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10政大会研所税务组跨考心得(代PO)

楼主: pincx7069 (鹅)   2021-03-23 00:03:22
【前言】
本篇文章是我准备考试的心路历程,以及针对政大会研所税务组的应考方针,若有想考税
务组或是外系想跨考会研所的人都可以将之当作参考。
【个人背景与动机】
淡江大学国企系,系排60%,多益910,去年毕业,进班上课前只修过初会及一学期的成会
,升大四的暑假开始上会研所面授班,并应届考取中兴大学会研所。
在淡江读的并非自己感兴趣的科系,课业上总是提不起劲,好不容易找到了方向,便决心
报考会研所。然而在应届那年放榜后,对考试的结果感到遗憾,加上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并且我认为在台北能够享有的资源及机会会更多一些,便决定在中兴就读时再准备一次研
究所考试。
【考试成绩】
成绩:中英语文能力65、会计学38、税务法规74、审计学62(总分326)
录取别:正取
https://imgur.com/P0IBZwi
【准备方式&建议】
中会、审计是以去年在台北上面授课时的讲义复习,税法则是在台中看网络学院的VOD课
程。
我的读书习惯比较偏好熟读讲义及课本,不怎么练习题目,就算是讲义后面的练习题、考
卷及考古题也都是用“读”的而非实际进行计算和练习,主要是因为我认为将时间花在整
个章节观念的理解的重要性要大于下很多功夫在一个章节的一部分观念的练习上。
以下是我各科的准备方式:
一、英文
政大的英文是独立出题,没意外都是考文章的中翻英及英翻中,我平常有在读英文文章,
所以程度不差没有特别准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了32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
22分难度偏难的克漏字以及10分ESG的解释,其实看到题目时有惊讶一下,毕竟我是在硕
一上才接触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议题,庆幸上课时有认真听讲且对这方面的研究颇感兴趣
,才能稳稳拿分。
二、中会
我是近乎零基础跨考的,升大四暑假进班后才第一次接触中会这门科目,一开始极度挫折
,在大家都把老师上课的内容当作复习时,我还在被OCI债券工具投资跟权益工具投资的
会计处理给荼毒。加上当初将时间的筹码平均分配在中成审三科上,并没有拨更多时间给
中会,因此我中会的底子打得不是很扎实,基本上是我的罩门。
硕一上学期我复习了两轮中会,考前三周则读了补习班的复习考考卷、题库书,以及政大
99年~109年的考古题。针对政大的出题风格,我只读计算题的部分,如此可以将花在选
择题的部份投资在计算题上。后来发现政大的考古题只是看心安的,今年除了考到现金产
生单位减损一题送分题之外,第一大题考了个冷门的东西,现金流量表也没有编好,因此
中会爆炸拿了低分。
→小建议:
(一) 若你是非本科跨考,建议可以至少听两轮中会,第一是可以增加对各章节题型变化
的熟悉度,第二是强化观念并加以融会贯通,而观念越透彻,面对政大中会的申论题时越
能拿到高分(我从政大99年的申论题开始观察,发现10几年来的申论题几乎没有重复的考
点,且近几年在分数上的占比都不低);
(二) 热门章节像收入认列、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租赁一定要读熟,往往会成为老师命
题的范围(今年都没考到超哭);
(三) 中会笔记是否要做?我觉得看个人,像我去年有做中会的笔记,但中会的内容极广
,当时压根儿不知道要将哪些精华塞进笔记里,只能盲目写笔记,因此花了很多时间才完
成却用不太到,反而是翻讲义居多。
三、审计
大部分同学进班上课前还没读过审计,因此大家都是站在同个起跑线,审计是我唯一有写
完讲义后面习题的一科,也花了不少时间理解,因此基础打得不错。硕一开学后我将时间
投资在中会跟税法两科,考前三周才开始复习审计。
看完政大审计考古题后,我发现其他学校比较少拿来出题的范围,像是现金及银行调节表
的舞弊(腾挪)、审计抽样(MUS抽样算抽样风险),政大高机率会以此命题,这也是我
平常不会花太多时间详读的内容,所以我利用考前三周的时间复习完较常出题的舞弊和审
计抽样,并重温了讲义上财务报表声明与审计目标以及电脑审计的部分。除了今年很不寻
常地考了英文查核报告之外,中文查核报告的背诵通常不会出现在政大的考卷上。
→小建议:
(一) 英文阅读要有一定程度,写政大审计时才不会自乱阵脚;
(二) 专有名词的翻译也要记熟像是各类确信服务的英文,以免看到题目时不知道在问什
么;
