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代po)ICS组考试心得

楼主: Ink1028 (墨)   2020-03-23 14:47:02
本人要求代po
原文网址: https://www.dcard.tw/f/graduate_school/p/233317496?ref=ios
一、背景
高雄大学,系排约70左右,大学的时候基本上是能混就混型的。
二、成绩
中兴丁组:正取
中山己组:正取
中正芯片系统组:备取(在安全范围内)
成大戊组:正取
台联(大爆炸):中央备取(在安全范围内)
三、准备过程
#7月到9月
这时候大概是课程最紧凑的时候,当时我心里也很清楚,
所以我已经做好累死也没关系的准备,一个礼拜大概有三到四天都会有课,
至于其他的时间不是在图书馆不然就是在自修室,作息方面大概是晚上1.30之前睡,
早上9.00之前出现在图书馆,至于准备的方向,毕竟像我前面所说,
我大学时能混就混,所以基本上一点基础都没有,
我当时给自己的目标是将上课的内容全部搞懂,不能有一知半解的情况发生,
工数的话我课本上面的习题几乎是全部都做,
不懂的想办法找人问(因为我工数上的是数位班所以要问欧问题会比较麻烦
,我都是问一起准备的战友),电子学的话那时候我并没有做太多的题目,
我倾向于去把上课的内容自己重新推导一遍,
上完课在回家的路上在脑袋里从头到尾把大方向思考一遍,隔天白天唸书时在推导一次,
这样印象会超级深刻,虽然当时我这样做也觉得怕怕的,
但强哥说这样子做其实才是最好的,比起做了一堆题目,
不如把上课教的观念弄清楚才重要,至于计组,这算是我最差的一科,
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时,我真的差点后悔考ICS组,
基本上上课讲的东西我都要花很多时间来消化,但也因为我知道这真的是我的弱点,
所以我上课时非常非常的专注,像是打瞌睡这种事情我会不允许自己发生,
也因为这样子上课的内容,我记的很久,虽然也是会有发生读后面忘前面的情况发生,
但回去翻前面的内容时,记忆恢复的也很快,做法也和电子学大同小异,
也是在回家的路上回忆今天上课上了什么,有哪些大方向的观念,
隔天马上把东西在复习一遍,至于问问题方面张凡老师真的帮助我非常的多,
因为你去问他问题时他会将前面你没问的观念,一整套的重新讲一遍给你听,
这里并不是要吹捧谁,但以我第一次读这个科目的人来说真的帮助很大,
说出来也是给大家参考。
#9月到10月中
说实话暑假结束时,我也觉得真的够累的了,所以我当时就没有说一定要几点起床,
或是一定要几点出现在自修室里,但我会要求自己一天最少10小时是在读书,
那时候的作息大概是晚上2点左右睡觉隔天11.那边起床吃个午餐开始唸书,
唸到大约12点回家,每天都维持相同作息,读的内容,
我是安排自己将暑假时没有很熟或没有到很懂的东西拿出来想办法读懂,
读不懂问人,或问老师,然后我觉得问问题这方面真的很重要,
问别人的同时可以自己再将观念思考一遍,搞清楚你是哪里卡住了,
这样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真的非常的重要,
一昧的一直K书到最后只会觉得今天我到底读了什么,
这个时候工数我也把课本的习题大部分都写完了,
我就开始把第一本开始拿出来开始翻,不一定要动手写,
但我会在心中把流程想一次,如果卡住才会动笔,
工数这种东西真的不要因为觉得有些章节简单或自己会了,就都没有在碰它,
因为考试时常常会出基本的题型,好好把握才重要,难的题目有余力再来看,
先拿到能拿的才实在;电子方面我依然维持复习观念跟推导那些内容,
也开始会做一些题目,虽然一开始做的时候会很卡,是真的很卡,
卡到怀疑自己前两个月在干嘛,但熟悉做题目的感觉后就会突然海阔天空;
计组的话也是一样的方法,把课本上的观念一个一个仔细的再读过去,
然后把上课带过的题目不懂的,动手写一遍,写题目时都不要看到答案,
先去思考过后不清楚才会看详解,这个不管哪科都是,
因为考试的时候题目下面不会有详解,一步一步自己把他练的扎实,
考试的时候才能够顺顺的写出来。
#10月中到12月
这时我大概把之前教的内容复习了7~8成,题库班也开始上课,
这时候工数发下来的题目大概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多的,
看到那些题本时真的差一点找一个高一点的地方跳下去哈哈哈,但崩溃完后,
我还是认命的把题目乖乖的做完,不过不一定要全部每一题都做,
毕竟几乎都是考古题,相同或类似的题目重复率说实话很高,
这时自己清不清楚自己就很重要了,如果你真的懂了,那种的题型也有把握时,
真的可以跳过一些,说实话如果全做真的很浪费时间,
一开始的我也是采取有题目就杀光的策略,但时间真的会不够,
所以我后来就把那些感觉不会考的(出现机率很低,
或自己觉得考出来也不会写的)跳过,这些东西要自己评估,像我今年就把向量放掉,
复变读很熟,结果成大复变一题都没考,向量考了20分还15分,
但大方向年年出现的,不用考虑准备就对了,电子的话因为我是强哥的学生,
强哥开始每天会在他的fb上放题目,我都是边配早餐边写,
写完觉得不够就把台联的考古题拿出来写一份(我知道可能有的人没补习,
或不是强哥的学生,但这边只是想表达自己可以善用手边的资源,
认真准备对的起自己最重要),写完后,再好好将那些错的题目弄清楚,
我真的觉得与其做了一百题不如把十题自己不懂的弄懂,
然后不懂的回去翻课本,这样效果才会最大,计组的话就不用多说了,
