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po
文很长很长......
【前言】
考研过程中不断地刷graduate版舒缓焦虑,然后因为当初在找资料发现考丁组的心得
几乎没有,所以还是决定丢块砖头出来。
本身出身东海历史系,因为大三修了系上的台湾古蹟课程,于是希望未来能够做与历
史相关的工作,在找研究所资讯的时候,本来想去云科文资,后来发现想学到怎么修古蹟
的技术,除了艺术大学的古蹟修复系所以外,就是去建筑系了,所以我除了报成大建筑丁
组以外,也报了云科建筑跟云科文资,云科建筑还是比较偏设计,但是他们的老师几乎都
有执行旧建筑修复与调研的经验,所以就报了。
而云科文资的课程,因为他的课程注重在修复材料的理化研究以及民俗、田野调查与
非物质文化资产,不是我想学的,所以我的顺序是:成大>云科建筑>云科文资。然后因为
个人因素而没有考虑台中以北的相关研究所就是了。
【成绩】
面试 90
建筑历史与保存概论 73
英文B 33
平均加权 75
正取
正取最低录取分数:71.36,备取最低录取分数:70.20
【书单】
《图说西洋建筑史》:七个日本建筑史专家合写的那本,用专题的方式讲西洋建筑史的重
要分歧与观念,但他只写到新古典主义
《关于现代建筑的16讲》:作者是五十岚太郎,同样采专题方式讲近现代建筑的一些观念
与思想,而且很好读
《图解现代建筑辞典》:作者是王其均,拿来看建筑师与近现代建筑的简介用的,我是当
工具书看啦
《图说西洋建筑发展史话》:作者是傅朝卿,这本我觉得是必备的,傅朝卿老师的西洋建
筑史课程讲义添加写出来的,但因为是全彩精装所以很贵,
因为很厚, 所以是搭配《图说》那一本来翻,我没有全部
看完,但很多题目观念是从这本里面可以找到的
《一个建筑文人的人文思辩-傅朝卿教授短文集》:一样是傅老师的书,集结了他关于建
筑与文资保存的各种短文,可以做为
申论题写作参考与抓一下早期的文资
保存相关事件
《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李干朗的书,当工具书看,过去考古题关于台湾建筑史的名词
解释可以从这边找怎么写,也是当参考书用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修中国建筑史课程的参考书,但几乎不考中国建筑史了
另外我还参考了这个书单的建筑部分: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272868910.A.DB0.html
还有交大建筑所龚书章老师的建筑史专题线上课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xM0gQR0TeA
这个课程没时间全听没关系,但是第一周一定要听,第一周讲西洋建筑史的时间轴,也谈
到近现代建筑,总之事大纲式的提要,有助于建立西洋建筑史的时间轴与基础观念
其他:
1.从成大朋友那边借来的台湾建筑史ppt
2.云科建筑朋友给的近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史ppt
3.东海建筑系文化资产保存概论课程笔记、中国建筑史笔记
4.各个文资保存团体的脸书粉专、凌宗魁的脸书等等
5.台湾建筑协会会刊76期:这一期是讲文资保存的特刊,可作为时事案例的参考,其他旧
期数也可以找来看,他可以在他的官网上下载
6.文化资产保存学刊:这个期刊是半年刊,有空可以翻,可以参考里面的论述方法
7.建筑人杂志:全台各建筑系一定会有的杂志,一样可以作为参考
8. 文化资产法修正案讲座的手册与笔记:因应105年文资法修正,所以去听了讲座,可以
专注在修法精神上,还有与都市计画相互参照
的部分,另外听讲座时也听到不少案例
【笔试】
坦白说我在笔试时是有写到有点崩溃的,这类申论题笔试理论上对历史系的我来说,
其实没有太难,而且这次考试的考题我8成都有准备到,问题是我考试时听着前后同学写
字的刷刷声不知为何就紧张起来了QQ然后考试时间100分,我建筑史的第一题写了超级久,
因为没有带表,所以估计大约写了快1/3时间有,于是剩下的四题我只写完三题,剩下保存
