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AfterPhD 看板 #1SDh6d6R ]
作者: guare (瓜籽) 看板: AfterPhD
标题: Re: [问题] 指导教授与学生的关系
时间: Thu Jan 10 10:44:51 2019
简单来讲就是要看学生。教授自己的风格和习惯当然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我不知道
有没有所谓的“典型”,纯粹就是个人经验分享。
※ 引述《hoptial (POI_哲)》之铭言:
: 版大们好,第一次在这里发文
: 我想在这版上的人大多应该都是教授
: 我只是曾经念过一年硕士的中辍生
: 好奇想问各位对于指导学生的看法是如何
: 我大概讲一下两个极端的例子
: 一种是指导教授手把手的指导学生让他一步一步的达到要求(举凡从题目的发想到实验过
: 程)
我指导过吊车尾考试进来的硕士生。因为我当时是系主任,所以知道他所有考科的分数。
简单来说,在敝所这样不算热门的领域,吊车尾进来的学生程度相当可怕,最重要的方法
学那科统计大概只有个位数。进来之后也不太清楚状况,研究生还跟大学时一样去饮料店
打工那样。所以我对他的指导最后就像是这边所形容的“手把手”一点一点教到毕业。不
过他相当争气,运气也是不差,最后的实验结果我还可以发表。
我的结论是,在一个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可以做出贡献。如何运用他的贡献,要看领导人
的智慧。
: 一种则是指导教授让学生自己去找自己的答案,自己则是看成品如何
: 第一种的话我自己是认为会失去念研究所的意义
: 第二种则是觉得这样子教授只像是负责帮我们看论文有没有大问题与负责找口委口试跟提
: 供实验环境,其他的感觉就像是没有教授也没差的样子
: 好奇各位教授怎么看待自己跟学生之间的互动
我也指导过好几位一进来就会自己做研究的学生。我的实验室目前最主要的两个研究议题
都是这样的学生带进来,而不是我自己开发出来的。真汗颜!
第一位这样的学生刚进硕士班的时候还没有展露出头角,我就像带其他学生一样带着他慢
慢从阅读文献开始做起。后来我们找到一个很有趣的题目,很有挑战性。但是试试三个月
之后就赶快认赔杀出,因为前景实在不乐观。后来我们偶然看到一篇论文是一个新的实验
方法,就让他自己试试看能否复制成功。一试之下就成了,然后我们在此基础上找新的题
目,一作之后就做了十多年。他从我这边拿到硕士之后,到了国外念博士,以及现在继续
做博士后都仍然做这个题目。这题目让我们两个人都钻研了十几年。
另外一位学生则光芒更早就外漏,刚考上还没注册就跑来要进我的实验室。一般在我们这
所硕士学生都先虚耗个一个学期甚至更久才找老师。我也是一样先和他一起阅读文献,三
个月不到他就找到一个陌生的新实验方法,我也是放手让他试试看。一试就灵,然后就顺
利的找到题目。实验运气也不错,成果符合预期能够顺利发表。
这两个例子都是学生能够独立,也可以自己找到新的方向与主题。但是题目以及实验设计
还是需要我一起发想。我的心得是,自主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灵感和冲击,但是学生毕竟
训练还是不足,完整的题目构思还是需要老师参与。不过教授这方面得提供足够的自由度
不要把学生的创意和新的想法压抑住。
结论: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指导方式。
心得:
这篇站在指导老师的角度来看研究生
所以心痛老斯是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