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研所相关的文章其实在版上不少,但大多还是高手同学的考试心得分享,
既然受惠于版上的文章,小弟也想试着回馈一些甄试心得。
简要背景:
119传播学院不分系转经济,双主修资管系
历年排名百分比:15%
甄试结果:
台大经研正取
准备过程:
由于降转,所以晚同龄人一届,但也算是有较多的时间探索并确定要继续修读研究所
我想若是于去年此刻甄试应该不会有机会有如此结果,所以甄试真的是可以一试的
在去年暑假确定要读研后,除了修完必修外,
加强计量、数统、线代也是这段时间最主要的工作
但这个时候的社团生活仍然很忙碌,并不算是全然冲GPA的高手同学
直到去年此时,历年排名约在25%左右,单一学期也有掉到50%的情形
最后成绩有努力拉回,算是十分幸运。
今年三月有一边补习张翔的统计以准备来年考试,五月申请自校的五年一贯,
暑假时准备推甄备审,除了担任老师的行政助理外没有其他实习或研究经历。
得益于系上老师的建议,我晓得自己的备审资料大约是在进台大经研一阶的边际上,
所以适当地凸显自己的特色对我而言变得比较重要,所以以下是非一般情形xD
我在备审中放入计量的学期报告,但题目本身很标新立异,
是透过panel data以DID Model衡量“陆客不来了”的效果
大意的话是若是有各个景点的特定地区旅客人次统计,且它是跨期的,
那这样的panel data可以透过difference in differece method估计出某个效果的大小,
我想要的这个效果既是2016年政党轮替后的,又是发生在以陆客为主的观光景点,
那这个效果就是我所称的“陆客不来了”的大小
或许这样的模型和题目真的有点莫名其妙,但我想我所凸出的地方是:
尽力表达我对经济学的兴趣、可以且想要运用经济学的工具了解各类议题,
甚至是表达我自己就是个兴趣与常人迥异的人,怪得有特色
备审资料则另外写了一篇更怪的计量题目,
是运用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字汇作为某个工具变量处理某个内生性问题
它其实漏洞百出,但表达了我想试着结合自身的兴趣(语言)与所学(经济学与计量)
也或许我是个比较爱胡思乱想且一本正经讲干话的人,
所以口试时意外地气氛满好的(自我感觉上),也没有什么空白的时间
自我介绍一分半,接着老师们的提问围绕在我的怪题目上
“这个语言的OOO要怎么样才能是个工具变量?”
“试着描述看看你所说的内生性问题在哪里?”等问题
其实自己被老师问到的问题并不多题,可能是回应的时间比较长所致
但大部分回答都有标准答案与开放答案两部分组成:
前者是计量课本可以回应的,关于内生性、工具变量的criteria等
但后半部分就是为什么我会这样想、这样用,是我的思考过程,
它合乎逻辑的地方在哪里,可能的问题又会是什么。
不得不说,五分钟的面试时间真的很短,我大约在回答第四题中途被老师提醒已经响铃
但自己讲得太开心而完全没有听到铃声。
走出试场的时候心情是很兴奋的,觉得自己表现得应该算是可以的,
不过随着等待放榜渐渐沈重起来,也一直想着自己的作法不是“稳健”的,
反而是有点走极端,毕竟题目跟报告都很ㄎㄧㄤ,结果应该会是大好或大坏xD
最后的结果是幸运的,也多少因为今年推甄台大经研的人数远不及前两年,
竞争对手是比较少的,机会也就大了一些。
也或许老师还算欣赏我这类怪人,口试成绩比书审高了不少。
想一试经研所的学弟妹,或许成绩是重中之重,
但若是成绩勉勉强强,社团参与又不若商管类能做为叙述重点,
对于经济的兴趣、就读动机的描述若能十足掌握,且清楚自身规划,
那甄试是个可以把握的机会
最后来个心得分享的小结:
1.GPA还是满重要的> <" 一阶应该还是有个门槛在(台大经研应该设在20%附近)
2.抓住自己占优势的地方,对我而言可能不是成绩与经历,而是爱胡思乱想的个性
3.台政经研都取消笔试了,对于比较担忧考试的人是很值得一试的
以上是一点心得分享,希望能对未来申请的学弟妹有一丝帮助
若是有哪里叙述得不清楚,或者有错误的地方,还请版友们不吝指正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