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听说资工所资应所礼拜五面试
因为年底我也很需要运气
想说来分享一下面试经验累积人品
先预祝各位考生都有好的结果
另外我怕被认出来所以有些能直接指认的细节我会省略哈哈
先讲一下我去年情况
我去年资工所/资应所两间都比书审录取门槛高没几个小数点
我刚刚本来想登录去年的甄试系统截图证明
无奈帐号已经被删除了
反正就是资工所81.00 我大概就81.xx 资应所同样情况
而最后结果是资工所差再10个左右的志愿序才备取到 但资应所有录取
考量到我书审几乎是吊车尾的等级
可以从结果想像我面试分数应该还算是满前段班的
所以我应该还算有点小资格聊聊面试
而且另一个结论是
面试分数的确很重要
无论你是书审高分怕搞砸 还是书审低分想逆转 这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其实也要考虑到要面试的人的书审分数最高是多少
因为如果书审分数打得很膨胀 让面试分数再高分也追不回来的那种膨胀
其实也有可能面试分数不够弥补这个分差)
1. 观念建立
我觉得很多考生没有搞清楚清大两所面试的用意
首先当你拿到书审分数之后 你应该就能深切的了解
基本上书审分数只跟成绩有关 顶多推荐信可能会帮忙
其他你任何的有帮助的经历都没有对书审分数有明显的拉抬
那这代表什么?你那些备审做假的吗?
不对 因为清大面试其实也不考白板题之类的 就是叫你自我介绍跟 Q&A
所以面试就可以想成是“给你时间解释你自己的备审给教授”
当然投影片还是要做 不能叫教授自己翻备审
所以第一阶段可以想成是系所办公室人员可能帮忙审查一些数字上的表现
但他们毕竟非相关人员
他们对于你的专题、实习、甚至 publication
都没有足够的背景了解说你到底多屌
但教授有 所以面试就是来做这件事的
而且这其中的另一层涵义也是
“你在书审的所有不利因素都已经无关了”
跟到外面找实习找工作一样 到了面试那关后
你的面试表现只取决于你当下面试的情况
所以成绩不好 书审不高的同学就别再纠结这些了
好好准备比较实在 (而且也的确有很大机会靠面试翻盘)
其实后来想想清大还满有心的 愿意给学生机会展现他们自己的潜力
而且大部分教授都很忙 确实是很有诚意愿意了解考生的安排
2. 准备
这一周毫无疑问地得先准备所有你能 Google 到的相关心得
主要是蒐集历届学长姐被问到的问题
其中像你为何念研究所?之后想跟哪个老师?等等的
这几乎都必考 一定得提前做功课
再来我认为投影片贵精简 毕竟你才三分钟自介 (内容顶多3-5页)
教授手上都会有一份你的 slides (去年是要自己印给教授)
所以比较书面的内容 你可以集中放一页很快讲过去就好
反而是你的专题 或是某段比较技术性的经历需要解释的
再花时间和页数讲 但也别太久
还有一点是 自介的结尾要介绍你的“中长期目标”
很多考生申请研所的真心理由真的只是
因为别人都在申请我也来 或是薪水比较高 啥的
如果你能在自介很专业地用你的中长期目标同时呈现出你对产业/学界的了解
像是你未来想成为的角色 职涯方向等等的
这样的热情很大机会能在面试超越别人的分数
(其实就是读书计画写的啦 但可能你当初没写那么好 这时候还能这样救)
以准备心法而言就是你大学四年对 Computer Science 的 committment
像上面我提到当初教授问我
“我看你已经有些新创实习的经历了,在新创工作其实不太需要硕士学历,
那我想知道为何你还想继续升学?”
我当初有准备好这题 而我给的答案是:
“我们一般人说的 R&D,也就是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而又以 Machine Learning 这块而言,产业界的发展和学术界的研究其实还是落差很大。
我对于新创的发展当然很有兴趣,但在经过我这些经历后我也了解到,
我还是需要培养一定水准的研究能力,才能专业的将研究所学用到职场上,
才能成为我未来在职涯上想扮演的角色。”
这段话我在这一年的经历后来看其实又有不同的体悟,
但当初那位教授很直接的表达他对我的答案满满意的(频频点头加上有说说的不错哈哈)
所以这样的答复也许就是一个展显你对产业和学界了解的方式
(不过我都打在这了 所以为了避免撞答案
你们肯定是不能讲这个
想一个能结合自身经历和兴趣的答案吧)
3. 清大资工
进去之后把印好的简报给教授就开始讲了
3分钟自介 2分钟Q&A 三位教授
我的配置是一页经历 专题简短几页 一页中长期目标
讲的时候要有自信 尽管你会一直盯着投影片但也要时不时往教授那里看
前一天睡饱一点讲话才有中气
Q&A的时候笑一下
遇到直接摆明往你专题打的技术问题别紧张 冷静的讲
遇到怪问题你答不出来 至少也要说
“我目前不太清楚,但这我听起来跟我xxx的经历有点关系,其实我未来也有可能在
研究所xxx的时候去学习到这块。”
之类的答案
这种答案除了让你不像北七在那呆住说我不会 没学过欸啥的
也让问怪问题的教授有个台阶下
至少他分数有可能因为这样给你好一点
我当初是没有教授问我专题上的技术细节 可能领域不同
比较多的是问我为何想念研究所?跟对于未来的想法等等的
但还是有人被狂问技术细节的
所以你自介所有的细节都得非常熟悉
就跟到外面面试一样 总不能自己做的东西都一问三不知
我当初自介讲完后
第一个问问题的教授先说“讲得很好喔”
才开始问他的问题
所以可能我自介的方式跟想法就满对教授胃口的
给各位参考
另一个小插曲是我进去前在外面 stand by 的时候
外面帮忙的学长有跟我小聊一下
算是有稍微舒缓我的紧张
4. 清大资应
清大资应的安排比较奇怪 去年跟以往爬文得到的资讯根本不同
去年分两间教室面试 但两间教室的教授其实都问各自的问题
资应的自介不用投影片
但你事先寄过去的书面 slides 他们还是会看 所以还是务求精简
再来是我知道其实申请资应的考生大部分都不是 CS 出身
但就我观察去年榜单的结果 其实资应所也并没有因此偏袒非 CS 出身的人
反倒是原本就有技术底子的还是会如期脱颖而出
所以尽管基本的面试心法和资工所一样
重点展现在你于 Computer Science 上的 committment
尤其是有深厚技术成分的经历 包含 programming 甚至科研成分的
但如果是参加黑客松或创业竞赛那种 而你在其中负责的角色更不是技术的
这种经历还是别讲了 教授应该不吃这套
资应跟资工还有个主要的地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