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一篇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的心得文,最能够参考的部分大概是面试流程。鉴于版上
教育所的文很少,而且年代有点久远(?),想说还是来发一下自己的经验。
另外我同时有考其他系所也正取了,所以不会去读教育所。我没有跟什么人说我要考
教育所,如果你认出我是谁麻烦低调一点、或当作没看过这篇文吧><
个人背景
心理系应届毕业,没有修教育学程,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原校的教育学程没有开辅导
科。只有修过一门教育学程的课,不过心理系本来就有些课程和教育有相关。对教育算是
蛮有兴趣,但常是被动接受资讯,平常不太会主动看相关资料。
考试成绩:
笔试 教育学58(30%)
资料审查90.33(30%)
(参加面试门槛:笔试+资料审查32.1)
面试91.67(40%)
总成绩:81.167(正取最低75.168、最低录取67.069)
备审
报名的时候同时就要缴交,可以亲送系办或是邮寄。说起来很荒谬,但我在这次考试
投入最多心力的应该是备审,在交备审前一天熬夜赶完,然后隔天寄出。有制式的考生资
料表,我研究的兴趣及方向写教育心理学相关的主题。
今年有开公费生的名额,研究了一下发现虽然今年放宽考公费生不一定要有教师证,
但因为公费生都有规定要加科,如果没有其中一张教师证感觉不太可能两年修完课毕业。
加上我觉得我对于未来生涯方向还没有很明确,所以就报一般生。
笔试
会报名考试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笔试只考一科教育学,而且只占30%。问了修教育学
程的朋友到底什么是教育学,他跟我说教育学程的课程规划中,四门基础课程是教育概论
、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心力主要放在准备其他系所的考试,所以根本就
没有读书。
考试前一天打开考古题来看,浏览了三年考古题,自己乱分析题目:都是出四大题,
第一题出统计、第二题出教育心理学、第三题出期刊书籍或新闻(我可能会直接放弃的部
分)、第四题出英文题(根本没认真看出了什么)。其中第三大题或我不太确定的东西,
有上网找相关资讯来看。
结果今年笔试题型不太一样:第一大题是十题选择题(大部分是统计、还有一题课程
相关)、第二大题是教育心理学、第三、四大题都是要举教育学家的理论阐述,其中第四
大题要用英文作答。第三大题我写了前几年考古题出过、刚好前一天查资料看到的名字,
第四大题都是写心理学家的名字。考试的时候有特别注意各题时间的掌控,刚好上学期修
了青少年心理学,个人认为对这次写笔试题目很有帮助。
面试
面试流程大概是这篇文最有参考价值的部分,但我也没特别准备所以可能给不了什么
建议,甚至在前往面试的车上才开始看备审、想自我介绍。面试分成早上和下午,下午场
的都是统一时间报到,又细分成三个小场次。我是最后一场的,从报到到真正进去面试,
大概等了两个小时。我其实觉得超无聊,看到隔壁同学在看教授的研究领域,所以我也开
始看教授们的研究领域、还有所上课程规划,之前写备审有看过一次,但忘得差不多了。
面试有三关,每一关只有一位教授,一关大概六分钟左右。每个人的顺序可能不太一
样,我自己是c.→a.→b.,下述各关的小标是我随便取的。
a. 个人经历以及生涯规划
先请我自我介绍,然后就被问统计学得怎样?(我还想了一下这样问要怎么回答)英
文怎样?统计学到哪里?会跑统计吗?对教育所课程的了解?(这时候我没听懂教授想问
什么,所以没有回答出来。)还有问未来生涯规划。印象最深刻的一题是“讲一件让你开
心的事”。最后我竟然被鼓励说有心理学背景做教育研究很棒。
b. 期刊、文献或相关资料
我觉得这关的教授最严肃,是三关当中唯一没有拿着备审看的教授。一开始先问最近
看了什么教育期刊、文献或其他资料(我回答的超烂,因为自己根本没有认真看什么,只
好就我的记忆乱掰),然后我猜后面的问题可能是接着上一题问,就被问课程与教学相关
的题目,也是教育里面我不太擅长的一块,真是挖坑给自己跳QQ 我是这个教授最后一个
面试的学生,后来时间还没到,他就说时间差不多、请我出去了。
c. 未来有兴趣的研究方向
直接就问有哪些做研究的能力?未来有兴趣的研究方向?(我就讲备审写的东西)又
问了具体来说会如何进行?(其实我觉得我没有讲什么,只讲了可以用自陈式问卷、导师
观察评量,然后就被说我讲得很清楚明确。)有对哪个老师的研究有兴趣吗、不是所上的
老师也可以?(我犹豫了有点久,最后还是没有讲。)也有问想了解所上哪些领域、未来
生涯规划。
感觉教授们面试太多学生很累。其实有很多我觉得我应该可以回答出来的都说不知道
,可能是因为我不算本科系学生教授对我比较宽容(?),也对于面试的时候还可以被鼓
励觉得有点惊讶。都没有被问有没有考其他学校,倒是面试完被隔壁的考生问XDD
如果有写的不清楚或是有问题想问可以站内问我,我会尽量回答,但可能不一定回答
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