(三) 遇到篇幅很长的题目或者题组时,先看问题与选项再回去题目找重点;
(四) 笔记的部分,我自己没有做审计的笔记,而是以整本审计公报来复习,在公报上用
细的便利贴做记号(有口诀的条文一种颜色、重要的条文一种颜色、考古题曾经出现过的
一种颜色、经常出选择题的一种颜色、查核报告一种颜色),如此一来即使你的审计公报
看起来很乱,却能乱中有序,复习时也不用硬生生地把厚厚一本审计公报读完,只需要翻
有贴便利贴的页数即可。
四、税法
税法算是我准备起来最有心得的一科。由于早早决定要考试,也担心中兴开学后去补习班
的时间没办法自由安排,因此我在暑假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补完税法的课程并复习了一轮,
但对各项税目的观念仍然非常模糊,毕竟去补习班上课的间隔太密集,没有充裕的复习时
间。学期中复习一轮税法后也差不多快期末了,寒假一到我便开始翻税法的题库书,以看
题目的方式弥补自身观念上的不足,并在考试前几天翻阅笔记好几遍后,也差不多要上考
场了。
税法的内容大部份是纯背诵,该记熟的都记熟自然不会考太差,当然前提是对各税目要先
有足够的理解,计算题的部分政大不太出大型计算,暂且先不讨论。至于政大税法的准备
方向,以及什么税目特别重要,我认为税捐稽征法一定要读得非常熟,以去年109及今年
110的考卷为例,申论的部分两年都有考到租税基本原则、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自动补
报补缴免罚,今年还考了核课期间、刑事罚与行政罚,申论题60分的配分光是税捐稽征法
就占了一半以上,而选择题则占总分的40分,40分啊!比往年还高了10分,所以税法是最
能够好好表现的一科,今年的题目也都有把握住,因此拿到了理想的分数。
→小建议:
(一) 前面提到税法有做笔记,我的税法笔记是在考前花三天的时间用WORD制作一份20多
页的笔记,这份笔记在之后复习时为我节省了相当大量的时间,非常实用!因为政大的申
论题型偏向各税目条文的理解与应用,较少出计算题,所以我将税法题库书常出现的观念
和我认为重要的部份放进笔记中,并参考高普考、会计师,还有政大税法考古题的申论题
,将这些考试曾考出来的观念在笔记上做记号。我在考前一周左右完成这份笔记后,得以
每日复习一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税捐稽征法真的要读熟,除了上述有提及的内容外,退税规定还有行政救济程序也
曾在考古题出现过多次,另外我觉得实质课税原则的观念也很重要,像是题目提到有关租
税规避的行为时,就可以从实质课税原则的角度切入;
(三) 看了近10年的政大税法考古题,货物税及娱乐税没有考过,房屋税及契税只出现过
一次(考房屋税条例第五条第三款),所以不用特地准备。
【教师推荐】
本篇文章主要描写自己的备考心得及应考方式,另以较少的篇幅推荐补习班老师,以下是
我自己的经验。
中会 — 郑泓老师
先说结论,我认为郑泓老师非常适合基础打得不好,甚至没有任何基础的人。中会的范围
很广,光是中会的讲义就有15回,如果没有人帮忙整理重点的话会花上许多时间理解,而
讲义上属于观念理解的部分老师会一一带大家划记,并辅以小故事加深印象,之后复习时
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该章节重点中的重点;对于题目有版本差异的部分也会区分得很明确
,若要考政大的话需要看熟各个版本差异中属于郑丁旺老师的做法(因为政大是用郑丁旺
老师的书)。再者,郑泓老师会不时鼓励班上同学并夸奖小考表现不错的人,对讲义或题
目有疑问的人老师会很乐意为大家解惑,在我感到沮丧泄气时也会找老师聊聊天,是我上
榜的重要功臣。
税法 — 施敏老师
施敏老师的课程非常好懂,在我对税法还很生疏时老师会以较易懂的方式解释法条,并以
表格的呈现方式来区分某些容易混淆的观念,各税目的罚则则是用树状图的方式供学生记
忆;而老师除了上课用讲义之外,有另外出一本税法的题库书,这本题库书是我上榜的关
键,里面的题目(包括选择题)每题都有详解而且极其完整,我在考前将题库书读完两遍
,并将其中重要的内容移至笔记里,利于之后复习。
除了教学方面,施敏老师在脸书上也有一个税法的社团供学生提问,老师也会在上面更新
最新的税法修法资讯。
审计 — 郭军老师
郭军老师算补习班里面很特别的老师,将审计这门偏实务向的科目以逗趣的方式呈现,课
堂休息结束后会放动漫歌曲叫大家起床,也会把近期最新的时事梗套用在教学的内容中。
幽默归幽默,郭军老师会不遗余力地将讲义内容以另类的方式刻印在大家的脑海中,尤其
我觉得老师在审计抽样这一章节教得特别好,在我日后复习时回忆很快便涌现出来。审计
公报方面,老师自创了许多口诀,加快了大家公报背诵的速度。
【Q&A】
1.我想跨考,但中成审都没学过怎么办?
