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非本科读资工领域研究所心得

楼主: genius558 (789)   2021-09-07 19:11:46
(文长,可用以下连结)
medium: https://reurl.cc/GbkknZ
前言:
打这篇的时候我已经研究所毕业而且工作半年多了。最近很多人询问我非本科读资工所的
问题,我才赫然发现从毕业直接工作到现在这段时间实在过得太快,想趁记忆犹新的时候
补纪录一下这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硕士生涯。
我读的其实是清大资应所,全名为资讯系统与应用研究所,我没有打在标题是因为蛮多人
可能没有听过,而且确实可以直接理解为资工所。资应和资工只差在入学管道不同,和我
们学生比例有1/3是外籍生。
入学前背景:
我大学是辅仁企管系,工作半年后决心离职开始全职准备考资管所。我最初并没有考资工
所是因为我压根没有想进科技业,就单纯想成为一个在不同地方自由工作的软件工程师。
(会不会太天真)
当时放榜录取了中央和中山资管,幸运地在开学前以最后一名备取上清大资应所才有机会
去念。然而我们和资工所是上相同的课、进一样的实验室,同学很多是纯血或是外校书卷
奖的学生,以至于我一直觉得自己有冒名顶替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我试着尽最
大努力追赶同侪,这种想法到硕二才逐渐消失。
当然我还是有优势的,我的强项是逻辑和英文能力,这很大程度缩减了的后来论文阅读和
理解时间,以及上网自学等等,我也时常在分析问题的时候用企管思维看事情,帮助了我
度过不少难关。
非本科背景所遇到的挑战:
研究生的日常包含修课,实验室计画和论文,非本科学生的压力来自于:
1. 硕士课程就是进阶版的大学课程,会假定学生已经拥有预备知识,当时我在入学时就和同
学选了一门硕士资安课,结果一进去就发现我根本在越级打怪
2. 实验室如果有接计画,通常会和国家单位或企业合作,这对于没有开发经验的人来说需要
补足很多实作技巧
3. 论文的产出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文献探讨,如果缺少理工背景很容易掉入盲区,导致做研究
和meeting时遇到瓶颈
其实有这些问题并不易外,毕竟研究所本来就不是给跨考生进修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付出
更多额外时间,遇到一个问题赶快补足一个技能,同时把凌乱的学习顺序慢慢调整回来,
顺利度过前期的阵痛期就能融会贯通了。
另一个小问题是毕业后履历强度还是不够,虽然在这个大电资时代,有些公司只要校名科
系正确就会收来栽培,光这点已经赢过许多自学转职的人。但从履历观点来看,除了学历
和论文外,其他项目都没有亮点仍然是个硬伤。
即便如此,资工考试的六科(或资管计概全部章节)已经很实用了,其实有些本科生到了硕
班早就忘了这些内容的一大半。我观察到清大的跨考生之所以能够转领域也是因为学习能
力很快,动机比较强烈。
硕班期间我做了什么:
从职场再返回校园后,我就格外珍惜当学生的时间(这大概只有工作过的人才懂…),我会
每学期固定到大学部和学弟妹上课,以增加作业和project经验;每个月自主固定读2–3
篇论文,还有参加英文口语读书会保持语感(现在工作都没这么认真)。
我原本的规划是硕一跟随实验室进度+修课,并先将学校要求跨考生补修的科目上完,练
好coding。如果论文进度能在掌控中,我希望能硕三延毕申请交换学生到海外实验室看看

