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8心理所临床组考试心得

楼主: deleteee (迪里特)   2020-03-29 15:06:48
大纲
前言
背景 - [研究经验][校内成绩][临床相关经验]
考试成绩 - [成绩][108各校门槛]
笔试准备 - [大原则][补习?][原文书?中文书?][考古题][练笔][各科准备]
二阶 - [备审][口试(119&112口试问题/心得)]
考研心得&结语
附录 - [各年英文门槛][108年119英文选择题答案]
前言
标题没打错,我是去年的考生,只是去年的心得文写完之后一直尘封在资料夹里,还想着
要修改得更好,但最后就这样不了了之,看到近几年版上比较少准备心理所的心得文,所
以又把他挖出来,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另外阅读前有一些小提醒要注意,我准备考试的方向偏112&119,准备的时候就会发现这
间的考法、注重的点不太一样,所以我的准备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一间学校;另外,每个人
适合的读书方式也一定不一样,所以请小心服用,不要尽信,记得随时根据自己的状况做
调整。心得文长,如果有想看的部分可以直接善用大纲跳到你需要的部分!
背景
119心理系应届
[研究经验]
大二下开始跟发展LAB,大三下开始跟临床LAB;有做过发展领域的科技部大专生计画
[校内成绩]
总成绩班排大概2、30%(吧)(没去申请成绩单,凭印象),成绩很戏剧性,从大一大概
35/45,到大三拿了两个卷。
大部分考科都有底子,唯独心统是一片空白,只知道统计最表浅的意义,甚至还不一定正
确,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统计概念可言,所以准备考试时我花了很大部分的时间在救这科。
[临床相关经验]
最相关的是大三暑假去临床心理科见习一个月,另外有在国中接过认辅志工,带过心理营
的会心团体
考试成绩
考119、112、123、116
正取119、112,116过一阶没去面试
https://imgur.com/VvL2fod.jpg
[108各校一/二阶最低录取分数]
https://imgur.com/Ljtn6Lu.jpg
笔试准备
[大原则]
研究所的考试几乎是没有范围的,但也不可能每一本原文书都拿起来就嗑,所以我在准备上增加广度的方式是,不论是在
考古题、书上、网络上、任何地方,只要看到一个不懂观念的时候,就去把整个观念完整
地整理起来,避免看到观念的一部份就只记那个点,整个观念的其他部份很可能出成考题

[补习?]
要不要补习?补哪些科目?
我觉得要不要补习这个问题可以从了解自己的能力在哪开始思考,如果是本科生,对于考
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反而还会犹豫补习班教的会不会太简单的时候.就可以不要补。像
我一边觉得补习班教的一定不够,一边又担心没报会不会自己准备不起来,最后全部报了
,但除了心方以外的课程连讲义都没翻开过,真的是报心安的,超级浪费钱QQ
不过对于我有上课的心方的统计部分,确实是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对我来说补习的功用在
于快速地建立起我脑袋里统计知识的蓝图,然后再搭配我自己找其他统计书来看,有点像
省去从0到1的过程,但1-100还是要靠自己消化、加入其他内容并融会贯通、写题目,才
能在脑袋里扎实地盖好这栋房子。
所以要不要补习这件事,真的没有说一定要或一定不要,需要衡量自己的需求,也切记不
要完全依赖补习班,他是一个工具,如何使用取决于怎样对你可以发挥最大的帮助。
补习上课方式
暑假的时候不在台北所以上云端,开学后转面授,我觉得云端跟面授各有优缺,例如我算
是有毅力的人,不太会看不下去云端影片,所以对我来说云端影片就比较适合,因为不懂
的地方我可以马上倒回去重听,反而在上面授课之后就比较少回家再重看带子,不懂的地
方就飞过去了,也可以不用大老远跑去北车、可以自己跳影片进度(我甚至最后时间不够
就把测验跟实验的部分也跳掉没听),这些都让我可以省下更多时间来针对自己的弱科做
复习;但是面授班我觉得有一个很棒的是老师会点人回答问题,对课程内容的记忆满有帮
助。
就像前面说他是一个工具,要衡量自己的需求、毅力、时间,也不要因为缴了钱觉得浪费
就一定要把所有课都上/看完,学会弹性运用这个工具。
[原文书?中文书?]
