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交大电子乙c 正取心得

楼主: z22410105 (笨蛋)   2019-03-30 03:54:19
一、前言
113电工系应届毕业生,系排81%,推甄完全不考虑,大三前社团玩很疯,有许多人都说自
己很烂,但真的烂的应该没几个,我被当的科目一大堆:一下微积分被当,二上电子学被
当、微分方程退选,二下电磁学、讯号系统被当,三上重修电子学,三下重修电磁学(还
差点被二当= =),专题什么都没做出来(因为都在重修…),四上重修微分方程(考虑到要
考试所以才四上重修),因为已经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跟哪个教授了,所以就抱着破釜沉
舟的心只报台联(原本连中央都懒得填,因为没考上交大电子乙c的话我打算直接签博或去
工作了)。
手机排版+文笔烂请见谅。
二、考试结果
台联大
工数C:68(级分:67.2)
计组:60(级分:68.3)
交大电子乙C备审:82.97
中央电机电子备审:85
结果
交大电子乙C:正取 (加权总分:218.47)
中央电机电子:不分发(加权总分:220.50)
三、参考用书
微分方程:台大丁建均教授微分方程讲义、Element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Edward
Penny 6e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夺分宝典(上)(下) 高成 编著(跟系上学长买一大堆二手书,结果只
看了这两本,看的原因还是因为懒得去买书了)、Google大神
计算机组织:研究所讲重点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重点直击(上)(下) 张凡 编著
四、准备过程
升大四前我根本就不会微方跟线代,计组计结则是因为觉得有趣而修过课,但教授考试都
只考课本例题和作业,所以最后其实都在背题目和答案,根本就没学会多少东西,升大四
前因为一直都在还债,所以暑假7月才开始自己准备。暑假期间每天早上都去游泳半小时1
公里练体力,建议大家也要多运动,或许会有帮助的。
另外暑假我自己想跟的教授有请114的博士生来免费开机器学习的课,因此花蛮多时间在
那上面,最后变成一天大概只读2~3小时的微方。
9月开学后,因为学分数很紧绷的关系所以多修了VLSI、生物课和两门音乐通识课,三不
五时就要听有的没的音乐、歌剧、大小考和画layout(我很龟毛,layout都花超级多时间o
ptimize想办法要拿高分),变成每天只读1~2小时的微方而已(其他有些时间被我拿去吃饭
看影片打电动了…)。
11月后发觉快要准备不完了才把之前读微方的时间拿来读计组计结,直到1月把VLSI的Fin
al project画完才有比较多的时间读书(大概每天多花2~3小时读线代)。
考前大约10天左右把所有的科目都拿出来做最后一次复习并将重点整理成笔记,考前4天
每天写一份104~107年台联大的历届,现在觉得有点晚开始写,如果早一点写的话就可以
知道往常的出题方向和形式,这样准备起来或许能更得心应手,另外考试建议就是要把握
基本分,基本分都稳稳拿到各科就有H0了。
五、各科要点
#微分方程
暑假两个月看丁建均教授OCW把微方从头到尾学完,有不懂的地方就重看、翻原文书到懂
为止;开学后跟着学校上课进度,有忘记的东西就去问教授或是回去看OCW,这边要强调
:不要怕问教授很丢脸,只要敢去问,教授都是愿意回答的!学期末后离考试大概还有一
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始复习各个章节的公式要怎么使用并将方法做笔记记起来。
虽然说实话傅立叶转换后面的东西我根本就没学好也几乎不会算,但仍旧因为有印象的关
系最后3题完全没算就拿了11分,可见观念清楚有多重要。
台联的微方比较像是要鉴别实力强弱的部分,考试花70分钟以上的时间都还是算不完(当
然还是有厉害的高手可以拿高分),因此有些题目计算量看起来非常繁杂的话可以看看选
项有没有考观念性的东西可以直接选或排除(像是傅立叶sin或cos的a或b=0之类的),又或
者就直接放弃把时间投资在别题或拿去检查了。
#线性代数
1月初考前大约40天开始读,到考前10天左右读完。虽然台联工数C已经好几年都考选择不
考手写了,但线代每个定理的证明我还是都会看到懂为止,如此一来才可以对他印象深刻
,那些大大小小的定理,看过之后我就会记下来整理成笔记以利之后复习(翻书还要花时
间找,有时候还找不到)。
因为没有老师授课或看ocw,所以书上有些东西看完还是不懂,这边推荐一个很棒的部落
格—“线代启示录”,里面有提到很多性质并解释的很清楚,自读的话可谓不可或缺!
