下这些的文组生,加上能力行动力已经很值得推荐及鼓励了!!
作者: GeoLuke0726 (清流哆啦啦)   2022-05-10 03:48:00
反观某a,考不上喷出一坨屎干话,惨惨惨ㄛ
作者: nickey0127 (小不点)   2022-05-10 08:08:00
推,你很认真,希望早日备上
作者: tibo96033 (鲤鱼)   2022-05-15 01:11:00
好强
作者: Ginpunch (打断手骨颠倒勇)   2022-05-19 02:58:00
报名费没有么贵吧 文组研究生生活有这么惨淡吗跟多考一年的时间成本比起来都小钱吧不过还是好强 我也是文院研究生
作者: chister ( )   2022-05-21 12:46:00
推 神人
作者: michelle230 (孤柘)   2022-06-22 01:56:00
偷偷推一下老师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