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代PO)109资工所心得

楼主: lishu1 (秋小风)   2020-03-17 21:13:46
(请朋友代PO的文章,因为从版上得到很多资讯,所以考完写了这篇心得文,希望也能帮
助到未来的考生们)
背景:
112理学院科系,非应届,毕业一段时间了,原本在做的是和理工完全无关的工作。去年
五月算是遇到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回头思考后觉得自己想要走的是CS相关的路,所以毅然
决然地报了补习班全科,并开始全心准备半年。大学时有修过一些CS相关的课(资结、演
算法、计算计组织),不过基本上过了已经一段时间,所以全忘光,除了算法我觉得以
前读懂对于现在重新看会比较容易上手。
成绩:
       数学  软件  硬件  英文 
台大资工   81   45   63   42   正取(最低正取167.8)
台大电机丙  90   80   35   56   正取(最低正取184.8)
交大资工   98   39   56       正取(最低正取169)
清大资工       83   33       正取(最低正取110)
准备过程:
6-10月
补习班上课+做课本后面的题目,上课的顺序是,线代、离散、资结一起轮流上,离散上
到第五章完、离散上到第八章完,就先停下来去上OS,等资结上完之后,再回去把线代和
离散后面的章节上完,计组大概10月底开始上(计组我是报云端所以一直觉得可以用电脑
慢慢赶课一直拖,没想到最后差点上不完...算是很不好的进度规划方式)。
一开始读得有点懒散,还给自己周休二日,六日两天整个放空完全不碰书,然后有时候一
天只上3小时的课而已,但是到10月底发现进度太慢了,所以开始比较认真,每天大约看
书或上课共6小时。
题目只有做数学两科(我自己读书的方式有点偏食,喜欢的科目可以一直读一直算,没兴
趣的看一小时就想换掉了QQ算是一个不太好的作法)在这段时间把离散ch1~ch6的题目全写
完,线代ch2~ch5的easy和medium全写完。
11月-12月
赶计组的进度,开始一周7天每天都出门读书,每天都花2-3小时上计组。其他科则是重头
读一次笔记复习,每天含上课的读书时间大约8-10小时。
1月
月初的时候满惨的,生了一场病还去医院吊点滴QQ各位考生考前一定要非常注意身体健康
!!大概躺了两个礼拜病床每天都昏昏沉沉,所以书完全读不了,也导致我的复习进度和计
组拖到1月中才结束。
之后开始写考古题,因为只报台清交所以只写这4个所的题目,写完马上订正+检讨,大概
3天写完一年份,一直持续写到正式考试上场,我写的年份顺序是106 105 104 103 107
108。考台大前两天读不太下书,就把线代和离散的笔记快速的重翻第三次。
各科准备方式:
因为研究所考试的目标不是要考100分,而是要赢过其他人,所以我认为把握自己擅长的
科目非常重要,但是弱科也绝对不可以全放,一定还是要有基础的概念。像我自认为的强
项是数学还有算法(但是考完告诉我并不,我的算法有够烂T_T),所以在这几科在做
题目时遇到就算很难的题目我还是会花很多时间去把他们搞懂,因为我觉得在拿手的科目
上,应该把握每一个得分的机会。而硬件是我很不擅长的科目,所以在做考古题那段时间
其实检讨没有特别仔细,太难的看不懂的题目也找不到答案我就会直接pasa了。
线性代数
黄子嘉老师上课的方式真的非常棒,我自己觉得很对理学院学生的胃口,他会把各种大大
小小的证明推倒和脉络都讲得非常清楚。虽然网络上有笔记,但我还是自己从头到尾一边
上课一边抄了一份,很重要的一点是,老师上课会把为什么要做这些东西的来龙去脉都解
释清楚,如果能抓到那些点把他们写下来,对于第二次重读复习的时候非常有用,会有一
种"整个融会贯通了~"的感觉。
前面四章比较偏向打底用的,尤其在向量那章,可以尽量用空间的具体图形去想,会比较
容易理解一点。第五章则是运用前面几章的概念去做出对角化这个很神奇的工具,读到这
边很重要的点是你必须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为什么要找特征方程式、为什么要找kernel
、为什么要做这些步骤,全部理解之后对后面第七章会非常的有用。
第六章Jordan form我自己只有上过课+翻过一次笔记而已,结果没想到台大今年竟然考出
来,幸好考得很基本,不然这章几乎是跳过...
