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政大公行正取 北大公行乙组正取(代Po)

楼主: jungyuen (荣恩)   2016-06-18 22:00:08
一、前言
在准备研究所考试的过程中,不仅经历了落榜的徬徨,面临了延毕或毕业入伍的抉择,
度过了在部队苦闷生活中对读书的坚持,这一路走来受到许多人的帮助,希望能将心路历
程与各位分享,使准备考公行所的考生遇到困惑时可以稍稍有些方向。
二、背景
就读私立东字辈历史系,非本科系生,但因为对政治有兴趣,大学时期有修过政治系开
设的行政学及公共政策,于大三时决定跨考公共行政研究所,将目标订于政大,因为学校
课程进度较慢,教授范围较小,所以报名志X加强专业科目的不足。大三时将政治学及行
政学听过一轮,但因为尚未面临考试的压力,所以并未非常认真。直到大四考试将至,才
开始认真上补习班的行政学及公共政策,不可否认补习班真的对于专业科目上的学习非常
有帮助,而我在大四那年的研究所考试仅北大备取,落榜后面临延毕或当兵的抉择,所幸
抽中替代役,决定入伍服役并继续准备考试,但抽中国防役的我依旧在部队中生活,因此
只能利用闲暇时间看书,所幸退伍后考上政大及北大公行所。
三、成绩
因为将目标定于政大,因此只报名了台大、政大以及北大。
政大(正取)
行政学 66 (25%)
公共政策 55 (25%)
公共议题分析 58
总分 209.25
最低正取 183.25
北大(乙组正取)
行政学 60
公共政策 76
英文 49
总分 69.6
最低正取 40
台大(练笔)
行政学 31
公共政策 57
政治学 36
英文 36
总分 124
最低正取 150
四、各科准备
因为将目标订于政大,因此准备方式主要以政大为主,而台大因为常考较多人事行政的
题目,与政大的准备方向不一样,所以没有特别准备台大。而北大的方向与政大较为类似
,因此可与政大可以一起准备。
(一)行政学
政大的准备主要以空大的行政学为主,因为第一部分考选择题一定会考到理论及人名,
因此必须将每个人的理论都记熟,而之后的申论题及解释名词,常出现的内容不外乎公共
性、课责、行政伦理、民主行政、黑堡宣言、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这
些概念一定要非常熟悉,而公共管理的许多观念也时常会考,例如公私协力及民营化,因
此建议可以读孙本初老师及林淑馨老师的书作为补充。而补习班是由程明老师来上,老师
主要是以国考的准备方式作为教授方法,非常浅显易懂、幽默风趣。
(二)公共政策
我的公共政策概念主要是由补习班的宋文老师所建立,第一堂课画的公共政策全图在了
解所有公共政策的过程后非常受用,能够看到题目便知道是考哪个过程,要以哪个概念作
为答题的架构。因此我认为公共政策必须了解这个学科的整个框架,以及在各个框架下的
核心理论,丘昌泰老师的公共政策很适合初学者建立架构。
而在更深层的学习则需要不断翻阅不同教科书找寻最佳的答案,因为政策科学到底还是
美国走在世界前端,许多台湾的教科书对于不同概念及名词有不同解释,因此若能尽量广
泛阅读,较能够揣摩出作者意思,推荐以下几本书:
1.吴定老师的公共政策辞典(对于解释名词有很大帮助)
2.韦伯文化的最新政策分析:概念与实务(对于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的分析能应用到非
常多议题上)
3.公共政策:现象观察与实务操作(此本书为最新出版的教科书,有许多新颖的观念及
名词,在今年的政大及北大有许多题目出于本书。我幸运的考前两天刚好买到这本书
,利用两天将里面的观念读熟,增添了不少分数)
(三)政策议题分析(政大)
主要以公共政策及行政学准备,但出题内容非常活,必须对于时事有基本概念,并且有
自己的见解,于作答时写入个人看法时应以理论作为论证基础,因此对于理论的熟悉度越
高,解题的速度越快。
(四)英文
政大的英文考在专业科目里面,可能以全英文的解释名词出题,或阅读一篇英文文章后
作申论,如果英文的阅读速度过慢,或对于文意一知半解,将造成拿分不易,因此建议平
常应加强英文语感,在面对考试时能够快速阅读文章,进而思考答题架构。
(五)感想
考研究所是个漫长的准备过程,往往必须承受着孤独,一个人在图书馆面对各种理论学
说,一再地看重复的内容直到熟练,但是当偶尔看到有心有所感产生共鸣的一段话时那种
感动是不言而喻的,而在这段艰辛的过程中大概只有放榜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刹那才会放
下心中的一颗大石,明白自己这段时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肯定,那份成就感是无价的。
(六)提醒
1.每题都很重要
考试时应平均分配各科时间,不管会写不会写,每题都不能空白,因为一科要拿60分
,一题平均15分,如果空白一题,不管其他题写的再好绝对无法补回来。
2.英文语感
我想政大要上榜,英文阅读非常重要,平常要多看文章、多增加单字量。
3.享受过程
读书如果能够为了兴趣而非考试,我想能够读的比较快乐,当读累的时候不妨想想考
研究所的初衷是什么,或是让自己放松一下找回读书的动力,享受着准备研究所的过
程,任何事重要的皆是过程而非结果。
4.笔记
我将补习班及以上提到的教科书整理成自己的笔记,在复习时完全把笔记看熟,而遇
到新的名词或观念时随时加到笔记中,使这本笔记成为考试大全,不仅方便复习,也
在写笔记的过程中练习申论题的撰写方式,一举多得。
五、附记
在落榜时面对延毕或当兵的抉择往往是最难的,在无法预测结果的情况下总是很难做决
定,此时当问问自己为什么考研究所,闭上眼睛想想延毕一年值得吗?若有非常足够的动
机就选择延毕,但若抽中替代役我想就先服役吧,一年的时间足够你把研究所的书读好了
,况且如果你有强烈动机,上班的累不会是你偷懒的借口。而且利用一年的时间好好思考
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说不定退伍时你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想任何事情都
无法预测结果,只能做尽量让自己满意的决定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