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固态组重考心得

楼主: ylun73 (阿伦)   2019-03-29 21:15:12
(朋友无PTT帐号,代Po)
一、前言与背景
小弟毕业于北部私立大学电机系(系排40%左右)重考生,第一年准备时间不太充足而决定重考,从四月开始准备,以下为个人观点,写重考这一年的心得,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找适合自己方式比较重要,文略长慎入。
二、成绩
中央电机固态组:正取
工数:77 / 电子:54 / 固态:87
中山电机甲:正取
工数:22 / 电子:65 / 固态:47
南交:光电备1X、影像正取
工数:80 / 电子:62
成大:微电、奈米 备取个位数
工数:55 / 电子:48 / 固态:65
台联:清大电子正取
工数C:55 (级分:60.0) H0:64
电子:70 (级分:67.8) H0:65
固态:77 (级分:81.3) H0:48
最后选择清大电子,其他学校均会放弃
三、老师选择
微方:喻超凡
矩阵:喻超凡
复变:喻超凡
线代:程隽
电子:柯名阳(超哥)
固态:柯名阳(超哥)
建议听看看不同老师的教法,
工数尽量先上过不同老师的课程,
比较过后再找自己适合的。
四、准备历程
(一)4月~6月
(进度:线代、微方积分部分)
(1)线代:
这是我第一次上程隽老师的课,最一开始不太能适应,仔细且整套思考脉络清晰,每次上完课后隔天把笔记重新整理一次,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对于观念反复的推敲思考,这对于其他科目都有影响,一直到考试之前都是用自己整理的这本笔记复习线性代数,在4~6月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碰线代。
(2)微方:
今年第一次上喻超凡老师的课,按照去年我个人对微方的认识,一般的崩溃方式分成观念型跟微积分型,所以在春季的时间微方碰到一阶ODE而已,喻老师工数翻转教室的准备知识我觉得帮助不小,一直到考试前常常碰到朋友问关于部分分式或积分技巧等等,都是在时候建立起来。
(3)其他:
开始准备重考前,检讨自己以前的读书方法心态设定成一张白纸重新学过,留下的只有科目章节的框架,避免过去没学好的观念混淆,更有脉络把科目学好。
我今年上课的方式几乎都是速写笔记(包括云端),我觉得上课光是要把老师讲的话纪录并吸收已经来不及,而且很多重点都在老师口述,板书辅助,所以上课的时候我都是在输入及内化,隔天再找时间把内容重新咀嚼一次输出在笔记纸上。
养成运动的习惯,暑假之后几乎没有时间可以休息,这段时间慢慢提高自己的体力跟精神力,4~6月准备的内容并不算多而且都在云端比较没有压力,主要都在抓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跟为了暑假做准备。
(二)7月~8月
(进度:电子、工数、固态)
(1)电子:
电子学是我念来最有心得的一个科目,从暑期班开始重新上一次,把去年抄的笔记整本丢掉更新一遍,我觉得如果我今年只用看还是会有一些盲区一直被自己忽略,所以我才选择重新整理一次,大推上课着重在超哥口述的内容上面,听懂他想要讲的地方会很连贯整个电子学观念,上课完若隔天没有课就把笔记整理起来,直到暑假结束都采这个模式。
电子学另一个重点我觉得在小考上面,考场上很容易出现脑袋空白的时候,而小考很适合模拟出考场上的感觉,如何把学到的观念套到题目上,把想到的关系整理在答案纸上,在暑假跟朋友针对这几题讨论观念效果很好,不用大量做题目,但要知道这题要问的重点。
(2)工数(微方、线代、矩向复):