我在看前人的心得时注意到大多都会推荐看原文书,我们学校的教授们上课时也总建议一
定要看原文,但我自认英文程度算是中~下,英文阅读速度不快,比起看中文容易分心,
所以大多科目采取中为主英为辅的方式,当遇到觉得中文书卡卡或是不够完整的时候去找
原文来看,但因为我很喜欢变态心理学,比较不会看一看分心,所以相反的采取英主中辅
的方式,这部分后面再详细说明。总而言之我并没有觉得原文或译本哪个比较好(对时间
有限的考试准备来说,但在没有压力的读书时,建议要看原文才更能确保知识的完整阿)
,重点是要了解观念和知识,不论用什么方式,只要能确实完整地吸收和理解知识都是ok
的。
[考古题]
有完整写完的是112&119五年考古题(好像不能算完整……119临床的衡鉴题硬著头皮乱写
,有写跟没写一样QQ)和中正的统计,中正的其他科只在考前几天瞄过并在脑袋里拟答,
116考前一晚才开始看题目(坏习惯小朋友不要模仿QQ)。
写考古题的方式是:计时自己写→(写不出来崩溃之后)开书查每一题的答案,同时整理
题目中出现的所有观念写成“考古题笔记”→近考试前一个月开始重写写过的112&119考
古题,不开书→写完第二次后看考古题笔记检讨。
考古题很重要!考古题真的很重要!!考古题真的超级无敌重要!!!
我本来想先完整念完一次书之后再开始写考古题,但是10月多跟学姊聊,学姊建议我没念
完也没关系,直接开始写。我发现早点开始写真的比较好,本来都会想复制高中考模拟考
的模式,念完再写才知道自己实力在哪,大概会考几分,但我现在也会建议大家直接写,
第一个是因为有些科目的考试内容真的很固定,例如112的认知还有112、119两校的测验
,直接先把会考的东西念起来可以省下时间去补其他科。第二个是每间学校的回答方向不
一样,例如119的心方跟中正的统计,如果只以概念为主的方式去准备统计的话,中正应
该会考很惨。第三个是考题可以拿来检验不足的部分,有时候即使看完一个东西,关起书
要写的时候却什么都写不出来,就可以马上再回去重读那个部分(不然整个读完再写发现
什么都写不出来的时候,要全部重看应该会很绝望吧QQQ)
[练笔]
我觉得报一间自己没那么想要的学校练笔很重要!毕竟大学好几年都没有体验过这种考试
紧张的气氛了,我第一间考中正题目一发下来真的是脑子一片空白然后手边在发抖,考完
之后就觉得大概没救XDDD,当下是想说算了反正这样就可以不用去嘉义了(喂),不过如
果中正是我很想去的学校,这种觉得自己没救的感觉一定会影响到之后的其他间,所以强
烈建议报一间没那么想去的学校来享受考试的紧张感!
第二是我考完中正的统计之后就发现“不要想着要写完,而是扎实的拿下会写的科目”,
我每题都想写好,可是每题都写一半就觉得阿可是另外一题也好多分数,就去写另外一题
(真的),听起来超荒谬,可是当下真的是慌成这样,考完中正之后就马上改变策略,想
著反正考上的人的分数也不是一百分!(看看我的119普心!26分!)
