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资工研究所正取心得

楼主: HsiuChuHung (小辣椒)   2020-03-25 15:44:04
(一)资工跨考成绩:
台大资工: 正2x 数学:83 计系:58 资演:33 英文:42
交大多工: 正取 数学:77 计系:44 资演:36
清大资工: 备2x 数学:74 计系:32
成大资工: 正2x 数学:70 计系:30 资演:76
中央资工: 正2x 数学:71 计系:68 资演:76.75
(二)考试动机:
大学就读台北科技大学电资学士班大一二不分系,大三大四分系后选择电子工程系,毕
业后对资讯工程领域较有兴趣,而报考资讯工程学系研究所就读。
(三)课程选择:
离散数学:数位 / 黄子嘉
线性代数:数位 / 黄子嘉
计算机组织:数位 / 张凡
作业系统:数位 / 洪逸
资料结构:面授 / 洪逸
算法:面授 / 林立宇
★负责 推荐:Vivian和Boy(北科负责人)
(四)准备方法:
a. 补习:
原因:不想自己啃书,有老师教且可以问问题,且整个大环境都很认真很拼,我觉得比较
适合我。
b. 教材:
i. 线代 + 离散:
老师教学方式轻松幽默,不管听再久都不会累,而考试重点都讲得非常清楚并且富有逻
辑,是很难得的数学老师,只要用心听以及勤加练习,没有底子的人都可以把线性代数及
离散数学学得很好,数学唯一推荐子嘉老师!建议笔记自己抄,练题目用子嘉课本和林伟
离散题库。
ii. 资料结构 + 算法:
按照洪逸老师的步调走,笔记读熟,题库班再刷题库即可。建议早一点准备,其他科目
都会用到资结的基础,有问题就要去问老师,被骂还是要问!
林立算法部分,算法的课本编辑得很完整并且重点清晰,其中还有收纳整理各年的历
届试题,皆有老师详细的解答,不只对考试有用,阅毕后甚至打了深厚的基础,终身受用
。老师的课程较短,但很精炼,准备考试上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有任何的数学问题都可
以问,老师人超好的!
iii. OS + 计组:
洪逸的笔记真的很好用,绝对要背得很熟,有问题的地方就看恐龙本,恐龙本一定要读

张凡的所有教材都跟着写一遍,尤其是最后的题库很好用,稳扎稳打就对了,考前可以自
己舍弃一些部分。
(五) 时间规划:
一天至少读8小时,不能早起没关系,但自己安排的进度绝对不要轻易落后,生活要规律

1~7月:
上课科目有线性代数,离散数学,计算机组织,资料结构每次上课完都会自己读一遍并写
课本里的考古题做练习加强印象(第一遍)
7~10月:
上课科目有算法,作业系统,一样每次上课完都会读一遍(第一遍)并同时复习线性代数
,离散数学,计算机组织,资料结构(第二遍)并保持还在上课科目的记忆新鲜
10~1月: 题库班开课,没上课的时间除了按照题库班的进度复习,第二遍还没结束的就
继续自己的进 度复习。并且开始刷考古题,写错的都检讨到会,并且记熟。
最后考前两个礼拜,题库班终于结束,此期间复习各科的重点精华,读第二遍时自己
有整理 一本数学和算法的浓缩物,考前都看那个。而作业系统,资料结构,我是看洪
逸上课笔记。计组用张凡的题库班讲义。
(六)心得:
准备考试的时间很漫长,必须有毅力保持自己的初衷,不轻言放弃。而可以适时的放松,
1~7月时我一个月玩五天,7~10月一个月两天,之后就一直冲到考试前完全没休息了。最
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战友,我们一起读书的有比我强的,跟他互相竞争很好玩,而且
会很兴奋想要让他也认同自己,一起讨论虽然可能偶尔会意见不合而发生口角,却会因此
而成长,从而看见自己的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一起上台大了,他甚至全部正取,他真
的很强!所以读书的时候有人可以切磋,真的非常重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