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1年资工所全正取心得

楼主: jason0926 (jason30145)   2022-03-25 11:51:14
(代po)
网页版:https://hackmd.io/-hKvkJsGR-SevTaIEqyIvw
终于考研之路算是告了一个段落,需要写一篇文章记录这一年来的准备心路历程。
===================================
零、成绩
一、前言与背景
二、心态
三、时程
四、准备方法
六、写考卷的方法
七、各校考试感受
八、感谢
九、后记
===================================
零、成绩
https://i.imgur.com/qHCfWKZ.jpg
一、前言与背景
本身是台大管院大五延毕生,延毕是为了这学期回来学校开始修资工系的课。在校时仅修
过资管系程设、作业系统、写过各种资料结构,还有大二修了一个修完还是不会的线性代
数。
二、心态
既然下定决心要考,就要尽到一百分的努力,不要让自己在榜单上找不到自己名字时才在
后悔当初应该要多读点书,就算找不到名字,你也知道你是真的非常非常努力了。
edit: 在准备考试时看了很多柯文哲的演讲影片,记得他说:“不要羡慕别人成功,因为
你没有像他一样努力。”
我在考研期间不滑instagram, facebook,一开始会有点困难,但习惯之后就连现在考完
试也不会想去滑了。当你认真画分时间时,真的会发现自己花很多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然后你就会开始懂得珍惜时间,例如这两小时如果我拿去念线代不要看剧,那我可以把
第五章的一半题目写完等等的。我还记得以前有个同学说过敝校钢琴课老师说过的话:“
你一天花最多时间做的事是什么?是睡觉吗?你是主修睡觉的吗?怎么可以花最多时间不
在你主修的事情上面”
闲暇时间看一下漫画东大特训班,里面满多准备考试方法我都觉得满有用的(像是增加自
信的方法等等的)
三、时程
三月~七月
开始上补习班的课,线代(一个月)、离散(一个月)、算法(半个月)、计系(一个
月)、作业系统(半个月)、资料结构(半个月)。(科目的顺序是我听课的顺序)所以
我七月左右时事实上就把所有科目都读过一遍了。这里的听完不只是上完课,而是每天要
读完上课内容、写后面相关题目,如果读完当天内容,可以开始回去从前面复习,会发现
又是没读过的感觉,然后就这样不断反复。
一天上课时间大约四~五小时,唸书七小时,不分平日假日。
这个时候是实力培养期,唸书时不该默认任何立场,所有课本出现的内容都要弄会。
讲义后面的所有题目都有做过至少一遍了(除了一些太奇怪刁钻的题目直接跳过)
七月~十月
因为不用上课了,一天大约念十小时,这时候我也开始调整作息,原本都睡到九点,慢慢
调成八->七->六,所以我起床后开始唸书唸满时数,晚上时间可以稍微玩耍。
这时继续把每一科从头开始念,每一件事情都要想得非常清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虽然
知道相同物组合是(n+r-1,r),但还是要从为什么是这样开始想。
又或者:已经很熟悉行独立是列生成,但不能直接当口诀背起来,要思考为什么是这样,
讲出来说服自己。
讲义后面的习题已经做了至少三~五次,看到题目可以反射想出解法了。
十月~十二月
这时已经有点疲乏了,但其实会发现很多细节自己还没有弄熟、懂。所以我开始先写交大
的考古题,认真订正,错的再回去对照笔记、课本,再重新念。接着写台大跟清大的,一
样的方式。
我是有上题库班,但我只做计组跟算法的题库班题目,其他科完全没做。
十二月~考试
这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因为都读得差不多但考试还距离一阵子,已经看到书会一个字都
看不下去的程度了。我曾想过那我要不要去准备那些刁钻的东西,但幸好后来我没有这样
做,反而是继续把我已经会的东西念得更扎实。我把写过的考古题再重新写了两次,所以
每份考古题我写过至少三遍。
四、准备方法
一定要知道的一件事:把补习班所有教材弄熟就一定考得上,不要特别去准备刁钻的东西
,除非时间很多或真的很有兴趣。这样的好处是,当你知道你念的东西不是无限的,会比
较安心,弄熟后会对自己有信心。另一个好处是,去准备刁钻的东西,考试时几乎不会遇
到,但你把准备基本分的时间拿去准备那些东西,而且通常就算考试出现了还是会写不出
来,不要有那种“我就是要靠这种大家都不会只有我会的分数上榜”心态,会上榜从来都
是每一科读到熟透,可以不假思索写出答案的人。
不分科赘述,资工的科目都不难,只需要正常人的智商就可以唸起来,这个方法套在每一
科,唸下去就对了。
我觉得我的准备方法满暴力的,就是一直读一直读,想办法把自己训练成一台考试机器,
每一个科目都要准备到像喝水一样简单。
在前几次读时,可能脑袋里的cache还会装着前一科(或不同章节)的内容,这时就会需
要一些时间恢复之前读过的东西。就跟打疫苗的概念满像的。前几次时会有点挫折,会有
怎么读过又忘记的感觉,所以才要一直重复念,而不是逃避。前几次时我会强迫自己把整
个来龙去脉想得很清楚,不可以有任何地方是用死背的,虽然说有些东西终究要背起来,
但要让自己把它背起来是因为脑袋已经想到很熟变成反射动作,而不是因为背了很多次所
以很熟。
每一本笔记的内容,都要超~级~熟,我自己念书时习惯思考时跟着手写,所以我会反复
写笔记的内容,例如数学各种定义、计算题、证明,笔记已经是精华中的精华了,要准备
到整本熟然后背起来,看到证明的题目可以直接写出证明来的那种。我到后期哪段笔记在
哪个位置都可以说出来。就算是这么久以前的笔记内容,一直到今年为止,所以数学的证
明题都是从笔记里出现的。
作业系统的话,老师上课抄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他几乎不太看他的笔记就可以在黑
板上写出来,而我们就是要到这个境界。我个人觉得这科考难或考一些很针对某个作业系
统的细节大家也都不会写,所以我直接安心的把范围放在笔记而已。
然后我所有科目都只有准备补习班的资源,没有额外再去碰原文书或其他议题。
六、写考卷的方法
虽然原本都有“会写的先写,不会写的就跳过”的观念,但常常没办法彻底执行是因为会
觉得不会写的再多想一下应该想的出来。后来我在练考古题跟考场上的方式都是强迫自己
会写的题目只能花考试时间的一半,最多2/3,(其实真的会花不到1/2)写完会写的后开
始检查,要从最有把握的题目开始检查,再检查有点不确定的,才开始想刚刚想不出来的
题目,而这个时候因为你已经没有时间压力了,所以刚刚想不出来的现在可以想出满多的

