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没补习非本科跨考清大电机丙正取心得

楼主: ss669568123 (minusleft)   2019-03-27 13:34:24
大家好,打这篇并不是想表达自己有多厉害。而是想鼓励有想要跨考,但家境相对比较不
好或是有其他因素没办法补习的人。
以及我想表达一些我的看法,
所以还请大家手下留情。
一、背景
应届116机械系,系排65%的标准学渣,大一还曾经被二一一次。
因为对机械的东西完全没兴趣,所以当初就决定不念机械研究所。
不过因缘际会下接触到有关电类这方面的东西,且综合其他因素就决定报考这科。
二、成绩
电子学 70 (级分67.8)
工数B 55 (级分61)
清大电机丙 正取 书审 76.33
(其他备取及不录取我就不放了)
我没有做专题,相关科目就只有基本的电子学和要考的线性代数以及机率。
然后其实我算是有点策略的准备,因为我要的科系只要考两科,准备上只要准备三科就好
(机率、线代、电子学)。
因此相对其他准备四科的人轻松很多。
三、各科准备
1.电子学
这科我的主力是靠交大开放式课程陈振芳老师的电子学(一)(二)(三)
准备方式就像学校上课一样跟着抄老师上课的笔记。
不得不说老师教得真的很好,就算有些地方听不懂,只要倒回去多听几次基本上都没什么
问题。
再来我还有买林昀的微电子学,台联大的范围只需要一到四册就可以。
但是我这主要是参考,有比较细节的地方才会去翻来看。
还有吴定中的电子学经典题型解析(1)(2),这本题目很多,但有些解答有错误所以自己要
有能力辨别错误。我只做1和2颗星的。
最后就是去外系修相关科目。
因为机械系系上只有一门电子学必修,而且教得很简单,所以去外系修课其实是很棒的。
等于是你又再听一次内容而且期中期末的考试可以帮助你检视自己的学习成效。
准备期中期末考的时候就是一直做电子学经典题型解析。
而且从不同上课老师的观点来看,会对电子学有更深的体悟。
除此之外,去外系修课还可以拿到毕业所需要的学分。等于是我在准备研究所考试的同时
也在兼顾我的毕业学分。
2.线性代数
这科我有买交大出版的周志成老师的线性代数。
周老师讲的也很棒,完全把观念清楚的厘清。
但是范围对台联不够,所以我还多听了清大赵启超和交大庄重的开放式课程,一样就是跟
著听然后抄笔记。
赵启超的我全听完但庄重的太数学系了,所以我只挑部分来听。
再来练习题目的部分就是做黄子嘉那两本,内容我比较没看,我都在做题目。
最后一样就是修外系的课,优点就跟上面电子学部分讲得一样。
有学分也能准备考试。
3.机率与统计
这科我比较没什么心得,因为这科的开放式课程很少,大概只有之前台大叶丙成老师的,
所以我也就加减听。但他讲得很基本,所以我的主力放在外系修课的时候认真听。
然后我有额外买之前一个台大通讯榜首准备的笔记,这本真的不错,会考的都帮你整理好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爬文参考。
四、最后冲刺阶段到考试当天
最后冲刺阶段我都只做考古题,尤其是电子学的考古题我做了十年份,每年都做了三遍以
上。
有些人会觉得做那么多遍又没用,都是同样的题目根本没思考到。
但我自己是觉得很有用,因为我做完检讨的时候我会去想这题在考什么观念。我如何从题
目给的条件去联想到要用什么观念,这些我觉得很重要。
而且因为一直做题目,所以可以让计算的错误率降低。
五、总结与心得
老实说我们家经济并没有困难。
但是因为我出生在比较乡下的地方,所以我看过很多家境很不好,从小就得帮忙父母摆摊
做生意,或是得半工半读当服务生,去超商打工的人。
这些人有赚过钱知道赚钱的辛苦,所以对于金钱的使用会更加的谨慎。
相比之下我认识的部分大学生(我是说部分),甚至会瞧不起超商店员、服务生,或是说出
拿钱丢脏脏的工人这种话(他不是开玩笑是很认真的说)。
但他们完全没想过自己是多么幸福,身在一个能有钱供自己念大学,甚至额外拿出四万多
补习费的家庭。他们完全不知道赚钱有多辛苦。
而身为一个已经21、22成年人的我,我实在没有脸去跟父母讨补习费。毕竟都已经成年了
,父母现在还提供我基本的生活费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我自己有在接家教打工,因此我决定不靠父母自己准备。上述我有提到的教材都是花我自
己家教赚的钱买来的。
最后我不是想要表达我很厉害,或是批评谁。毕竟补习的确也是有好处,像是不用自己准
备题目,也不用担心考古题答案什么之类的。
而且我相信一定也有部分大学生不会有上述那些不好的想法。
我希望我们这些握有最多资源的大学生,能够有同理心,不要只看表象或是凭著自己会唸
书很厉害就瞧不起其他人。
各行各业的人都是很辛苦且值得尊敬的啊!
谢谢大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