比较有趣的是计画永远赶不上变化:先是进了不适合的实验室,下学期再换指导教授;暑
期参加了学校创业提案获奖学金得到去以色列实习机会;硕二期间受疫情影响我放弃了到
日本交换,转而向教授讨论希望能延毕一学期到竹科兼职实习。整体用时间线来看是这样
子:
硕一上:硕士课x2/ 文献探讨/ 程式语言+资料结构(皆学校规定)
硕一下:硕士课x2/ 文献探讨/ 算法+作业系统(皆自主加签)
暑期:赴以色列实习(software engineer)
硕二上:硕士课x1/ 中科院计画/ 软件实验+计算机网络(皆自主加签)
硕二下:硕士课x1/ 写论文/ 竹科实习(embedded software engineer)
硕三上:写论文+口试
这里要补充一下,我从第二学期开始选的硕士课程都是偏简单的,因为我认知到能力不足
,应该把时间花在对我帮助更大的大学课程。但如果要更有效率地精进自己,网络课程平
台(如:Udemy)其实有更贴近实作,和业界接轨的好课,也能省时间去准备期中期末考。
我坚持到教室上课的原因单纯要强迫自己不要怠惰,还有清大资工的作业很扎实,值得花时间投入。
回归正题,要忙这些外务的前提一定要先把实验室和论文放在优先顺位,时间管理不好的
话容易本末倒置。比如我硕一下期间除了原本硕士的课之外,加签的两门课都非常的硬,
体验了什么叫做每天就有作业和考试deadline的生活(千万不要轻易尝试)。
(实验室历程一)入学的所见所闻:
我开学才开始找教授,大多数老师都没有名额收学生了。即便如此我每天有空还是会去各
个实验室走走,了解班上同学和学长姐的状况,得到了许多感想:
1. 除了打听毕业年限,先了解什么样的理由会造成延毕。如果因为自己进度delay而延毕数
个月其实无伤大雅,但那种订下高标准导致毕业遥遥无期的实验室才要尽量避免
2. 实验室loading比重包含很多:meeting报告的频率,计画的难度,教授对论文的标准等等
,这些直接影响整个硕士生涯难度
3. 有些教授会强制学生进实验室,有些教授则完全没有规定。这两者和上述的loading不一
定有关,只是差在学生能不能弹性运用时间,好的实验室氛围应该才是该优先考量的
4. 找教授前除了请教该实验室学长姐外,也该询问隔壁实验室的看法。这点是我无意间发现
的现象,因为有时候我问到的当事人当局者迷,反而旁边实验室的学生都看得一清二楚。
或者就算不满意自己的教授,也不好意思叫学弟快逃!
我最后从少数的选择中找到一位合聘教授,这位老师很关心学生,对于论文要求度有点高
但不至于做不到。然而我进去3个月后就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感觉我读得越来越不像资工
系(合聘教授毕竟是外系,教学内容会着重在其他领域),我认为没有维持初衷这件事更严
重,心中就开始萌生离开的念头。
(实验室历程二)换指导教授的转捩点:
清大资工/资应所对学生很好的地方在于,硕二以上的学生转实验室不会占用教授收学生
的名额,这意味着只要你有本事让新教授同意加收就能转实验室。当然,转入是一回事,
延毕恐怕是难免的。
当时正好是硕一寒假,很担心如果走硕二转实验室这条路的话,之后就要重头来过。我希
望能利用时间做些努力,最后决定再次去找一位曾经面谈过、个性很好的教授,表达未来
硕二想转实验室的意愿。这次的面谈我准备了更多,包含事先读了教授和上届毕业学生的
论文,详细制定读书计画,承诺下学期会先每周来旁听meeting,上老师开的课,以保证
硕二的时候能够无缝接轨。
当天老师并没有直接接受或拒绝,而是认可我的想法后,说明了他的指导方式。没想到过
了两个星期,老师表示他正在筹备的新计画缺人手,如果帮助他完成并且把计画主题写成
论文,愿意马上破例收我。当时听到之后真的很感动,绕了一大圈终于有归宿了!(直到
现在还是很感谢教授)。
后来想想,找实验室这件事,其实和求职很相似 — 你在选教授的过程,教授同时也在面
试你。在应征一个没那么有自信的职位时,一定要充分做足功课、展现积极态度、让对方
知道你可以为他带来什么好的影响,这些都会加深对方愿意聘用的程度。
(实验室历程三)从读论文中成长:
我前面提到没有理工背景的人读论文很容易遇到瓶颈,事实上我一开始正因为没有体系地
盲目阅读而浪费时间。刚开始的我很多论文都看不懂,只读看得看得懂的,这样就会导致
一个风险:同领域论文其实存在着优劣之分。有些引用数高的论文很优秀,反观有些掠夺
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s)却没有实质性的价值,如何筛选出适合的论文便是我的课题

一般老师都希望学生掌握最新颖的(state-of-the-art)学界研究。在看这些论文之前有个
隐藏前提,就是要先大量阅读该领域基础的文章。每篇论文的产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精华往往早就存在早期的论文中。我看了一些新发表论文后才开始找出二、三十年前的
早期文献,再将其他论文依照时间先后规划出阅读的顺序,这对于之后发想题目也有很大
的帮助。
我后期找论文的另一个方法是列出几位作者的清单。偶尔在读到好的研究成果文章后,我
会记下相关作者,并追踪该作者的过往及之后的论文。学习优秀作者的研究方法以及严谨
的实验方式,当成自己做实验的目标。
最后则是我自己喜欢用的meeting报告技巧,大多数教授倾向学生翻开论文逐段讨论,但
身为管院出身的我一定会搭配简报说明。在准备简报的过程其实有助于思考,像是每段内
容的承先启后,实验的因果关系,而且也能拿不同论文做对比。更重要的是教授和同学可
能也是第一次了解这篇论文,用大纲和架构会使他们对报告更有兴趣。
小结:
其实每个教授指导方式差别真的很大,这里只列出比较常见和我自己的特别经历。关于我
额外上课和实习所学到的东西如果有人有兴趣我再分享。希望能非本科背景的人当参考。
作者: aa871220 (TMVP_Yueko)   2021-09-07 19:18:00
推一下 研究所版回来了XD
作者: yu110254 (金)   2021-09-07 19:25:00
推!
作者: qazStarStar (我不是派大星)   2021-09-07 19:26:00
作者: eju901677 (诚)   2021-09-07 19:27:00
作者: houjer60509 (Hauzer)   2021-09-07 19:36:00
作者: jim880705 (蹲得愈久脚就愈酸)   2021-09-07 19:52:00
作者: whatzup1124 (我是干嘛)   2021-09-07 19:53:00
有趣
作者: pha123661 (pha123661)   2021-09-07 20:05:00
推好文
作者: YaCi98 (YaCi)   2021-09-07 20:05:00
作者: sososlee (尧)   2021-09-07 20:23:00
作者: vincent0965   2021-09-07 20:30:00
推好文
作者: WTF1111 (BBS少看为妙)   2021-09-07 20:53:00
推好文,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