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往年报考研究所时都会来版上爬文,有感台大国发所的心得文相对较少,而版上则完全没
有关于我的选考科目(东亚文化&东亚儒学)的准备心得,故在此将自己的考试经验发上
来以供未来的考生作参考。
另外,今年考取榜首实属意料之外,毕竟之前考台大国发连备取都没有进,因此希望我的
心得能为将来立志考取台大国发所乙组的考生起到一点帮助。
一、个人背景:
108年毕业于台北大学历史系,之前读过东华大学历史系(大二)和真理大学法律系(大
一)。连续报考台大国发所乙组三年共四次,期间亦上榜多家研究所并注册入学,所以一
直以来都是边读研边备考的状态。
二、报考动机:
自台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虽然有意考取研究所继续进修,也对于东亚史及东亚文化有浓
厚兴趣,但在历史学本科的精进方面却兴趣缺缺。当时正好因为一些缘故有机会参与基层
的政治活动,故而对两岸政治议题产生兴趣;然而跨考政大东亚所和政治所的难度较大,
因此专攻中国大陆与东亚研究的台大国发所乙组便成为我的首选系所。
三、考试科目&成绩:
108年考试
英文(B):26.00(加权后成绩26.00)
东亚文化:62.00(加权后成绩93.00)
东亚儒学:30.00(加权后成绩45.00)
考试总分:164.00(最低录取分数193.00)
录取与否:不录取
第一次挑战台大国发乙组时,正好是国发所整并组别和考科的时候。此前国发所通常分为
甲乙丙丁四组招生,最多时曾开增到戊组还己组我忘了,总之就是很多很乱;然而自本学
年度开始台大国发一律整并为甲乙两组招生,因此在专业领域和命题方向上都跟之前有些
许不同。
我上PTT爬了一些过去的文章,但相关资讯并不多,由于同时还报考了台师大东亚所,当
初以为台师大东亚的“汉学文化概论”和台大国发的“东亚儒学”是差不多的考科内容所
以一起准备,结果证明我错了。
虽然最终没有录取,但该年度同时考取了中央历史所(正取一)、北大历史所(正取六)
台师大东亚所(正取六)、政大俄罗斯所俄国史组(备取二),并注册台师大东亚所就读
。
109年考试
英文(B):26.00(加权后成绩26.00)
东亚文化:54.00(加权后成绩81.00)
大陆政策:67.00(加权后成绩100.50)
考试总分:207.50(最低录取分数226.00)
录取与否:不录取
这一年我改变考试方向,改选考大陆政策剑走偏锋。结果虽然在大陆政策一科取得了不错
的成绩,但由于东亚文化和大陆政策两科几乎没有共通点,导致复习时必须念两个完全不
同的科目,顾此失彼的结果就是东亚文化失常,再次落榜。
虽然最终没有录取,但该年度同时考取了政大图档所档案学组(正取一)和政大台史所(
备取五放弃递补),并注册政大图档所就读。
110年推甄
审查(50%):82.00(比例成绩41.00)
口试(30%):80.67(比例成绩24.20)
笔试(20%):52.00(比例成绩10.40)
考试总分:75.60(最低录取分数76.98)
录取与否:不录取
经过了两次考试落榜的血的教训后,我以为自己在考试这块并不在行,因此再次另辟蹊径
,改以推甄方式报考台大国发所乙组。今年的推甄取消了在校学业成绩的名次限制,并将
原本的8个招生名额改为15个。踌躇滿志的我特地向所上授课老师申请旁听,笔试科目选
择“东亚文化概论”,本以为这次稳操胜券,结果却以总分1.38分之差再次落马,与录取
失之交臂。
这次推甄虽然表定录取15人,但放榜时却只录取7人。尽管当时心有不甘,还一度跟老师
反应欲向招生委员会进行申诉,却被老师劝阻下来,并鼓励我报考二月的硕班考试。得知
我打算报名考试的学姐也伸出援手,借给我她去年的上榜用书,于明年二月再战考场。
110年考试
英文(B):32.00
东亚文化:91.00
东亚儒学:82.00
考试总分:205.00(最低录取分数152.00)
录取与否:正取一
*110年考试不加权
根据以往经验,台大国发所在推甄后若有剩余名额,大概率都会回流到考试名额里,不过
今年推甄毕竟剩余8个名额之多,且硕甄回流的名单通常都是放榜前一日公布,在录取名