真的是有读有分的科目,张凡他会将近几年考过的题目做成他上课的讲义,
然后开始带题目前,把暑假那些你学过的内容,再一次清清楚楚的交给你,
但我自己遇到的问题是,毕竟有些东西读了就忘,
所以我会在下一次上课前把他感觉这礼拜会复习或上到的章节再看一次,
上课时才会快速进入状况,也比较不会发生,节奏太快上课听不懂开始发呆的情况。
#12月到考前
这个时候会发现放弃的人很多,但自己也快撑不下去了,
毕竟要一直保持认真学习的状态真的很累,所以我开始把考古题拿出来写,
能读下书的时候就拼命的读,不能的时候就拼命写题目,不要让自己松懈太久,
耍废会上瘾,所以我在累都会逼自己到图书馆或是自修室,
在那边的心情跟状态跟在家是完全不同的,写考古题的帮助非常的大,我的做法是,
去把我要考的学校的考古印下来,至于印多少,要写多少年,
要看你自己的重点目标在哪,像我的话,我成大跟台联都各印10年,
中字辈5年,然后写完后把那些有错的章节拿出来读一遍,
也会看完详解后确认自己是真的不会或是粗心而错的,然后把详解收起来,
从头到尾把错的题目再做一遍,确保是真的懂了,
也可以顺顺的写出来。
对了,毕竟补习班会教你很多解法,或是速解之类的,
但不要因为学了比较快的方法就把其他方法给忘了,因为考试很多时候会指定做法,
而且考的通常是计算题,过程完整才会拿到应该拿到的分数,
所以我会建议自己练习的时候两个方法都练,我自己上分成写给改卷老师看的版本,
跟选择题版本。
然后这个时间就不要想太多了,好好的冲刺,想想自己前面都已经付出多少努力,
一定要有相对的回报,不能在这时候放弃,好好的撑到考试!
四、心得
这段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并不轻松,中途我也想过很多次要放弃,
或是想说不然我大学毕业随便找个工作稳定就好,何必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
但有时候现实会逼着自己低头,每当我这样想时,
我都会思考在学校时到底学了多少东西,但细思极恐,
什么也没学到,我的学校出去找工作,比起其他名校也是矮人一截,
并不是说一定要学历很好成就才会高,我想说的是,我觉得我大学虚度了很多时光,
那这次给我一个机会往上爬,让自己可以好好的找一个地方学好自己的专业,
我应该要好好把握,我不想让多年后的自己看不起当时的自己,想趁年轻时好好的拼。
我的目标当时是放在交大,虽然考出来落榜了,但我清楚的是比起我,
聪明努力的人一定多很多,那这次不行,以后要从别的地方赢回来,
这段时间真的需要感谢非常多人,
身边的朋友、女朋友还有家人甚至是老师都给我很大的鼓励,尤其是欧大亮老师,
当时上课讲了一句让我能好好的坚持到最后的话,
他说:我知道现在的你们会想很多,但这段时间你觉得你做的事情对的起自己最重要。
当时听到真的觉得很有道理,每当我快撑不下去时,都会回头想想,
我付出的努力不比别人少,那为什么我要放任自己在最后关头失败,
如果我现在去耍废,或是开始松懈了我一定会后悔一辈子,我当时也有读不下书的感觉,
我开始放任躺在家里拼命打游戏、看剧,但我后来发现这样的生活不是我要的,
我想要的是能够看到成绩的时候会感谢当时那么努力的自己,
而不是回头发现自己又回到大学时那个什么都不会又不肯好好努力的那个自己,
所以那个礼拜崩溃完之后还是任命的每天去自修室报到。
最后我想说的是,研究所这个考试,并不是在比谁更聪明,
而是谁能够稳住自己的心态和谁付出更多的努力,真的撑过了就是你的了,
不要去觉得那些上课或自己读一读、摸一摸就会的人很多,
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比不上他们,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一定很多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而且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你还有什么借口不去拼,
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要看到好结果一定相对困难!!!
———————————————————————
给正在思考是否该考试的你:
这时的自己一定徬徨迷惘,但可以给自己时间思考自己真的想要什么,
还有以后想过什么样子的生活,找工作时会不会因为这个学历被卡住了而怨恨,
如果想清楚了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但确定目标就好好的朝前面迈进,不要给自己有退后的余地。
———————————————————————
给正在准备考试的你:
我知道过程十分的难熬,但好好撑过去,世界会不一样的,
认认真真的的对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放任自己,努力冲刺,
你的努力会给你回报的,当你快受不了时,
好好的回忆当初那个决定考试的自己信念有多坚定,而且自己不比人家差,
有努力一定可以有好结果的!!!
补充:以上是我个人这段时间的心得,有问题也欢迎留言,
我以上有提到说我有寻求补习班的这个方法,不是倡导,我只是想老实的与各位分享,
我也觉得不一定要补习,自己付出多少的汗水才是真真切切的,
不要觉得有补习就赢了一截,这绝对不是,所以希望不要引战,谢谢各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