[各科准备]
英文:
虽然是119的但其实英文满烂的(指考60几的程度),所以其实满担心会因为英文被刷掉
,原本暑假的时后有稍微背高中的7000单,到开学后就放弃了,所以可以说是没有准备,
在考前一个月的时候稍微写了112、119各2~3年的考古,但写完觉得这科应该准备也没用
,还不如拜拜XD
变态/临床心理学:
[书单](依参考多寡由上而下排列)
Abnormal psychology 12e , Kring
变态心理学 3版 张本圣译(Kring 原著)
变态心理学 修订2版 徐俪瑜译(Kring 原著)
临床心理学 1版 游恒山译(Trull原著)
*变态心理学会同时参考三版跟二版的原因是,二版满多部分翻译怪怪的,但也有些部分
二版有三版没有,再加上中文二三版我都没有,是在图书馆借的,有时候被预约走了就不
能看了只好看另一个版本QQ。
[准备]
。7月→我七月去见习,每天回家都累的跟狗一样,所以整个月消失,后面几科的准备也
 都跳过七月,但强烈建议大家可以的话还是7月就开始准备,见习完后可以完全拿来读
 书的时间只剩一个月让我超焦虑的。
。8月→开始念原文的变态,唸完CH5~15(各疾病章节),跳过CH11(sexual disorder)
 ,这个时期的方式是把课本上详细内容用自己的话理解后做成笔记,但我英文真的满烂
 ,所以读得有点痛苦,但我觉得原文的变态真的能比较完整的传达原本的意思,所以还
 是会建议至少要完整地读过一次原文。
。10~12月→发现糟糕,都忘光了,开始用中文搭配之前的笔记和原文再复习一次,
 这次没有特别做笔记。
。11月~2月→开始写考古,112的选择题会先完整地写完再开始找答案,119的申论
 题让我卡住很久,就连看着书也觉得写不太出来,所以就先以选择题的部分为主,直到1
 月观念更完整了才真正动笔写申论题,太晚开始所以一直写到考前一两天还没写完。
。1月~2月→参考原文、笔记、中文,精简每个疾病章节,以“DSM准则、流行病学
 、病因、治疗”为架构做成一~两页的学习单(?),学习单的意思是我把上面的重点
 挖洞,逼自己背起来,重复写了2~3次,最后也只带着学习单去考场复习。但这边要特
 别注意的是,虽然我准备这科到最后浓缩剩下的只有这张学习单,但这上面的并不是变
 态心理学完整的知识,变态心理学的精髓是各个疾病背后的病理学,是因为比较完
 整的病理知识在8-12月准备的过程中都已经跑进我脑袋里,我才敢用学习单这样有点像
 心智图的方式呈现,方便我回忆起这边还有什么内容。
。临床心理学的部分只有在写考古题找答案时翻书,没有特别去读,游恒山的这本是
 学姊推荐适合考119用,名词解释有可能会在里面找到,如果有余裕的话建议还是要找一
 本临床心理学来看一次,多少有帮助。
*变态笔记例图:焦虑疾患的共同病因
https://imgur.com/xONY1mK.jpg
心理与教育统计:
[书单]
补习班的讲义(这边我不想打广告,如果真的有兴趣想知道我补哪间再站内问我)
心理与教育统计 林清山
心理与教育统计 黄琼蓉
Statistic method for psychology 8e ,Howell
[准备]
。4~6月→先看补习班去年的课、上春季班(如果有一些基础的话,建议先看中后段卡方
 、T-test后开始的课,因为我没有时间看完后面,但回归前面的部分春季班其实也会
 上到所以总共上了两次,ANOVA却一次都没上到)
。8月→开始跟着补习班的进度看课、交作业,我觉得作业对我帮助很大,可能是从我高
 中就满习惯去用刷题目的方式记得一个观念或公式,一开始不懂的地方会看黄琼蓉补
 充,到后来有些底子就改看林清山。
。10~1月→开始缓慢的写考古题,速率大概两周才产出一份,所以印象中只有交四份119
 的给老师改XD,写考古题的方式是倾向完整地把观念整理起来,而不是只回答问题,我
 觉得扎扎实实的写对我帮助很大!