额不确定的情况下也不敢掉以轻心,以争取挤进简章表定的13个名额为目标。在课堂上多
参与讨论和发问,回家后认真研读学姊借阅的书籍和自己上网找寻的资料。最终皇天不负
苦心人,终于不仅成功录取台大国发,且是以正取一的榜首录取,令我备感惊讶之余,也
感谢这一路上老师和学长姐们的提点。
四、准备方向:
1.英文:
不要问,问就是放生。
从上面列出历年来英文B的成绩应该就知道,在英文这科上我是不怎么准备的。由于110
年之前选考科目(东亚文化、东亚儒学和大陆政策)都有1.5倍加权,因此英文科占总成
绩的比例便被缩减;加之109年同时准备东亚文化和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的大陆政策,英文
自然便被“有意识地”忽略。而且比起临时恶补英文,东亚文化和东亚儒学更容易拿分。
2.东亚文化:
这科我一开始是和台师大东亚所的“汉学文化概论”一起准备的,主要参考书有台大黄俊
杰教授的《东亚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经典与理念:互动、转化与融合》,和韩国白永瑞教授
的《横观东亚:从核心现场重思东亚历史》。黄教授的书比较好懂且几乎每章都是考点,
至于白教授的书内容较艰涩,且多聚焦台湾和韩半岛之“核心现场”的研究,可以用来补
充。
而台大学姊给我推荐的一本是《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篇》,这本有将东亚
文化圈的前世今生有较为系统性的讲解,且对朝鲜大儒李退溪的四端七情说有十分深入的
论述,108和109年都有出题(偏偏就今年没出QQ)
此外我自己有买张昆将教授的《东亚视域中的“中华”意识》,与大地出版社的《100年
前的中日韩》系列三本,不过内容上就不那么重要,而且《中日韩》有些地方还有讹误之
处,当作补充也不无小补,有空可以看看。
3.东亚儒学:
这科真的是“大哉问”!建议读书时最好是以高中读国文课本的文言文的心态去念,只是
把论语孟子的注解换成日韩儒者的注解,而且每位儒者的思想内容必须分清楚:日本儒者
以“古学派”的考点最多,其中以山鹿素行、伊藤仁斋的古义学派和荻生徂徕的古文辞学
派为重;朝鲜儒者则以朱子学为宗,其核心思想大多不脱朱子学说,此外朱子学和阳明学
在朝鲜的争辩也可能列入考点。
书籍的话推荐台大出版中心出版、蔡振丰教授的《东亚朱子学的诠释与发展》、张昆将教
授的《阳明学在东亚:诠释、交流与行动》,以及同作者的《日本德川时代古学派之王道
政治论──以伊藤仁斋、荻生徂徕为中心》。
除了上述书籍外,虽然并非出题重点,但多少读一些如林罗山、藤原惺窝、太宰春台、山
崎闇斋、浅见纲斋和日本阳明学者等相关的书籍,在申论论述时会有帮助。
东亚儒学一科的题干常常会引用一段中国经典,或是日韩儒者的著作,并要你进行诠释及
论述。因此这科非常吃阅读量,自己本身的理解力也要够强,建议像我一样去课堂旁听会
比较进入状况。
五、结论:
最后我和各位分享一下这三年来的备考历程和想法。起初报考台大国发所乙组我是抱着一
种轻松的态度去应考的,因为近年版上都将台大国发形容成“有报有上”、“不用读多少
书都能上”、“洗台大学历的最佳选择”。可是经过四次考试(含推甄)的洗礼后我想跟
你们说: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当然我有恃无恐的原因,有一大部分是认为自己乃历史学本科专业出身,东亚文化还是东
亚历史基本上都已熟稔。然而真正到了考场后才会发现,“东亚文化”所包含的考点之多
面向之广,若不是108年落榜后进入台师大东亚系磨练了一年,我可能连念书的方向都找
不到。
至于东亚儒学的内容更是深奥。可以说申论题型是只要你掰得出来就有分数,可是这门考
科并不吃这套,会就是会不会也掰不出来,你硬掰跟不写的结果是差不多的,若不是在所
上旁听的过程中对日韩儒者及其思想内容有部分理解,并时常阅读四书五经等经典原文,
这门科目也是无从准备。只能说幸亏有老师和学长姐的帮助,加上吃一点文组的天赋,我
才能顺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