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从一年前开始看心得文就默默发誓,如果能有幸正取一定要发心得文回馈版友。虽然已经
在很多个读不下书的夜晚思考过这篇心得文应该如何撰写,但从想像到实现还是有一定的
落差的,可能无法完全的表达出我全部的想法,但我会尽力修改好这篇文章,希望它能像
其他优质的心得文一样,给予学弟妹方向与建议,但在进入文章之前,我还是需要先说一
些提醒事项。
第一点、
文章的时效性:文章的时效性很重要,因为背景时空的不同影响甚钜。举例来说,90几年
的台大电信乙的心得文大部分会多一科英文科目,然而到我这届(105年)左右已经取消英
文考科,所以不用特意准备英文。又如同你去翻阅100年以前的心得文会告诉你台大不考
类比调变(也就是PM、FM那些)但到100多年突然狂出了二三十分,于是类比调变的部分也
需要着重加强了。所以我想说的是不同时间文章对你的意义会不一样,这是很重要的,但
也绝不是说旧文没意义,每篇文章能带给你的收获不同,要自己懂得判断。
第二点、
我这篇文章绝绝对对是针对台大电信乙组,也就是通讯组的考试所写的,如果你是目标在
成大或台联大或者其他的目标学校,我此篇文章对你来说可能意义不大。你可能会想[啊
不是都一样的准备方法吗?]此言差矣!例如就我的了解来说,成大的考试会相对重视经典
的题目(也就是考古题考很多啦!),所以你可能读考古题就能掌握方向,读起来比较有效
率。又譬如说台联大跟台大的区别最大的地方应该是,台大通讯考科主要分三项:通原(含
讯号与系统跟通讯原理)、工数(含机率跟线性代数)、网络导论,而台联则是两科:通讯原
理(不含讯号与系统)、工数(含机率跟线性代数)这样。一目了然,要考台大要多准备讯号
与系统以及网络导论,这些会造成读书上在时间的分配不一样,并且台大跟台联出题方式
迥异,台大可能一次考试中某个观念直接就出很重的比分,导致你写完会觉得:[靠,啊我
多这么多东西是读辛酸的喔!]但台大却又不太会考考古题,导致你还是要全部都准备才安
心。而台联我感觉是相对来说考得比较丰富,会分散一整本书的重点下去出题,你会比较
有收获感,觉得投资整本书比较值得。有点扯远了,但最好的证明其实就是我自己,我台
大是正取,但是台联是备到惨不忍睹的后面,由此可知我的心得文应该对于要考台大的学
弟妹可能比较有帮助。
第三点、
请你反复的多看几次文章,这算是我的小小提醒,你如果是准备要考通讯组但却其实对通
讯很不了解的同学,又或者是根本其实对通讯一窍不通的转系考生,我的文章将会出现很
多对你来说看不懂的"专有名词",但请不要因此想说要等懂了之后再来看。依我自己来说
,要考试的这一年,我的网页中永远有版友的心得文,一来是激励自己,使用电脑时也不
要忘记自己订下的目标。二来其实心得文应该是要阅读多次的,以免自己的方向走错,时
不时修正自己的读书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三来当你越来越看的懂文章中所说的名
词时,你会有追上前辈的快感,也能更加理解学长姐所说的一些道理,所以也请把我的文
章收藏吧!(XD自己打广告)
第四点、
可能你已经发现了,就是文长,慎入。你看我光是前言就打一大堆,没耐心的话可以跳过
了。
2.背景
小弟我就读于中山大学电机系,考试以前没有被当过,系上排名约前30%,这个名次在中
山推甄来说,大概可以推到成大左右。但其实我对通讯的理解在补习前是相当薄弱的,基
本上可以说是零理解也行,仅线性代数有学过,但也忘得差不多。可以总结来说我在决定
要投考通讯所时,对通讯考科是完全不懂的!所以你是害怕要考试,或者是其他系想考通
讯组的同学,我可以跟你保证,你只要对数学喜欢,且有毅力坚持,通讯组是不会很难考
的!而且相较其他组别,通讯组这几年(105年)都可以同时报考台联大跟台大,相对来说上
榜机率算蛮高的。这里唯一要抱怨的是,虽然我有补丁豪(也就是高成),但是丁豪在高雄
是完完全全没有面授班的!!只有工数微方有上面授班,但通讯其实根本不用补工数!(小心
不要被骗去补微方,因为补习时一直听到高成说要补……)所以我只能去看录影带,如果
你是南部的学生这点要稍微注意一下喔。
3.个人历程
(1)大一、大二:
玩社团,跑宿营。基本学科我都是求跟班上平均差不多就好。(建议:切记不要被当,这样
你之后如果要一边准备考试,一边重修会很辛苦!)