。1~2月→开始重写考古题,这时就比较倾向在练作答的方式跟手感。
心理实验法:
[书单]
补习班的讲义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0th Ed.) (2015) Kantowitz, B. H.
Research methods, design, and Analysis. (12th Ed.) (2015) Christensen, L. B.
[准备]
心实我其实几乎没有时间碰,仗着自己待过LAB也做过大专生对于实验设计比较熟悉,补
习班的课也是听过而已没有复习。写考古题的时候会很认真翻书(主要参考书单那三本)
找到答案,基本上只特别念效度的部分而已,甚至连心理物理学都没有记起来,今年(
108)看到119的心实题目出现超多心物的时候简直要哭出来,推荐大家还是要念的完整一
点比较保险!但没有时间的话一定要记得效度的部分弄懂弄熟,然后可以从“怎么设计一
个实验”开始着手,设计途中会遇到的问题都是一个个重要观念,可以从考古题找实验设
计类的题目或自己天马行空的想,心实理论很枯燥,使用上其实很有趣,从实做开始切入
也可以更了解理论的精髓!
心理测验:
[书单]
心理测验 游恒山译(Gregory原著)
补习班的讲义
[准备]
这科我也是比较少碰,只练考古题,然后抓住测验编制、信度、效度三个大方向。建议的
念法和心实一样从实做着手,实际要编制一个测验需要哪些步骤?各种类型测验比较适用
那些信效度?遇到不懂的再随时去翻书了解理论。
写今年119的考题很像在回忆二下心测的实验课,考题就像当时自己编制测验时会遇到的
问题,如果有机会的话建议去修课或旁听(虽然实验课性质感觉比较难有旁听机会)。
普通心理学:
[书单]
普通心理学 洪光远译(Atkinson原著)
[准备]
如果119的考题延续107和108的模式的话(没错!109也是这样的模式!),只看这本真的
完全没用(而且我是跳着看没全看)。
这科真的考的很无助,我写到超烦就提早交卷,但大家还是要乖乖待着,或许会突然灵光
一闪,我在交卷前突然想起likelihood elaboration model是什么,真的是有如神助,本
来想成另外一个概念,还洋洋洒洒的写了十行,涂的超痛苦(立可带还没了,只能用立可
白涂,老师应该也看的很痛苦XD)。
这科考完看到同学的表情就感到很安慰,听说考超过20分的不到30个人XD
因为我也不算有准备好,只能试着给一些建议:
(1)注意理论的提出者,我因为不知道big5的提出者所以痛失十分QQ
(2)念原文书,这两年出了一些中文译本不一定会提到的理论
(3)不可以放弃,还是要准备,从题目的难易度来猜测,119的心方和临床高分群的分数
是相近的,所以分数差异就会在普心(我好几个同学只拿个位数分数QQ),如果能重来的
话,我会选择拿一本原文的普心好好看一次(不,还是不要重来好了)。
认知心理学:
[书单]
认知心理学7e 李宏镒译(Sternberg原著)
[准备]
。认知跟发展我最后才念,抱着看过就要记起来的决心念,但也因为时间不够可能念的没
 有很完整。
。12~2月→只读ch4~ch8,花一两天读完一章,把内容有架构的整理成一页A4,然后默背
 出来(一直重复默背直到可以完整写出来不会忘记任何一部份为止),对于写申论题很
 有帮助,可以根据架构着手答题,我几乎就是用自己笔记中的架构来回答大部分的问题
 ,可以节省一些作答时间来完整作答内容。
。1~2月→写考古题
 112的考题有一个重点是“双历程模式”,这部分我是考前GOOGLE学来的;记忆模式也
 很常成为考题,基本上有写考古题,把考古题涵盖的内容都记起来就不会太难发挥,也
 是我最后放掉发展拼这科的原因。
*认知心理学笔记例图
https://imgur.com/pXVHpWe.jpg
发展心理学:
[书单]
发展心理学 8e 张欣戊译(Shaffer原著)
[准备]
虽然待过发展lab,但因为lab能接触到的内容通常很侷限于老师的研究领域,我的发展并
没有太强,本来是有预计要地毯式念完的,但到11月还没开始念的我其实基本上是来不及
的(只有112考所以认发被我排到很后面顺位准备),这科的考古题又不像认知一样内容
很固定,所以我采取考古题写到哪个章节就去念那章,但其实效果满不好,看到考卷的时
候脑袋一片空白,如果可以重来我会改用认知那样的念法,整理成一张A4并全部背起来!
