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aoio (shao)
2018-03-23 16:03:55以下帮朋友po的心得文
背景:云科 机械工程系应届生 班排十几名
成绩:
成大航太所乙组备3(已备上)
材力77 工程力学60 工数52
成大工科所丁组备19
材力65 工程力学76 工数65
交大机械工程学系丙组备33
材力50 应用力学77 工数10
中兴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甲组备2(已备上)
材力30应用力学69工数65
中山大学机械与机电工程学系正取
工数62材力45应用力学42.5
中正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甲组正取
工数79应用力学61材料力学73
感谢老师的话
1.工数:
工数我是补张衡老师的,他的教法比较细,相对时数也会比较长,不过如果能耐心听完,
自己也有再把笔记题目自己练习过,基本上遇到问题都能自己慢慢推出来,这科要花非常
多时间,如果大家都想不出来的,还可以去张衡老师的脸书请教他。
2.材料力学
老师已经退休了,所以我补黄钰退休前拍的影片,老师教的没话说,每个观念都交代得很
清楚,会要你去思考,而不是读死书。材料力学观念一定要清晰,每个公式的用法,符号,
限制,都要很清楚,虽然公式很多,但搞清楚之后就会觉得没什么东西要背的。老师虽然
退休,但还是能在FB上问问题,不只能问材力,静力和动力都可以问。
3.工程力学
张皓教的动力学真的很不错,他把一些物理观念用很生活化的例子说明,让你不觉得抽象
而且相当容易记忆。他上课有个习惯,会走下去台下问走廊旁的同学,如果你想挑战自己
欢迎划位时请划前面走廊旁的位置,有的人可能会感到压力在 不过我觉得这倒是提醒自
己该唸书的动机,他问的问题其实都不难只要回去有复习,上课认真听,一定都会 。
考试准备要领
研究所考试没有时间表,只能说你愈早准备,愈能接近教授的目标。 每个人唸书的方式
不太一样,我是每天唸一科为主的方式。早上八九点就到图书馆读书读到图书馆关门,回
家就不碰书了,就玩玩电脑和看看影片让自己放松。每科我都读两遍,毕竟看第一次完全
不知道在教什么东西,读第二遍才完全搞懂,等两遍读完,就开始整理自己的笔记,之后
复习只看自己整理的笔记,这样才会快,只有遇到推导才会去翻上课笔记,毕竟不可能到
考场还是拿着上课抄的笔记,所以整理笔记这部份很重要。很多人都说写考古题很重要,
我是觉得可有可无,毕竟观念读通才是最重要,写考题只是保持手感,工数我没特别去写
哪几间学校的考古题,因为我有上张衡的题库班,所以只写他发的讲义和他出的考试卷,
这样的练习量就很多了。工程力学和材料力学只写台清交成台科北科加上中字辈前一年的
考题,这样写一写也有一百多题了,也很多了。写错的地方要特别标示起来,复习就看自
己整理笔记和之前写错的部分,这样复习起来才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