概论的第二题我只写了大概一行左右。
总之......考完笔试我搭客运一路哭回台中,然后意外地进了面试......。知道可以
面试我爽到我妈以为我嗑了什么XDDDDD
《建筑史》
丁组的考古题从106年前后转变颇大,106年以前是建筑史跟建筑理论,但是106年开
始变成建筑史与保存概论,因为转变只有两年,但是综合过去题目,建筑史这一科可以找
出一些考古题必考:
一、西洋建筑史:古典建筑、文艺复兴
二、近代建筑:现代主义
西洋建筑史这两年都有考西洋建筑史,考题是重视观念的融会贯通的申论,更早之前
的名词解释近几年几乎不考了,像是106年的建筑史只考一题50分的申论,题目大概是西
洋古典建筑对之后中世纪、文艺复兴到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印象中大概是这样啦)
而今年第一题考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建筑之间的延续与差异比较,第二题考二战后对现
代主义建筑的回应,总之他这两年几乎不考名词解释,而是考建筑史观念的融会贯通,所
以把建筑演变的观念、样式变化的差异弄清楚很重要。
近代建筑史是我觉得很难准备的部分,相对于19世纪以前,近现代建筑基本上是以建
筑师与各种主义之间的交互出来的,很难用样式来归纳,那成大过去是柯比意必考,但今
年近现代建筑是考现代主义的衍生,所以地域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这些是一定要准备的,当
然还有其他的理念与主义,但是常听见的一定要念熟。
而不论古代或现代建筑史,经典案例也一定要看,因为这些案例是写申论的重要举例
,不一定要举冷僻的,但是书上常见的案例,年代、建筑师、特色与如何反映当时代这些
尽量要写出来。而题目也可以让你用图画的方式表达,因为我在东海建筑的修课是以史论
课为主,所以画画是悲剧状态,所以尽量画出可以表达建筑演变的特征,而不追求线条、
比例精准这些,能用文字表达的尽量表达,另外也要写得条理清晰有逻辑,这些算是申论
的基本。
《保存概论》
这部分我观察这两年的题目,成大的考题出题方向大概是理论→实际案例、时事,这
样来考,去年以时事案例为主,所以建议在念书时多关注相关时事,去年的考题是保存理
论为题干,三井仓库为例,要你举例分析类似案例;另外去年还有庙宇保存的问题。建筑
系老师给的建议是,答题时举例类似案例,最好准备几个案例备用,考试时才不会紧张到
乱写。
那今年题目前两题是考旧建筑保存的理论,最后一题要你举出你觉得最好的国内案例
,而我因为建筑史第一题炸掉,所以这边后面是跳着写的,先写三在一在二,第三题我有
准备好的案例,但是我实际在写是写东海建筑文化资产保存概论、文化资产保存再利用课
程的案例,因为自己准备的紧张到忘掉,就写听到很熟的高雄打狗领事馆与领事官邸。
写法是修复过程的严谨度、再利用设计如何展现历史还有后续经营管理下去分析他“
为什么好”。修复过程大概是:调查研究之考据、使用材料等;再利用设计:如何呈现历
史、呈现了盖建筑物怎样的特色等;经营管理:打狗英雄领事馆与领事官邸经营如何配合
历史与特色。
第二题是旧建筑保存的理论,这题其实我没有准备到,但是我印象中在傅朝卿老师的
《一个建筑文人的人文思辩-傅朝卿教授短文集》里面有提到一些,那我凭印想只写了概
括的一行,第一题我忘记详细了XDDDD但好像是问对旧建筑保存的看法,我放了一些自己
的看法,但主要是写文化资产保存概论课程的“官方说法”这样。XD
总之,保存概论的题目其实不太有课本可以看,理论方面我是从上课笔记来的,案例
与看法真的很吃你看了多少,以及你怎么看待旧建筑保存这件事情。基本上如同建筑史的
写法,有凭有据、条理清晰,最好能呈现你对文资保存相关时事的关注与自己的看法。
【面试】
《备审资料》
面试要的东西跟推甄差不多,我是在大四上学期跟云科建筑系、文资系一起准备的备
审,格式基本上都差不多,但是他的面试是当场带备审去给教授看,所以教授只有10分钟
看你的备审,所以很重要是必须用图表呈现要表达的给教授知道的。
因为我本人只会用WORD,其他排版软件不太熟,所以用WORD排版,在封面设计上,那