二阶
[备审]
我几乎是考完试就开始耍废,之前也没准备备审,我记得119礼拜二早上放一阶,我才冲
去老师的办公室问他愿不愿意帮我写推荐信跟讨论计划的方向,也因为很赶所以没有特别
准备两份针对112&119的备审,写完也几乎没有来得及给谁看,最后赶在死线前两三个小
时交,准备备审期间的专注度真的是前所未有,准备考试期间都没有那么认真,但真的很
痛苦,每天睁开眼就是在弄备审,睡觉也会梦到,真的是建议要好好提早准备。
112&119的备审字数限制都满严格的,119的重点是研究计画逻辑清楚,搞清楚自己使用的
每个变项的意义及为何使用,口试的问题都是从研究计画问,而且不限于你写到的部分,
会有延伸应用的问题。112的部分相对比较没那么重研究计画,感觉大致上是了解你想走
哪个领域,问题比较多会从自传的部分出。
我自己写自传的时候满苦恼的,因为我不想弄得很像在消费自己的生命经验,所以我着重
在从这些经验中学到什么,因为这些经验的影响让我想要做什么事,用这样的架构去写会
让我写起来比较不尴尬一点。
119除了规定的CV、研究计画、成绩单外,我就只附了一些见习跟活动参与证明,没有附
英文检定。
112跟119差不多,但112没有规定要研究计画,我怕献丑所以只有在自传里加入未来研究
方向,没有再附研究计画,另外应该还有附科技部大专生计画的计画书。
[口试]
口试前有请一位考试上的学姊和一位同学帮我模拟面试,实际上问题命中的不多,但是我
觉得多练习和减缓紧张感很有用。
112&119的服装都是穿条纹衬衫、黑紧裤加皮鞋,感觉衣着干净整洁就好,真的不必特地
穿套装或西装(我109年考试的同学没穿衬衫、穿布鞋也是正取了!)。两间都是坐着面
试。
[119口试]
119面试被问到的问题
杨主任:
五分钟自我介绍跟简述计划。(没有像112那样事先写在网站上供准备)
杨老师:
自我远离、放松训练跟自我沈浸的具体训练内容是什么?
文章提到满多焦虑特质,是笔误吗?
自我沉浸有没有可能造成受试者的更加负面(担心你IRB会不过)?
吴老师:
什么是忧郁特质,为何用BDI量表测量忧郁特质?
每天面对到的压力是什么?描述这个概念。
杨主任:
自我远离策略跟认知治疗的异同?
台政成会选哪个?(这边我是分析觉得哪个老师研究领域和内容可以对我未来想做的事有
助益)
所以你回答的意思是,你会选………?(好像要很明确的答案,但事后我同学说这是扮黑
脸,我是觉得杨主任完全没在凶阿好温柔XD,只是好难回答!)
