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资工研究所推甄心得

楼主: ak532892 (薯条控)   2016-11-14 04:44:27
我是去年的考生
原本也要在去年发这篇文,不过今天登入次数才满300
当时查了很多graduate板的心得,因此也想回馈给大家一点心得
背景
大同资工
班排2系排2平均86.61
CPE最高3题(平均三题)(2.5%)
参加过ITSA桂冠赛闯关组、NCPU、NCPC程式设计组 比赛
ITSA线上赛 绩优团队、ITSA桂冠赛闯关组 佳作、NCPU 佳作
有专题
非小妹
报名台清交成央正资工、中央软工、台科资工
有过第一阶段的
成大资工 备3X 备上、完成报到
中央软工 正取
中央资工 备5X 备上
中正资工 迳予录取
其他背景
感觉不是很重要但又稍微可以提的东西
我之前(大一上下)是事业经营系(企管系)
大二上才转到资讯工程系
感觉没什么太大影响就是了
这篇文的话方向主要会从0开始写起,怎么准备、哪些人适合推甄,以及我遇过的问题这
样子
哪些人适合推甄?
推甄,很吃校名和班系排成绩,通常没意外的话推原本学校前50%就可以推上了(40%较保
险)
如果是下推上(学校)就要前几名了
这边的话大概写个哪些学校能推上哪边
不过参考就好,推甄变量很大
国立底(台东、联合、宜兰...等),私立前(元智、中原、逢甲...等)
前三名有机会推上台清交成 台科,中字没意外的话会迳取
前十名有机会推上中字,北科
其他中字辈、台清交成之类的学校,排名多少能推上哪我也不知
最准确的话就参考历年学长姐排名多少能推上哪这样子
如果不认识的话也没关系,只要知道学长姐名字自己就可以偷偷查惹
iCross 这网站可以直接查名字和推甄结果
不过有些学校不会公布名字,只会写编号XXX正取XX而已,所以也不一定能查出来
但我还是要再说一次,参考看看就好
性别是小妹的话,那也可以推看看
小妹有自动加分,看过一些推甄心得文和推上的结果都这样显示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其他的话
如果你成绩不好,但你也想推甄,那你也可以试试看
有些学校不看你在校成绩
而事实上也有一些人推上了,还有在心得文附上原学校名字+成绩单
我看过的组别有
交大资工丁戊组、清大资工乙组(新)、中央软工
心得基本上网络上也都有,需具备哪些能力就自己去看看吧
清大资工乙组是去年刚出现的,不见得查的到就是了
如何准备推甄备审资料?
大家通常都有专题,也一定有课业要顾
因此我建议备审资料能在暑假弄完就在暑假弄完
当然专题也是
不然你可能在大四上的时候累死
或者也可以在大四上的时候选课选少一点,会比较轻松
备审资料要准备哪些?先等简章出来在准备吗?
最简单的方法就先在网络上查去年的简章,接着照上面要哪些资料先自己准备好就好
当然也可以等简章出来在准备,但..到时候会很赶
简章来源又在哪?
没意外的话简章来源都是在网络上自己下载,不用自己去买
至少我推的学校那几间都是这样
哪时候会出简章?
这我也不晓得,只能自己多注意学校的招生组看哪时候会释出简章
也可以从历年简章出现时间来大概推测,没意外的话9月中旬会出来
我的话建议可以把要推甄的人一起加在一个群组里面
等出简章的话随时都可以贴上去,会比较多人注意看这讯息
有问题的话也可以一起讨论
另一个地方就是 ptt graduate 板(这里),通常也都会有人贴简章出现的消息
所以也可以等graduate板的消息,另外graduate板也找的到很多推甄心得
再来就回到备审资料的准备
如何准备推甄备审资料?
首先,没意外的话一定要有系排或班排证明
这东西越早跟学校申请越好
当时跟学校拿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学校那边排名会比较晚出来
所以才说越早拿越好
另一个没意外的东西就是推荐函
这件事也尽早跟教授讲好比较好
因为教授都很忙,不一定找的到人
当然他也可能帮其他人写推荐信会更忙,报名复数学校的话更是如此
想想假设一个人推5间学校,教授帮10个人写推荐信..5*10=50...
