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UdIqQ4- ]
作者: cisbpmtw (cisbpmtw)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新闻] 疫情效应? 清大“生科系”考生暴增5倍
时间: Mon Apr 20 13:03:17 2020
1.媒体来源: 经济日报
2.记者署名: 李珣瑛
3.完整新闻标题: 疫情效应? 清大“生科系”考生暴增5倍
4.完整新闻内文: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19日举行109学年度大学个人申请第二阶段笔试及面试。推测受到新
冠病毒疫情影响,今年申请清华生科系的考生人数暴增至185人,达去年的5倍。出题教授
也将最新完成的新冠病毒研究改写为申请入学的笔试考题,与时事接轨。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江安世指出,为全面推动基础及临床医学的教学与研究,已正式
向教育部申请将生命科学院更名为“生命科学暨医学院”(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Medicine)。
申请清华生科人数创新高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109学年度预计招收47名学生,其中个人申请管道名额为29名,却涌
入185人报名,创下近年新高。生科系主任殷献生指出,今年申请的门槛提高为英文、数
学、自然3科前标,与阳明大学同列全国各大学生科系的最高门槛,申请人数仍暴增,且
不少为3科满级分的考生,明显与今年初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相关。
殷献生表示,个人申请经过第一阶段书审的筛选,共有71人进入二阶。为有效筛选,除了
团体面谈与即席测验,今年还首度增加了笔试。
新冠病毒高传染力成考题
昨天举办的笔试考题共有2题,其中一题由生科系教授王雯静、生物资讯与结构生物研究
所副教授苏士哲共同出题,取自他们即将刊登在《科学人》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要考
生阅读题目后回答“新冠病毒为何具有如此高的传染力?”
王雯静指出,新冠病毒只要SARS百分之一的病毒浓度就可以传播并感染宿主,且与人体细
胞的亲和力甚至达SARS病毒的20倍。其高传染力主要源自新冠病毒表面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进入人体后,会与人体细胞膜上的受体(ACE-2)
紧密地结合,且因其具有一段很特别的碱性胜肽序列,易被细胞表面的蛋白酶剪切,暴露
出融合胜肽,与细胞膜融合,之后即可进入细胞,进行大量病毒的复制,“只要转动钥匙
,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人体细胞,使得传染力大增。”
共同完成这项研究的苏士哲表示,笔试题除了考验学生能否从第一手研究判断新冠病毒具
高传染力的主因,也提供了新冠病毒与蝙蝠、穿山甲、人类的基因序列,请考生研判新型
冠状病毒中间宿主的特性,及哪些临床检验方法可行。
另一道笔试考题则是“头发为什么会变白?”出自清华生科系校友、美国哈佛医学院干细
胞及再生生物学系讲座副教授许雅捷今年1月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的论文。这项
研究发现压力影响交感神经,导致干细胞分化加速,毛囊内的黑色素干细胞来不及补充,
使得头发变白。
今年首开特殊选才管道
清华生科系今年并新增“特殊选才”入学管道,不看学测成绩,而是要发掘对生命科学有
兴趣及专才的高中毕业生。共有17人报名,最后录取3名。殷献生表示,面试时根据学生
提供资料提问,甚至也有请考生念一篇生命科学的研究原文,指出其中的生物意义。
今年生科系繁星管道也录取了6名学生,他们经过激烈竞争,从报名的74位考生中脱颖而
出。殷献生透露,其中一名学生在获录取通知后表示,她得知清华生科即将朝医学领域发
展,因此决定先来“卡位”。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多位教授参与了由中研院主导的防疫国家队及清大-国防医新冠肺炎
研究计画,投入包括疫苗及老药新用的研发。殷献生强调,清华生科的特色在于跨领域的
研究整合,如发展新冠病毒的快筛检测试剂或侦测仪,除需生医背景来判断要用病毒核酸
中哪一个片段来做测试,还需要工学知识来建立模组,提升传感器的准确度与灵敏度。清
华生科鼓励学生发展双专长,如能兼具理工、电机、资工学识,就能解决更多临床医学的
难题。
申请更名“生命科学暨医学院”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江安世指出,生科院目前共有二系一班五所。大学部现有生命科
学系、医学科学系、生科院学士班,未来将申设学士后医学系,并已通过清华校务会议,
正式向教育部申请更名为“生命科学暨医学院”。
江安世说,清华虽然还未成立医学系,但已有超过200位教师投入生医相关研究;在泰晤
士世界大学排名最新公布的2020年“临床医学领域”排名中,清华排名全球第230名,在
国内排名第4,且是没有医学系大学中的第一;“生命科学领域”排名全球第191名、国内
排名第一。
江安世表示,清华生命科学暨医学院的特色在于结合基础生医、临床医学及跨域创新生技
,未来将发展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研究,如研发高通量病原筛检、超解析生医影像、AI诊
断、新型疫苗等,培育下一世代所需的尖端生医人才。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60/4504748
6.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