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一些感想

楼主: LuoShiWu   2019-11-19 08:06:41
大叔因为鼻塞起床了
咖啡还没起作用前先发发废文,然后再开始今天的工作
在台湾软件产业一直不是很强,但已经比以前好了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在台湾读书最好是念电机,如果将来要出国工作
最好是念资工系,因为资工系的产值高很多
但台湾一直抓不到软件的重点,我看到政府官员在解释“软件即服务”
就觉得完蛋了,官员无法看到真正的了解内涵,那么他分配金费一定是大撒币
而且一定撒错方向。
接下来更有趣了,业界说要更多资讯人才
教育部就来个每年资工系扩充10%,但“能将对资工系真正有兴趣”的送进来吗?
不然去到业界也是杂鱼
但想往软件发展的可以注意一下,或许这一波软件产业可以真的起来
因为产业觉得不靠软件很难维持获利
接下来谈6,000的部分,我觉得这笔钱根本不应该给
当然我是硕士生的时候也领过“不全额的6,000”,博士领6,000
我是有得领就领啦,不是那种清高的人
但大家真的是“研究”生吗?
大叔目前的确在做研究,只是大叔的研究不受重视
但你们当中多少人真的是“考试进来做研究的”?
以我们实验室来说,最近研二的同学越来越有主见
按我给的研究题目做研究,但没有按照我的研究步骤,跑出来的结果还可以
但就是不够好,离大叔的预期还有一段落差
明年三年期的计画要结案,今年要提新的计划案
我很喜欢研二的同学提自己的想法,然后看一下自己的想法会不会有好成果
研二生只有很困扰的时候才来找大叔,反倒是大叔常常去实验室骚扰他们
问看看有没有人要跟大叔聊一聊
但结果如果不够好要怎样结案?怎样申请新的计画?
所以研二做自己的研究,我也做自己的研究。实验室就双轨了
最后是研究题目方面
容易上的题目不一定有真正的价值
前一阵子实验室在看某个方向的成果
大致上就是软硬件的结合设计,但我不能讲得太细,大叔也怕得罪人
我们的成果刚好也能解决一样的问题,但完全不一样的研究方法
在那个很多人投入的研究方向上,最起码已经研究了十年
然后是学者们互相引用,把软件转换成“图学”问题然后再转到硬件
“图学”几乎都是NP-C,学者们就用各种方法去逼近最佳解
到还来还有人开发“产生图”的标准流程,让大家的方法可以互相比较
但就是“直接”产生图,而不是从软件转换成图
问题来了:我没有找到论文说明怎样把“软件”转换成“图学”
好像没有人关注怎样做“转换”,就是解“转换后”的图学
论文通常是给同个领域的人互相审查
所以审的人通常是认同这问题的人,然后。。。十年过去了
大叔的能力不是很好,但不想要浪费生命
科技部的计画给不给我,不完全看我目前的研究方法,而是看论文投稿情况
我也很担心今年的计画不会过,而且我的研究又很冷门
大叔偶而到台北开会,有些厂商会让我坐商务舱,他们的好意我心领了
我还是坐普通的客舱,但也只有我对厂商有价值时,才会有好的待遇
所以不想让自已太过于奢侈,厂商给我的经费不会一直都有
再次强调一次,我来这个版,主要是推广作业系统教材
如果有人可以不用领奖助学金(但如果计画有,我一定分给大家)
对作业系统有兴趣,可以来中正作业系统实验室互相切磋
我知道大家一定想知道我的研究在业界是怎样的情况
但我不能说太明,大叔真的很怕得罪人
比版上大多数人的第一年的年薪还高吧
大叔可以让研究生跟着大叔一起去拿业界的钱
但请吼二声给大叔听听看,如果真的超厉害,
其实也不用读研究所啦,对很多人来说
研究所只是大五、大六,外加一个有很多图表的专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