(15分钟铃响)
许老师:如果你爸妈一定要你念台大怎么办,政大还有那个韩国瑜耶。
119面试心得
身为指考生的我以前从来没有面试过,面试前真的焦虑到不行,面119的早上一起床还害
怕到先哭了一轮才出门,很怕自己考试准备那么久全部毁于一旦,还好在果夫外面等时遇
到一个硕班学长,跟他乱聊的时候减轻了不少紧张感,谢谢学长!但进去一开口还是发现
,“阿,我的声音在抖XD”,我有先准备一些可能被问到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几乎没有
被问到(应该只有同时上其他学校要选哪间有准备到),但是我在回答的时候发现我准备
的回答其实可以套用到其他问题中,有点像是整个研究计划的精髓所以可以扯过去,建议
还是可以准备这类的回答,不然被问到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时脑袋真的是一片空白的(像是
吴老师的问题就是我没想过的),然后面试的时候真的要试着跟紧张的自己保持着距离
,试着去想,老师为什么想问我这个?老师想让我思考什么?回答不出来时可以试着用意
料之外的答案让老师笑出来(?),例如我当时还没有确定选哪间,所以建铭老师在重复
确认我到底会选哪间的时候我其实觉得很尴尬,但许老师问“阿要是妳爸妈叫你选台大怎
么办,政大还要当韩国瑜的学妹诶”的时候,我就灵机一动回答,我爸妈是韩粉阿(虽然
是事实QQ),这个回答也让老师们纷纷大笑救回尴尬的气氛。
[112口试]
112面试被问到的问题
(规定的五分钟自我介绍)
林老师:考了几间学校,会选哪个?
你的经验如何影响你的挫折忍耐力?
张老师:
Self-distancing可能运用,对于成人?
慢热的人怎么遇到危机处理的时候如何处置?
这样的研究主题会想跟哪个老师的LAB?
陈老师:
OO的事对你有什么影响(OO是写在自传里的经验,另外谢谢学姐的模拟面试问道这题
!)?
慢热的人在时间管理上表现如何?
112面试心得
112自我介绍的部分,因为我为119先准备3分钟自我介绍,112是119的加长版,但结果我
太紧张直接漏了一大段,所以四分钟不到就结束,让我意外的是老师的问题也不多,三个
老师互看了一下就直接提早结束,因为前面几个人时间几乎都超过拖到,所以我面试完直
接觉得阿应该是没救,想说老师应该对我没有兴趣QQ。
[考研心得&结语]
虽然我是本科系,但大学四年早就听闻临床组的难考,耳濡目染之下也就不太相信自己那
么烂还考的上,所以整个准备过程常常觉得很没动力,要准备的科目又多,渐渐就会被念
不完、考不上的焦虑淹没,而且研究所考试也没有什么模拟考,很容易怀疑自己现在这样
每天出现在图书馆到底有没有意义。我常常觉得这是耐力比赛,沉得住气念这半年书就有
机会考上,不过有时候真的很不想念的时候也可以放自己半天一天假,我记得有天好像刚
好是期中考周结束,前一天还很满的图书馆变超空,早上到空无一人的图书馆就觉得好累
喔,然后就坐在图书馆看了一整天的Youtube XD。或是念到很烦的时候就打开PTT把前人
的心得看过一轮,就会觉得“阿,这些人也都这么努力着走过来了,我不是一个人这么拼
命”的感觉,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目前的状态,是真的累了需要休息,还是纯粹想偷懒,学
会察觉自己的状态对未来念研究所或是工作也会很有帮助的。最后,考试的结果一定不会
让所有人都满意,即使准备了好久好久,也有可能被意外或运气等等的成分影响结果,在
准备面试的时候想起之前营队督导写的一句话让我稍微远离焦虑那么一点: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in the end. If it's not alright, it's not yet the end. 换个方
式想想,或许没上反而就不用走心理师这条累死人不偿命的路,而助人的路还有千百万种
可能,谢谢看到这边的你,祝你也能遇到适合的end!
心得一定多少有疏漏,如果有关考试或面试的准备还有任何想问的可以站内问我,希望或
多或少可以帮上你的忙:)!
附录
[各年英文门槛]
  108 107 106 105 104
119 57  65  59  ?  66
112 58   38  54  ?  56
[108 119英文选择题答案]
1-5 ABBDA 6-10 CBCDA 11-15 DCBAD 16-20 ACCBC
21-25 ADBAC 26-30 DBDDA 31-35 CABB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