应该不会中成审都没碰过就决定考会研所吧!一开始跟课时的确会沮丧,觉得自己计算机
按超慢、吸收程度跟不上其他同学、没有战友很边缘等,这些挫折得慢慢习惯,后面课程
会更难更复杂,却越读越有成就感。
2.该选择面授还是函授?
当初报名时担忧通勤会太耗时间以及认为自己不会耍废,原本想选择在淡水上函授,后来
跟补习班柜台讨论过后最后决定上面授。主要考量的因素是:
(1)有问题时不会寻求无门,助教跟老师都能即时帮忙解答;
(2)函授课程的更新时间是一段时间更新一次,而不是今天的面授课结束后几天内上传至
平台上,有时候间距会差了好几周,而面授的题库班结束后到研究所考试前的读书时间不
到一个月,准备上会来不及;
(3)有一起上课的同学才会有与人竞争的感觉,能意识到与同学间的程度差距,进而激励
自己读书;
(4)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惰性。
当然每天在淡水和台北车站的通勤上花了不少时间,不过我会利用时间在捷运上复习上课
内容,并没有压缩到太多的时间。
3.硕一系上的课程和读书时间,如何安排及兼顾?
一开始我把目标锁定在台大和政大,但由于我课业与考试想两者兼顾,不想最后两头空,
所以上学期修了19学分。学分修得多使得报告也跟着多(尤其是期末那几周),考前剩下
三周可以冲刺,在准备时间上居于劣势,以及考量到自己准备的方向比较符合政大的出题
风格,不想因为同时准备台大跟政大导致顾此失彼,因此最后决定只报政大一间。
不用太担心为了顾好学校课业以至于没办法好好准备考试这件事,我在硕一上除了将心思
放在学校跟考试两者之外,也会在假日北上找女友,甚至花了一整个月的时间准备一场正
式的面试,所以时间绝对不会不够用。
4.上榜后重读一次硕一,会不会很浪费时间?
这个要看个人,有人觉得不需要重考,甚至会质疑读会研所的必要性。我认为如果有理想
就去实现,从淡江到政大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而且读的是感兴趣的领域,到一个相
对更竞争的环境也会让眼界更开阔,整体来说是很值得的!
5.备考期间的心态?
考了两次会研所,去年我是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态去准备,认为如果没上榜会什么都没剩下
,也认为和补习班同学的程度差距始终没有缩小,以这种想法为动力鞭策自己持续唸书;
而今年情况不同,我有留后路给自己,即使没有上榜影响也不大,但出自于对自我认同的
追求,还是认真准备了一次,相较于去年,今年的压力小了很多,更能以平常心面对,最
后也很庆幸能够上榜。
我觉得考试时有个很重要的心态,就是要随时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只要一表现出放弃的姿
态,先前努力堆叠起来的沙塔便会应声而倒,之后会耗费更多时间才能回复到原本状态。
路只要持续地走,便会渐渐发现离光明的终点越来越近。
【结语】
大学国企系的同学中,没有人和我一样走会研所这条路,基本上没有战友一起拚搏,在台
北上面授课时因为下课后必须赶捷运回淡水,所以也没有认识几个人。补习班在暑假的课
不是从下午到晚上就是一整天,而我在淡水的宿舍和台北车站往返单趟就要70分钟左右,
只能利用搭捷运还有到家后一点点的时间复习,过程甚是艰辛,却也极为充实。
考研的路上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要感谢无论我做任何决定都无条件支持我的妈妈与家人
们,也谢谢女友在这段期间与我一同走过、相互分享喜怒哀乐,谢谢中兴的优秀同学们给
予我的认同与复习考卷,还有谢谢补习班的老师在去年准备考试时鼓励我减缓我的许多不
安,最后要感谢大学的三位室友们,去年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在宿舍里还有你们能一起聊
天。
考研的过程就像在漆黑的隧道中独自前行般,感到徬徨时,记得时常砥砺自己,便能在受
挫时仍挺起胸膛,如此才能更加明确目标,抵达心之所向。
作者: fatfatcat (Fatcat)   2021-03-23 12:09:00
恭喜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