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为以下这段话做个总结:
重点不是在于你应该前进多少,而是在于该如何踏出这一步。
从1到100可以依靠努力与决心达成,
然而从0到1却是需要很大的理想与勇气,当然还要有点运气。
时间要倒转到去年八月,对于未来仍一片茫然,唯一确定的是,
自己必须转换跑道,若对于本科系只是不排斥而没有兴趣的话,书再念下去也不会变强,
因此在犹豫之间便决定要转到与土木有点相关的建筑领域。
设计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事情,
而建筑也的确是从小到大在心里载浮载沉的梦想之一,
在大致上有了一个模糊的方向后,开始在网络上搜寻资料,
心想要怎么样准备出一个作品集,后来听说筑建设计工作室有一只可爱的柴犬,于是就决
定去那上课了(误)!
一开始接触建筑的时候,有点像是无头苍蝇般地摸索,
同时也才发现自己的脑袋不知何时变得这么僵化,总是直线思考。
但对设计来说,思考应该在脑中多绕几个弯才是最好的,
过去所念的东西总是在追求一个正确答案,但现在已经不同,
没什么题目是有标准解答的,所以只能不断的去思考,不断的去感受,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似乎都能成为建筑设计的养分,
而我也非常享受这样不停思考的过程,感觉可以活化我的脑细胞,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在工作室一次次的讨论中,很幸运的找到了我喜欢的题目,
最后的成果也成为了作品集的一部份。
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介绍许许多多的案例,还有建筑师背后的想法与做法。
老实说我也没有特别认真,但不知不觉就会很专注地听着这些事情,
所以我想这种“不自觉在做什么,但回过神来才发现做了那么多”的现象,应该也代表了
我很沉浸这样的环境。
经过这些过程,这才让我感觉稍微碰触到了建筑的边缘,大概了解建筑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我模型也不太会做,图也不太会画,因此只能截长补短,
希望让老师看到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并且深信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我把作品集当作自我介绍来呈现,我也很喜欢自己的作品集,
而实践考试的方向非常天马行空,倾向让人自由发挥,看的是想法、创意和潜力,
不在于能力要多强,因此我可以说是误打误撞的考进了一个很适合自己的地方吧!
念建筑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苦读、画重点、做笔记,
反而是放松自己,放大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生活的一切,
所以我觉得很开心,工程计算机掰掰。
原 台大土木系
【榜眼】实践大学_建筑设计学系硕士班_乙组 学士后建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