第七章我觉得就是前面五章的应用而已,把前面读熟其实在上到这边的时候会觉得满容易
,照老师的顺序看下去会觉得一切都是非常理所当然。
第八章有点算是总整理,我觉得有一点点稍微需要记忆性,不过尽量靠着一边推导的方式
去记住各种不同矩阵的特性会比较容易记得,也要试着去记住那些脉络,例如为什么要找
normal矩阵?是为了找两个矩阵有相同的eigenvector的矩阵,再顺便记住为什么有normal
特性的矩阵会有相同的eigenvector。最后的应用SVD、虚反矩阵和二次式台大很常考,也
必须要读会。
离散
同样是上黄子嘉老师的课,不过这科我觉得比较吃一点数学的语感(?),我认为要抓数学
的感觉靠做大量的题目很有用,所以我把上册的所有题目都做完,准备到后期发现离散算
是我比较有把握的一科。
‧递回是每年必考的送分题,把各种题型的方法记熟就能拿到基本分,所以这章一定一定
要会。
‧生成函数这几年台大好像都有考到,这章我觉得只是看起来很复杂可是实际弄懂之后会
发现他其实最容易,而且生成函数在解排列组合的时候非常好用,做题目到后面很多排列
组合题目我懒得思考就会直接弄生成函数来解XD
‧排列组合就比较吃一点数学的直觉了,如我前面所说,可以靠做题目来抓到感觉,不过
必须记得做题目和订正时一定要自己花时间思考过,而不是看着答案来解释这是怎么排的
。因为排列组合常常同样题目有很多种作法,与其记答案怎么做,不如想一个自己容易想
出来的方法,即使自己的作法很丑不像解答这么漂亮俐落,但是只要答案对就可以了,而
考试时往往你能够写出来的也是比较丑的那种方法,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而不是去背答案怎么做。
剩下的部分我觉得比较难一点,图论很吃天份,只能靠多做题目来熟悉。然后我因为稍微
有点兴趣所以把群论那几章也读完了,很可惜没考出来XD这几章已经好几年没出现(电机
丙去年还是前年有出一题选择),时间有余裕或是有兴趣的话再来看吧,不过100年那附近
的台大资工还是有考过几次证明,也不能完全保证会不会跟Jordan form一样突然冒出来
。另外逻辑那章节很常考,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章节,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资料结构
应该是最没有难度的一科,需要的是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和理解各种结构还有做法。不同
tree的性质、spnning tree和shortest path的作法和复杂度一定要弄懂。个人认为投资
报酬率相对高的科目,有读题目考出来就一定会,变化不大,只要掌握基本的结构和概念
,通常即使是稍微有一点变化的题目也都不太需要想很久。但是最近几年台大和交大的资
演题型偏向把这科和算法混在一起考,资结比较像是做题目的基本辅助,算法不够熟
的话做题仍然会很卡,所以可能会有一种,读了资结但考试好像还是考不太出分数的感觉
。不过即使如此,资结还是最最基本的打底科目,一定要把这科读熟。
算法
考前朋友就一直跟我说算法投资报酬率很低,所以我原本都没什么准备。但是到11月上
完课之后勾起了以前修课的兴趣,就把补习班课本DP、图论和NPC的题目都看完(用看的不
是真的动笔,这样其实学的很不到位),考前一个月花了一点时间把台大资工到100年的演
算法考古题拿出来自虐,写出NPC的证明真的成就感满满呀。原本觉得自己应该能应付不
少题目了,结果最后交大和台大反而却考的很不理想QQ满灰心的...