选择喻老师的原因,讲义整体上编排很完整,上课把重点划一划,这是我没有另外做一本笔记的科目,而且有勘误表且答案用电脑跑出来的,在考生心态建立上很放心,上课完有时间会写后面只有简答的题目,用途跟电子学小考意思一样(但暑假真的没有时间写,只有挑重点章节写),暑假的时候我也有上线代,个人认为没有很适合我,就不另外说明。
(3)固态:
固态跟电子两边超哥都会帮你兼顾好,准备起来算是最轻松的一个科目,从考试结果来看今年在固态上也拉到不少分数,暑假优先把固态骨干抓到就去准备其他科目,小考跟电子学一样,多去培养面对题目如何下笔,碰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问助教,助教超认真推个。
(4)其他:
暑假真的是很煎熬的两个月,除了上不完的课,还有每天来回通车共两个小时,常常早上七点多出门回到家都晚上十二点,隔天再重复一样的行程,还要找时间整理笔记跟写题目,尽量让自己活下去。
上课前把上次内容扫过一次再上课,中途下课如果有不懂就问同学、助教、老师,另外感谢补习班坐我旁边的人,最常下课被我问问题坐我隔壁的人。
(三)9月~10月初
(进度:拉式、矩阵、固态)
暑班的课差不多这时候结束,在题库班开课前把不熟的观念跟题型弄懂。
电子学在开课前就把笔记翻熟。
微方我觉得我拉式怎么学都学不好(朋友都说很简单QQ),我花了近一个月都在写拉式的题目,其他时间写矩阵题目练熟。
固态的部分在暑假抓到脉络后,这两个月开始细读固态讲义的内容整理成额外的笔记,把整本被画的花花绿绿的讲义整理成每章3~5张A4纸左右。
(四)10月~12月
题库班、进阶班都在这个时候开课
(1)工数:
跟着老师进度走把课上完,把每周老师讲的题目勾一勾看一看,尽量都在上完课隔天翻完,几乎每周我都会把前两本讲义(ODE.拉式.傅立叶)找题目出来写,把基本分数都稳固住再唸其他比较难的单元。
(2)电子:
礼拜四题库班上课后,礼拜五早上我会把上课的题目都算一次,上课方式一样只有速写一些观念,自己写题目的时候我会看完题目,只节录题目的参数跟电路图,过程尽可能的保持清晰,电子学题库班的计算过程我有留下来,加速之后复习的时间。
礼拜日进阶班上课后,隔天礼拜一早上下午把进阶的观念重新输出成笔记,进阶班超哥直接带你把观念都复习节省很多时间,观念一转前后章节连通。
(3)固态:
我从这时候才开始写讲义后面的题目,写法跟电子学一样,抓题目想要讲的参数节录下来,过程尽量写得清晰,能带图之类的图形多练习,前后大概不到一个月左右讲义题目就能写完,剩下时间都在翻自己整理的笔记。
(4)其他:
这段时间除了电子、固态补习及隔天整理笔记的时间外,不得不推超哥在这两科上省下不少时间,其他时间都在熟练工数。
我的读书习惯是讲求精神状态,一次图书馆唸书时间抓三个小时左右,一天大概就唸两次,这段时间会很专注,回家就睡觉,晚上睡前在手机便条纪录今天唸的科目章节,隔天早上起床再看昨天唸了哪些使记忆连续。
还要感谢这段时间愿意跟我一起讨论问题的战友们,不管是实验室的学弟妹或补习班认识的朋友等等,如果暑假的重点是说服自己,这段时间就是用来说服别人或修正自己观念。
(五)1月~2月
我从一月才开始写大部分的考古题。
工数我写近三年的考古题,更早以前的题目我只看题目,训练自己看到题目的想法。
电子学就跟着进阶班解跟着听,解题重心我放在台联跟成大近三年,其他学校的难题都会和朋友讨论。
固态是我考古题写得最彻底的一个科目,五间三年都有认真写完,跟朋友写完交换答案卷,看哪边有写不一样的。
这时考生的心态不能崩,撑到最后才会是你的,从中央中山考完到台联之前,这段时间我几乎是看不下书,有些分数都是靠朋友讨论才复习到,我会建议找人一起唸书,不过就看个人习惯。
五、心得
这一年一路碰到许多人的帮助,感谢我的家人支持我,感谢友人庚提供住宿地方,感谢Andy交换对考古题的答案,感谢超哥提点读书方向解惑,感谢一起重考的同学、实验室的学弟妹、这年问过我问题的补习班同学......。
祝福明年考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