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政交科法所 理工背景

楼主: angus9088   2017-04-03 15:40:13
这是一篇长文,
看了graduate版两年有余,
几乎爬了所有版上有关科法所的心得文,
因此还是来还愿一下,
尽可能的写下我的所有准备历程、考试历程,
顺便给以后想考科法所的学弟妹一个参考。
背景
清华大学 电资班 系排53%
大四至瑞典林雪平大学交换一年
TOEIC 965
TOEFL 95
成绩
推甄
政大法科 正取5
备审 87
口试 86.67
总分 173.67 (正取最低总分:163)
交大科法 备取4
备审 81
口试 88.67
总分 169.67 (正取最低总分:180)
考试
台大科法 正取17
英文(A) 56
案例分析 40
口试 95
总分 176.75 (正取最低总分:171.25)
交大科法 正取2
备审 88.67
口试 92
总分 180.67 (正取最低总分:168.5)
决定就读
交大科法所
准备历程
刚开始有考科法所的想法是在大四出国交换前,
那时还没有修过任何一门法律课,
在版上爬了许多文之后就背着行囊出国了,
在国外交换期间,有非常多额外时间让我思考未来的方向,
后来慢慢立定志向后,
请家人从台湾寄了
董保城的宪法新论(最后只看了一半)、罪刑、杀戮的艰难等
有空的时候就当杂书读一读,
更多时间其实是在阅读台湾有关法律的时事,
了解之后逼迫自己选择立场,并且提出想法佐证。
后来回台湾后,为了冲托福分数,
跑去SK2补了托福冲刺班,
想说考个破百成绩可以放上备审,
后来只有95,没时间再考也只能姑且放在备审上面,
暑假最后一周去考了多益放著。
我认为科法所考试一项竞争的基本配备是英文,
建议学弟妹们可以在暑假心还未定的时候,
先考个英文检定,是CP值很高的选择。
各校准备方向
台大
英文A
台大这次的案例分析分数普遍偏低,
因此英文A变成左右许多人上榜的关键,
英文A我没有准备考古题就去考了,
考完当下觉得前面单字题完全被杀的片甲不留,
因此要特别准备英文A,可以从暑假就开始背GRE单字之类。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我认真准备的部份只有宪法,
考前也只记得宪法的概念,
因此考试时我也只能跟循着宪法的方向慢慢推。
对于非法律本科出身的人来说,
考前硬塞一堆刑法具体犯、危险犯的学说概念,
CP值是相当低的,甚至可能让自己失掉更多分数。
要是能重来,
我会选一本法学绪论、宪法书(宪法新论or宪法要义)、民法概要,
认真读完这三本,可能会比零零散散记一些概念更为有效。
最重要的,还是能内化三段论法的写作方式,
并且让作答有循序渐进的推导。
平时我懒得写一大篇时,就偷懒,对每个题目想出三个点,
下标,然后就换下一题,
不过后来几乎只想点,不写长篇了.....
备审
台大老师感觉是口试当下才会看备审,
感觉备审的大方向对就好,老师也不会看太细,
重点是要如何在老师看的5分钟内,显现出自己的优势。
口试
这次进去口试有三位老师: 蔡英欣老师、陈玮佑老师、还有一位我不知道名字Orz
进去时,大多数同学会被要求两分钟的自我介绍,
当陈玮佑老师问我时,完全不给自我介绍,就开始问问题。
问的问题大概是:
1. 为什么不先累积几年工作经验,再来读科法所?
我给的回应是,因为已经立定读法律的志向,
如果还要回去作工程师很无聊、感觉与世隔绝。
陈玮佑老师就笑笑说,以后当研究生会更与世隔绝XDD
2. 关于我读书计画写的贡献社会,以我的背景要如何贡献社会?
我说,对于以后想作智财的律师来说,可以从智财观念普及下手,
老师回应,这好像不需要读科法所就可以做到了。
这题我自认答的有点失败。
3. 关于研究计画写到软件专利,你有什么看法?
我说,软件专利的进入门槛相对低,
如果大幅承认反而会让先申请专利的人阻挡整体创作发展,
但如果完全否认软件专利,对于创作者的诱因又会减少,
因此未来还是要在这两点作平衡。
讲到这里就铃响结束,
当下我还有一种被电爆的感觉....
政大
备审
政大据说会问许多关于研究计画的问题,
然而备审限制字数在5000字以内,
到时候会写到一直删字数,觉得心痛。
听说政大比较强调英文成绩,
然后理工背景出身会有一定优势。
口试
政大一进去也是三位教授提问: 王立达老师、陈起行老师、另一位我又忘了Orz
一进去,王立达老师仿佛有备而来,
问我: 没有修过法律相关课程,怎么证明你适合念法律?
你为何会想放弃工程师工作,念法律?
我的回答是,我以后希望可以走专利诉讼,我认为我bla bla适合这项工作,
老师就说,在台湾这些都是专利工程师在做的,
还好陈起行老师帮我缓颊: 你以后想去美国吗?
我就说有这个打算。
出去的当下就觉得受到震撼教育,
因此理工背景的人如何克服这种必考题呢?
1. 在自己的大学修过2门以上基础法学课
(清大同学要先申请学程才能修)
2. 对于转换跑道,要先能说服自己,才能说服老师
反过来说,理工背景同学等于已经掌握老师会问什么,
准备好的话反而是大优势。
交大
交大反而是我在科法所准备当中,
用最多心力准备的一间。
虽然它不需要考笔试,
不过事前的准备功夫反而最多。
甄试时丢交大,我只是拿政大的备审,
修改一下就上传,
后来果然拿到惨不忍睹的分数。
口试时,还被院长问道怎么不修法律课?
备审
考试入学时,对于备审的准备更加小心,
除了看交大科法所的部落格(几乎每一篇文章都看过了),
在甄试到考试入学的期间,我尽可能地报了研讨会
参加交大的学分班等等,
希望尽可能弥补没修过法律课的劣势。
对于自传,要如何把自己介绍给师长,
让他们相信自己适合交大科法所的DNA是很重要的写作方向。
读书计画的写作,也要了解交大未来的学分规划等等,
简单来说,对于交大的备审,客制化是相当重要的。
口试
因为修过学分班,也预先认识了几位老师,
因此一进去感觉比较放松。
口试需要作5分钟自我介绍,强烈建议以英文自介,
投影片力求精简,并要能打中核心,
交大还会要求写1000字时事评析,
口试时会以此为依据发问,
建议可以以自己大学所就读的领域主题为延伸,
并且要相当熟悉,切勿一知半解。
心得
在准备科法所的一年内,常常是找不到方向的,
包含研究计画题目的制订,论文的查询,
一切都只能靠着自己苦干实干,
各校的笔试考古题方向又不一样,
而且范围极其宽广。
因此,一定会自我迷失,并且想要放弃。
一位就读台大法律的同学跟我说,
法律的考试,不是看自己写得多么正确,
只要想着,能够比其他人写的更正确一点,更加打到点。
最后,很幸运地找到了未来的栖身之所,
感谢乐擎、 读书会的同学、在准备国考的Cross大
还有我的女友。
希望你们未来也一切顺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