这科对我来说考的就是临场的思考反应速度,背几乎是没有用的,如果像我这样半调子的
读法很容易摔车。真的要认真读的话,也许应该去翻原文书扎实的读完才对,不过大概会
很花时间,所以这科真的算是投资报酬率相对低的科目(不过台大去年的考题比较特别,
偏简单,和今年完全不同),反之如果你这科很强的话,大概能靠这一科就直接上榜了吧
,建议衡量一下自己的程度再考虑要投入多少时间。
另外特别提一下今年的台大考题,原本过去台大偏好的考法比较是,用较少但是深的题目
让你慢慢写出你的想法,不过从去年开始就可以稍微看出一点改变的端倪了,今年的题目
风格更是变的非常多,所以未来的考生们在准备台大算法的时候,策略可能需要调整了
。我自己是很不喜欢这种考法,今年做到后面时间非常吃紧,图论20分那题因为跟今年清
大题目提到的东西有点重叠,我竟然没仔细看完题目就赶著作答,导致我这20分完全搞错
题意最后应该是拿0分,考完重看一次题目真的很懊恼,因为我考前花了不少时间在图论
上,如果有仔细看完再动笔应该能拿到一些分数。还有最后一题的NPC证明,如果像我一
样是第一次遇到subset cover problem,会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但我写到最后一题的时
候时间剩不到10分钟,完全没办法好好的思考,只能很凌乱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上去,所以
最后出来的成绩也是惨不忍睹。
OS
我在开始准备考试前完全没有学过OS,纯靠补习班给的东西来考试,但是补习班老师讲解
的满细,可以学到不少东西,我自己是上完课+读过笔记就去考试,没特别做题目。今年
的清交硬件考的超级难,非本科系又没有去读原文书实在很难应付,反而是台大考的比较
平易近人一点点,但是往年也都是考的很跳。所以我的策略是记熟基本的东西,把握基本
分就好了,而最后考出来的分数也就真的很基本。
计算机组织
我自己本身很排斥这科...对硬件真的没什么兴趣,所以只有上完云端课,重翻一次上册
就直接去考试了。是需要一边理解加上一边背的科目,个人认为比较重点的章节是
pipeline和memory,一定要了解他们的原理和运作方式,还有题目常考的计算题问法也必
须要知道。但这章的实际内容真的非常多又广,做考古题就会发现补习班的内容远远不足
考试会考出来的范围,真的太多了,而且今年的情况就像上面说的,清交考超级难,非本
科系真的吃不消。不过还是必须要把课本基本的内容看熟,有多少基本分就拿多少。
建议与心得:
1.如果是自己准备的话,建议找个群组
考前2个月开始line群组就满常有人讨论问题,如果有时间的话我都会稍微看一下或参与
讨论,自己觉得这对于我复习各科内容满有帮助。因为大部分会被提出来的问题都不会是
很简单的基本题,稍微看一下等于帮自己复习那块内容,如果有忘记的话就顺手翻个笔记
复习一下。遇到稍微难一点的像是算法题,也能让自己练习一下思考难题,在讨论的过
程中也许还会发现自己以为会了其实是错误的观念,简单来说就是教学相长的概念。
过年期间自己一个人每天到咖啡厅读书的时候,看到群组在讨论题目也会觉得"不是只有
我一个人在努力"的感觉,读起来会比较有动力一点,所以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在准备考试
的话,加个群组我觉得满有帮助的。
2.考试策略
不同学校的考题风格差满多的(虽然同一所学校每年也不一定相同),在做考古题的时候应
该会稍微知道各所学校的风格,所以面对不同学校的题目要有一套自己觉得能考得高分的
策略来做题。
例如交大的题目通常都非常多,常常会做到考试结束前一刻才写完最后一题,而且这两年
的算法是不倒扣但是错一小题就整题错,所以一个题目你就算会99%,最后错了那1%,
拿的到分数跟会0%的人是一样的。让我重来一次的话,我应该会直接放弃两三大题我觉得
太难的题组,去专心在其他比较有把握的题目上,然后用剩余的时间去检查。我今年就是
硬把整份考卷做完,结果因为太赶而在简单题上粗心,难题也没全解出来,导致分数通通
都没拿到的惨况QQ
3.批踢踢上的资源很多(云端的笔记、云端考古题、grad_probask版的讨论),一定要善用
这些资源,会让读书的效率事半功倍,读不下书的话也可以来这边翻一下前人的心得,可
能会让自己更有动力继续读书。
4.跨考生考完试之后,千万不要太松懈,趁等放榜的那个月多看一些资工领域相关东西,
赶快了解自己未来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放榜后找教授会比较有目标,在跟老师面谈和回答
老师的问题时,也会比较知道该说什么。
5.最后希望每一个未来读到这边文章的大家都能考试顺利,考完也不是终点,真正的挑战
现在才开始,预祝每一个人研究生涯顺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