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重考跨考资工心得

楼主: tzutengweng (神奇的汤姆)   2018-03-19 22:28:07
小弟今年研究所有考上台大资工所,考前看本板所获良多
在此回馈考研心得与大家分享
去年其实就有考了,只报台大一间(台大电机丙+台大资工所)
不过没上,今年一共报了四间(台清交成),都有上榜
先报结果:
106台大资工 107 台大资工
数学 45.00 80.00
计算机结构与作业系统(B) 29.00 48.00
资料结构与算法 45.00 64.00
考试总分 125.8(落榜) 200.04(正1X)
录取最低分数 149.20 177.00
106电机工程学系硕士班丙组(主修计算机科学)—>107年没报了
离散数学(B) 75.00
计算机结构与作业系统(A) 62.00
资料结构(B) 42.00
考试总分 186.80(落榜)
录取最低分数 225.60
107 交大
资料结构与算法: 56.00
线性代数与离散数学: 76.50
计算机系统: 53.00
资讯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甲组 加权总分:185.50
备取第2名(正取最低分:186.00)
网络工程研究所 加权总分:185.50
正取
107 清大
基础计算机科学: 50.00
计算机系统: 53.00
成绩总分 103.00
放榜结果 正取
最低录取分数: 77.00
107 成大
计算机组织与系统 80.00
程式设计 90.00
计算机数学 90.00
第1志愿(资工)平均(加权)总成绩:86.67
正取(X)
资工正取最低录取分数:68.33,资工备取最低录取分数:55.00
本文目标群众:对于考研有兴趣的上班族,医师,或重考生
个人背景:
112 酱料 2015毕
替代役一年(2015/8~2016/8)
某医院不分科住院医师一年(2016/9~2017/9)
之前大学从来没修过这些课程 全部从0开始
大五有自己学C++(可是考试跟写程式关系很小)
报考动机:
觉得医疗这块没什么希望(应该说台湾没什么希望QQ)
希望可以做些别的尝试,本来是想直接投履历找工作
但是觉得自己其他领域实力不足
之前就觉得资工应用还蛮广的,所以本来想说先学个coding看看
没想到后来发觉自己真的很有兴趣
后来就决定考研究所再进修
准备时程:(会把觉得对考试有帮助的写出来)
2015/11-2016/9 听线上开放式课程,搭配课本和补习班讲义读(开放式课程名单在以下)
2016/9-11 写考古查答案(交大 100~105 台大资工+电机丙 97~105)
2016/12-2017/2 再复习补习班讲义(补习班讲义在以下)
2017/3 落榜,找工作,那时下定决心再考一次,那时参考板上上榜人的文章,认为应该
是没念题库班讲义,少了这块资讯,所以后来有去报题库班
2017/4 把MIT Algorithm coding作业写一写
2017/5 把UC Berkely OS作业写一写,不过project没做,太操了
2017/6~2017/9 没唸书,太忙了
2017/9 离职,开始新工作
2017/10~11 重听MIT线代,交大计组,MIT算法各一遍
2017/11~2017/12 主要上题库班,补足资讯落差
2018/1 再算一次考古题(台交近五年,成大清大算近三年)
准备建议:
对于跨考生而言,建议50%时间准备数学,
40%准备资料结构(30%)和算法(10%),10%准备作业系统和计算机组织。
因为数学比较难速成,必须要花最多时间,可是一但学成之后
,比较不容易忘记。更重要的是,数学一题基本题都不能掉啊!
数学是唯一能掌握的科目。
资料结构也是很重要的一科,千万不能放弃,很容易忘,所以考前一定要再复习。
也是可以掌握的一科。
算法跟数学有点像,很难学,可是一旦学成,就会觉得他CP值很高。
计组相对是背背科,多读几遍,把CPU pipeline画一画,补习班习题做一做,搭配考古题
就差不多了。
作业系统真的比较难准备,我会建议去买本题库班讲义把题目算一算才会比
较知道考题方向。
然后一定要写考古题,可是不要太早写,要不然会忘记,我第一次考的时候大概9月就写
了,等到快要考试再拿起来复习发现自己都忘光光。
所以第二次考试就到考前一个月才写。
考古题建议交大一定要写完,想考台大的话建议写数学和资演,计系看一看方向(真的
很难,之前没修过课程不可能会写的)。
其他看要考哪一间就写哪一间的考古。
有些人会说放弃算法,放弃某科,可是我的建议是,假如有时间,还是都唸一轮吧。
因为跨考生之后去唸研究所也是要补修这些科目。
然后算法跟资料结构我的建议是不管多难还是要念,因为之后工作面试也会问。
早念晚念都要念,所以还是有空就念吧。
我觉得考研究所不是只是为了考而考,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工作或是进修。
假如你只是看到大家念研究所就跟着念,还不如赶快出去工作赚钱比较实在。
心得:
其实因为是考第二年了,所以准备起来比较轻松,很多基本的东西不用再重读,基本上是
把写考古题拖到考前一个月,再补足题库班的资讯(题库班也可以刷题练答题速度和技巧)

如果像我一样是跨考生,之前大学没有修过资工领域相关科目,第一次考会比较辛苦一
点。
没有用推甄是因为我之前没有认识相关领域的教授,没有推荐信。
建议能推甄就尽量用推甄的,比较不会那么累。
我把资工基础科目唸完一轮(同时在当替代役和上班),大概花了一年左右,假如是全职考
生,大概不用花那么久。
因为有在工作的关系,都只能在下班时间和假日时间读书和算考古题,时间非常的紧。
第一年只报一间台大,也是因为请假只能请两天的原因(小弟有时要值班),要不然我也会
多报几间。
考研究所对上班族真的非常不利,劳民伤财,像今年研究所考试几乎都在平日考,
小弟一口气跟老板请了三天假(少了三天的$$)。
还好后来有考上,要不然真的是亏大了。
这次有报题库班我认为帮助很大,我建议假如你是上班族想考研究所,可以考虑一下(或
是去买题库班讲义),因为假如是自己写考古写习题还要花时间查答案,而且查到的答案
还不一定是对的,题库班讲义老师都整理得非常好,可以直接读。
然后上题库班尽量选用云端课程,这样才可以快转,加速读书效率,听不懂也可以重听。
就是一个花钱买时间的概念!
不要问我念资工未来薪水会不会比较高,这个我真的不知道(念资工可以当马克祖克柏也
可以当学校电脑老师,变异性有点大,不像医生稳稳赚每个都高薪),我只是觉得,假设
我现在不做这件事情,我十年之后,一定会后悔,所以我就做了。
就算没上好歹也有尝试过,比较没有遗憾。
这是一条不好走的路,但是并非人力所不能及,希望能给想转换跑道的人一点信心。
线上课程名单:
UC Berkley CS162 operating systems 一开始没写作业 写不出来太难,后来重考变强
之后有把作业补齐,不过pintos没有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