能够实现这个写考卷方法很重要的关键是,要对题目非常非常熟练,看到会写的题目是要
反射动作写出来,而不是还要从头开始推导,所以这时候就很考验准备时期准备到的熟练
度。再者是要可以一眼看出这个题目是不是全国都不会的题目,这样对跳题也很有帮助。
七、各校考试感受
中央:
因为中央考试在最早,所以想说需要有个模拟考的感觉,避免真的在考其他间时太紧张,
我考中央时还真的有很紧张。题目中规中矩。有个小插曲是资演手写竟然要用黑笔,答案
卷上写说可以用铅笔就用自动笔写,结果题目卷上的大题说明说要用黑笔…,写完之后全
部擦掉再重腾一次,不过也是学了一下教训。
交大:
资演:看到整页linked list sorting跟各种时间就直接翻下一页了,结果那边应该也是
大家都不会写的,放掉也没关系。
计系:我觉得计组相较往年,有出的比较少pipeline算stage的趋势,变得比较著重观念
的描述。不过基本上都是基本分有拿到应该就会稳稳的那种。
数学的话,看到第一页河内塔直接跳下页,但因为真的满紧张的,连后半部的离散也看不
懂题目在干嘛,所以索性直接写线代,线代出的都是很sop的题目,证明也都是笔记里有
的(历久弥新!!)。最后再回去写离散,有写出河内塔的式子,但跟网络上老外的答案
似乎不太相同,但我猜河内塔应该教授有部份给我分数。
清大:
数学+资演:数学的几题鸽笼也都是课本后面题目换个方式出而已,我是觉得写的满顺但
不知道为何分数有点低OAO。
计系:也都是基本题拿好就会正取
台大:
台大今年全选择有点傻眼。
作业系统:我猜是因为几年前换教作业系统的老师了,所以考题近年都比较正常
计组:因为台大都是用RISCV的课本,所以组语都是RISCV,但基本上题目出现的跟MIPS差
不多,有时间再去准备RISCV就好了。
数学:不知道为何出这么简单…,关键应该还是那两题问几个正确选项,我应该两题都写
错了XD
成大:
数学:分数有点意外地低,可能教授证明题看得非常严谨。
计组:虽然是手写,但全都是基本题。
作业系统:倒是有些题目看不懂他到底要问什么东东,只好随便瞎掰答案。
资演:除了几题出现没看过的东西,其他部分也都是基本题。
八、感谢
考研路上最感谢的就是爸妈,让我在家可以专心当全职考生,不须有其他外务的烦恼,还
有哥哥看我很乌烟瘴气时会带我出去晃晃。
感谢那些明明知道我很烂却还是相信我会考上的人们。(你们都这样相信了,我能不考上
吗)
感谢数学老师,老师的课是真正的历久弥新,即使透过电脑画面跟课本,也能够感受到老
师是一位非常令人敬重的人。在准备初期有老师的帮助把数学奠定好,让我可以满安心的

感谢计组老师,每次我寄email问问题都会很详细的回复,题库班时就算问题很多从来不
会感觉到不耐烦。
九、后记
考上只是开始,考上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事,只是把进到研究所的基本中的基本知识学好
而已,这是本份。
作者: holebro (穴弟弟)   2022-03-25 15:40:00
欸我前女友准备考试的时候也有看东大特训班 害我好想看
作者: Wardyal (Wardyal)   2022-03-25 16:03:00
你好厉害喔喔喔喔喔喔 赞赞
作者: dulldog (咕仔)   2022-03-25 16:51:00
真强大
作者: kevinwphard (风中二)   2022-03-25 17:31:00
太强了
作者: azzc1031 (azzc1031)   2022-03-25 18:34:00
我考研时也有看东大特训班耶
作者: qoo53895 (阿康)   2022-03-25 18:34:00
好强喔
作者: ntuggkua (英京冢帐)   2022-03-25 21:11:00
推心态正确 考上只是开始而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