我建筑系的朋友给我的建议是:不要只用该学校的校徽;建筑系老师给的建议是:真的不
行就放一张对自己重要的建筑物照片,总之如果教授真问起来,一定要能说出一个故事。
不过教授们没有问就是了。
而我因为很早就想好我进去要学的东西,所以在读书计画上就是往走建筑保存与修复
所需要的课程去安排这样。然后根据问到的结果,成大建筑很重视跨领域学习,所以我尽
量在面试中去提这一点。另外也写了我去建筑师事务所实习的经历,并用表格说明预计去
实习得到收获与实际收获这样。
总之因为老师看的时间很少,又只要求一本,所以除了详细以外,能让老师了解你的
简单版也非常重要。
而推荐信我准备了三封,一封是本系许家琳老师的,我在大四上当她研究助理,所以
我请她帮忙写;另外两封都是东海建筑系的老师,一封是文化资产保存概论的张宇彤老师
,一封师中国建筑史的薛孟琪老师。我分别在大三下跟大四上跟这两位老师认识、打好关
系,并请老师帮我看研究计画与能放进备审资料的课堂作业。
《面试》
面试一开始是请你自我介绍,我是尽量强调自身性格与该科系的相关,还有喜欢看书
等,并连结到跨领域的学习,并与自传有关。
后来老师问我原本是念航海为何转念历史,又为何又转念建筑,我说我无法喜欢航海
,而且我很喜欢历史,但我觉得建筑保存与修复可以实际呈现历史,有很多实作的部分。
而老师回答我你知道进来的毕业条件是写论文吗?我说我很清楚的了解,但我希望我以后
可以透过在这边的学习而有这些能力。
老师又问你在历史系学到什么可以应用在这个科系?(大概)我回答是资料蒐集整理与
文献解读,还有在修复再利用设计的过程中,要如何呈现各个时段不同的历史发展,这跟
历史系在处理问题时如何选择史料,与如何在研究中呈现一个题目的观点是很类似的。
老师接着问你除了这个组以外,你还知道有其他的方向?还有你为这个系所做了哪些
准备?我回答如果是成大建筑,我知道有其他组别,但我的方向会是以我在建筑保存的需
要而去修课或旁听,而我在进来这个所的准备是基本的建筑系工具:AUTOCAD 、SKETCH
UP等软件的自修,还有修了建筑系课程,如都市计画配合文资法修正而去了解、建筑图学
,是基本课程,还有建筑人类学学习聚落调查等,而未来如果能进来,会下修建筑系课程
,如建筑结构跟工程估价等。
而研究计画其实我写了两个,一个是我大四上花了半学期写出来的本科系作业修改而
来,一个是花了一个月配合建筑系而写的题目,后来我觉得我拿一个月那个去面试,教授
一问绝对爆炸,因为面试云科文资时,教授一问我就答的非常勉强了,所以我宁可拿教授
问我我答得出来的,也不要会答得乱七八糟的XD结果教授最后是跟我说,这个题目很特别
,但建筑系毕竟是研究空间,这个题目是以时间为主,如果你有机会能进来,还是必须修
改研究方向这样(大概)。
最后是问我妳预计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模样吗?这问题让我很意外,但是我是回答
我希望我十年后能够在建筑师事务所累积一定的资历,并在闲暇时间参加各类文化资产保
存的运动之类的有点忘记了,总之说明不只有职业上有成就,私下也能参加没有文资身分
各类旧建筑保存的,有更多面向这样。
【后话】
我觉得我能考上运气真的超好,笔试时我真的紧张到准备好的东西无法组织出来,
只能尽力写,还有一题没写完。然后拜年时张老师问了我,知道我没考好还给我各种鼓励
跟打气,然后实在不好意思让薛老师跟许老师知道我考试时时心态崩溃。
后来面试准备时有在实习时遇到的云科建筑同学各种建议与打气,每个老师的鼓励与
建议等等,然后虽然上面打得很有条理,但是面事实是紧张到有点结巴的,但感谢面试教
授们有懂我要表达的意思,也没有觉得我在面试时太激动所以有各种动作很奇怪。
然后,我想就是尽力跟老师表达目标跟动机,还有你为进去作了什么努力,研究计
画一定要熟悉,不要让老师问了答不出来,运气好的是老师没问我这个题目跟建筑保存的
关系,因为其实我有想但是很勉强。
最后,在放榜那天早上,我梦到我正取X,成大还送每个正取生一台PS4,然后早上
十点起来还真的给我正取X,我朋友还问我下一期乐透号码是多少XDDDD总之,我希望我进
去能顺利毕业,而且能在未来去做我想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