台联的工数c线性代数几乎都考观念而已,有计算也不会太复杂,考试时大概只会花30分
钟的时间写而已,算是必须要想办法把握的基本分了。
另外,由于线代有蛮多陷阱,不像微方一板一眼的,所以建议比较接近考试的时候再开始
准备,这样印象才深刻。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十二月中开始读,大概花一个月的时间读完第一遍,然后再花一个月的时间读第二遍并将
重点和第一次读完却忘记的东西做笔记。计组我觉得就像历史,都在讲各个硬件架构是怎
么发展的,但又不像历史一样需要背诵,只要理解公式的由来就会知道要怎么算了。
计组基本上公式都很简单,每年只会考1~2题有变化的题目需要特别去理解题意,除此之
外没有什么太难的东西,是很好拿分的一个科目(考试时我看到cache那题的(c)(d)好像要
花很多时间,就直接放掉拿去检查其他题目了, 如果有写的话应该会更高分才是)。
六,题目练习
我个人倾向重质不重量,所以每科的题目都没有练很多,微方看原文书的题目大概每章50
题,线代看夺分宝典里的题目大概每章70题(很多题目都很刁钻,我觉得偏浮夸),计组看
讲重点里每个章节后面的题目大概每章50题。
考试不是在比谁读过的比较多,是在比谁记得的比较多,所以到了冲刺阶段有写错的题目
要尽量弄懂,我是考前才开始写历届的,有发觉自己太晚熟悉考试题型,还好没因为不熟
练而失手,建议开始读之前可以先看看前一两年的题目,这样对每章节要练习哪些题目也
会比较有底。
自读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会抓重点,建议可以换个思考方向想,如果你是出题教授,你会想
出什么题目,如此一来对出题方向有底后就能找对应的题目来练习。
但必须实话说,最后我觉得我写的题目太少了,算题目的速度蛮慢的,建议大家可以多写
一些题目,这样应该会更恰当。
七、心得
历届虽然值得参考,但作为考试生,考试范围内的东西都是重点,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
态读书,才不会因为出题方向或方式突然改变而失手落榜。
考试的另一个重点是要有适当的休息,我一天睡觉11~12个小时,读书的时间大概4~5个小
时,吃饭看影片3~4小时,打电动3~4个小时。我每天都让自己有抒发压力的时间,因为如
果休息不够,一直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读书反而效率会变差、事倍功半。
另外,亲朋好友的支持与不看好都能带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支持我们的人能让我们有信心
来面对并不畏惧考试(考试时心态千万不能害怕,如果对自己没信心、写出来的答案连自
己都怀疑,几乎就等于不会考好了),有要一起考试的战友互相勉励并告诉彼此要一起努
力然后一起上榜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不要膨胀…);而那些不支持我们的人,则可以在
我们读累了或耍废偷懒有点久了的时候让我们想起自己该继续奋斗来证明那些人是错的。
还有,害怕别人比自己厉害,自己好像读不赢人的时候,才会是自己最认真的时候,因为
你有压力、会害怕考输别人,所以会加倍认真的读(考前几天我都一直处在这种状态,同
学跟室友都快受不了XD)。
另外小小os一下:常常听有些人说备审教授会先看校名、%数、有没有被当过或退选过、
专题做了什么,但其实教授最先看到的是考试成绩呀,备审的分数都是考试成绩出来后他
们才开会讨论的,考试成绩不好备审自然就不会高分了,所以在校成绩差的人千万不要气
馁,只要够努力还是能有好结果的。
最后我必须强调,读书的重点不是自己读了多久时间、写了多少题目、看了多少书,而是
自己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专心致志、写的题目有没有真的融会贯通,看的书有没有掌握每个
细节,套用高中老师的名言:“把基本功练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这篇文可以帮助要准备考研究所的人,尤其是没打算补习要自读的人,可以因为这篇
文而建立信心、奋发向上,只要不跟我一样花有点多时间在看影片打电动上,肯定能有更
好的成绩,预祝金榜题名。
啊还有,修IC Lab又要编一堆舞出一堆表演的人是没有在睡觉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