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机械所自控组心得

楼主: abcc50717 (鬼彻妖刀)   2018-04-28 19:11:57
1.战绩:
交大机械丁 备取
工程数学:58
自动控制:70
应用力学:50
先说小弟是中字辈8x%毕业,之后才回来考研的,其实在大学时就想考但因大三下课
课排太多所以做罢。
{老师的选择上我是参考同学们的意见,大家都推荐欧大亮老师,后来上课也觉得老
师的上课风格很棒,因为老师会在意台下同学有没有真的听懂,他可以快速的统整观念一
遍,下课有问题也可以问老师。
在讲解公式推导上,因为我们是工科的,所以老师会尽量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证明公式的由
来,这样自然有很多的时间可以让我们熟悉题型以及变化题,前后的观念都会统整,不会
有不连贯的感觉。
对我而言老师的教学方式能给我很有效率的学习,若你大一微积分没学好,老师有开课程
将微积分浓缩至8堂课,让你可以将工程数学会用到的微积分技巧一次学好。}
2.考科心得:
第一科:工程数学
如果以考试CP值来说,大家应该会觉得工数CP很低,但又是工程科系的必考,他的章节非
常庞大,以机械控制组来说根本是另外两科加起来的量,因此我自己是春季就开始上工数
的下册(向量复变矩阵),然后暑期再去复习一次(重听只要再加1000),加深印象,不过个
人是比较推荐春季先听微分方程,因为微方是工数的一个大重点(不过老师刚好没开课QQ)
,准备方面,由于工数量实在太大,故在上课期间,有问题马上要搞懂,才能再衔接下一
章节,你并没有多余的时间上完一个单元才回头一一检视问题在哪里。那在题库方面,就
真的体现了工数范围的广阔,老师发的题库本一定写不完,但是一定要挑题目先写,看到
跟自己类组相关的考古题一定要写过,然后类似题可以快速扫描一遍,不求所有题目都要
看过,但是写题目愈到不会的观念一定要弄清楚,这样考试出变化题才不会吓到。
第二科:自动控制
这科算是小弟一开始觉得较困惑的科目,因为自控很吃整体的观念,在暑期一开始上课的
时候,由于我是第一次听,很多观念都要等到根轨迹图、波德根奈氏图都学完才能完全懂
整个系统的稳定问题啊 还是一些规格代表的意思,所以当老师在前面章节中快速提到后
面的观念时,一定要HOLD住把他听完,等到后面三大图形跟设计学完,就能融会贯通了,
自控就像一个圆,一开始学的东西跟后面能完美结合,搞懂问题再问什么是关键。
第三科:动力学
相信这科大家一定不陌生,在高中大一多少有学过古典力学,所以机械类有考力学的固力
组跟控制组一直是热门组别,但要真正学好动力学不是简单的。
动力学分成运动学跟力动学,个人认为运动学是学好整个动力的关键,了解物体的运动量
(加速度a、速度v...等)才有办法使用在牛顿第二定律上,另外刚体的力动分析是这科考
最多的一环,有些人一开始会不知道从哪个点下手,例如最有名的机械结构:曲柄滑块,
在多个刚体系统中(滑块&连杆),刚体间会在连接点的地方建立起运动关系(或拘束关系)
,利用他们就能将各个刚体的运动量求出。另外在解题速度方面,建议把题目都看完,确
认题目问的东西需要哪些点的运动量,以及哪些公式,千万不要算了很久才发现求的东西
不是题意需要的,所以适度的选择"坐标系" 以及 公式是很重要的,有几个方程式就解几
个未知数,考试的时候确定这题算得出来的才下手,便能节省多余的时间来写自己有把握
的题目。
3.考题趋势:
工数这科微方是重点,而机械又必考PDE,所以微方前面的特征理论一定要搞清楚"观
念",什么样方程式的解+B.C.可以用什么特征函数表示,会自己推导一遍就不用死背,亦
或是推导很多次熟到会背了。以台大来说矩阵会考到一些座标转换,以及一些些线性代数
的特有名词(零核空间、零空间...等),不过也不用学到像线代这么多,因为通常都考基
础观念,而且也只有台大比较会考而已。
自控基本上没有分哪个学校的考题,也会有很多跨章节的考题,需要融会贯通,例如
时域跟频域的设计等等。现代控制似乎是清大动机最喜欢考(小弟没有报清大不太清楚),
交大考的偏基础观念题,以及对三大图形的鉴别要花些功夫。
最后动力学的部分,这两年来台大似乎换了命题老师,从原本的中文电影情境式命题
变成一般的正常英文出题,所以看到台大之前的题目吓到的同学还是可以报名看看,并没
有那么艰难了。那在写考古题的时候,其实一个题目可能有很多种算法(牛顿、功能与冲
动量),但要看清楚题目问什么? 假如问了位置与速度的关系就是使用功能原理;位置经一
段时间的题目则使用冲动量,挑选最适合的方法是学好动力学的关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