那通常都会找两个教授来推荐1.指导教授 2.其他教授
其他教授的话可以找位阶比较大的(教授、副教授)
或者在哪个教授底下修课成绩不错的来推荐
也有些开放找更多教授推荐
但其实也没必要就是了,感觉教授推荐只是形式上的必要
通常找教授写推荐信的顺序大概如下
1.口头承诺 2.给教授资料、请教授帮你推荐 3.送教授小礼物
给教授的资料
就需要包含完整或者非完整备审资料了
不然教授要怎么帮你推荐?
我的话是寄给教授电子档,也有朋友是直接打印奖状和其他资料给教授
同时也记得要给教授信封袋
正常情况下推荐函写完都是直接由教授密封起来
并在上面签名,这样才能不让你看到表示公平
也不用想说教授会写不好听的话之类的,基本上教授愿意帮你写
就已经会写好话了,不然他一开始就拒绝就好了不是吗?
要注意的是就是写一下各学校教授推荐函要写完的时间
因为教授很忙,不可能马上隔天写完交给你,所以要在写一下最后时间
还要记得寄信提醒一下教授
另一个有可能出现的就是2吋相片
要去照相馆拍照或者自己照都可以,没意外的话最后会变成学生证照片
如果是去照相馆拍照就要等几天,所以也可以提早准备
剩下的就是备审资料的内容部份了
这边分条列式标题来介绍
封面
可有可无
加上封面会看起来比较漂亮和厉害,但我没放就是了
有点后悔没放
目录
可有可无
加上的话看起来比较正式,但我没放就是了
有点后悔没放
自我介绍、个人简历
这边我是直接用表格来呈现
个人认为还算好看
表格可以考虑自己拉一个,或网络上表格找来放
字段就姓名、社团、个人优势、成绩...之类的
想办法占一整页会比较好看一点
也有些人是用条列式的方法,就看各自喜好囉
自传
这边我是直接当成求学历程来写
大一~大三 干了什么事情,修了哪些课有啥特别心得
其他就没写了
当然也可以从传统的家庭背景、个人兴趣个性...之类的来写就是了
读书计画
我是分就读动机、进程(大四~研所)、中程(研一研二)、远程(毕业后)来写
也可以把大标直接改成大四、研一、研二来细写
写点未来要修那些课之类的
研究计画
有些会要你写研究计画,但我当成读书计画呼拢过去了
因为这东西有点难写,是假定在未来已经有明确方向的状况下才能写出来
所以要写的话可以从专题延伸,或者感兴趣的领域下手
作品集
看有些人的说法是可有可无,但我觉得如果是下推上的话那多放点个人成果会比较好
如果班排学校那些都差不多的话,剩下的成绩差异可能就在作品集和专题和小妹上面
不一定要附上code连结(github),但一定要有图和讲解能说服别人这是你自己的作品
专题
可有可无
有看过一些心得是没专题却推上的....但这是建立在强大的学校系班排基础上..
所以还是附上专题吧!
通常专题在这阶段都还没完成
但至少要写一点介绍
题目、背景目的、系统架构、实验结果、结论...之类的大标
可以的话把详细的未来进度表附上会更好
奖状
可有可无
我觉得这重要程度跟作品集差不多
就放大学奖状就可以了
可以塞比赛奖状、书卷奖状、CPE题数之类的
程式竞赛、CPE题数相关奖状在推中央软工的时候有极大优势
多益成绩也可放,但我觉得没750以上就不用放了
放上去反而会扣分
在来讲一下推甄变量的因素有哪些
1.面试的教授
有时候二阶面试的教授领域不同,你专题讲得很高兴结果他听得雾煞煞
最后成绩也不知怎给这样就会有点惨
2.同间学校别人推甄结果比你差,却在另一间学校比你好
我无聊交叉查榜的时候发现这件事情
但这也代表名次差的有机会翻身
3.书审低,但面试翻身
有看过别人心得是书审分数很低,但靠着面试倍率*2往上提高很多名次
甚至比书审高的人名次还高
4.最后备上的名次不同
举例来说我这次中央资工备5X,但以历年备取记录(33、21)来看根本不可能备到
但今年却完备了...所以不要放弃任何希望 有备有机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