(2)大三上:
决定要以考试录取进研究所,但还没想好走什么组别,那时候大硕跟我说全部电机的组别
基本上都要考电子跟工程数学,第三科可以之后再选,于是傻傻的报了大硕。一边修课,
一边去补习班听电子跟工数。(建议:先想好组别再报补习班,因为通讯组就是刚好不用考
电子跟微方的,可以省很多钱,不要像我一样最后两边都补过了,浪费一堆钱QQ)
(3)大三下:
差不多3月多决定要走通讯组,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大家都推荐丁豪通讯,而且同校
学长也建议我这样做,我没有多余犹豫就去报名了,然后大硕那边就没再去过了。但如同
刚刚所说高雄没有面授,于是我就偶尔想到去听一下机率,因为没有每个礼拜一定要去的
压力,这时候进度很缓慢,到暑假前还剩6堂机率(共15堂),通原还没开始听,线性代数
我自己去买了黄子嘉的书来看,大概把上册下册快速看完第一遍,并且去上清大moocs的开
放课程,把黄能富老师的电脑网络概论线上课程看完。(建议:可以用大三下先听完机率,
跟自修完线代,这样可以帮工数打好基础。通原的话除非学校老师有上过,而且上的不错
,不然建议等补习完再开始自己念,效果会好很多。网导的部分我是没有补过习,但我觉
得黄能富老师的课真的不错,可以有基础认识,建议去看看,而且只有八堂课,晚餐边吃
边看很快就能看完了。)
(4)暑假~到10月初:
这时候是精华阶段,因为没有学校课业,虽然我还跑去做专题,但还好我挑的是相当轻松
的专题,所以可以专心冲刺。我是看前一年的录影带,所以基本上不会有进度,于是我每
天都去听一堂,在8月中左右听到错误更正码(只剩下一两堂课)前全部听完,除了看带子
的时间外,自修网络导论第一遍,复习机率上下册及线性代数第二遍,讯号与系统还没碰
。这时候对于通原有初步了解,补习也几乎是补完了,剩下差不多快一个月的时间才要开
学,我原本预计利用这一个月把通原笔记上的内容稍微看过并把例题写过一遍,但实际上
花的时间比我想像的要多所以拖到开学后到10月才完成,并且把线性代数黄子嘉的上下册
写完每一节后面的演练(是有答案直接写在下面的那种)全写完,机率将高成的上课讲义上
下册后面的例题全写完,网络导论整本仔细的一字一句看过一次,讯号与系统除了丁豪的
线上三堂课,其它都还没看。(建议:每天上课的内容要当天回去复习,加深印象。然后我
有一个常犯的错误,就是写例题时,因为答案都附在下面,有很多时候会去偷看,这其实
是自欺欺人的行为。因为不是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是不会记得的,千万别这样做!就算一
题花你半个小时以上,只要是自己想通的就会有收获,当下觉得浪费时间,等到之后你会
发现那些其实都是播种,等到后面要写考古题时才会有收割的快感。)
(5)10月初~11月中:
这时侯有了学校课业,但基本上都是选一些凉课,跟暑假没有太多的区别,只是自修室开
始多了要考研究所的战友,可以感受到时间越来越接近了,同时是各种高手卷哥卷姊的推
甄时期,一开始我是没有打算要推甄的,结果学年成绩出来竟然还算过得去,被家里逼着
试试看推甄,结果我用了五天左右的时间拼出推甄要用的东西(包括自传、推荐信等等一
堆,根本超级赶!),推了成大跟清大,最后成大备上。但我原本目标就是台大,于是继续
读书。这时候我开始做笔记,这里的笔记是把课本内容再详细看过一次后,融会贯通做出
来的笔记,是希望之后可以不用再翻阅课本只要读笔记就够用了,所以我笔记做的很缓慢
,而且内容很多。通原部分就只有把笔记做完,机率部分笔记完成加上写原文书的整本单
数题,现代部分笔记完成加上黄子嘉上下册的后面例题(就是在每一章最后面那些例题)单
数题全部完成,讯号与系统原文书看过一遍,网络导论看第二遍并完成一半的笔记。(建
议:我觉得成绩还过得去的同学可以试试看一边推一边考,因为其实认真做推甄的东西可
以不用五天就做的完,但我也有同学因为在等推甄放榜导致都读不下书,虽然最后也考上
台大,但如果会分心的同学,还是建议你选一条路就好。不过推甄的好处是你上了至少可
以保底有学校念,而且也可以少考一些学校,像我就只考台联大跟台大,各有利弊自行斟
酌,但不要被一些补习班骗,说不能推甄完再去考试,至少目前105年都还是可以的,因
为学校都是独招的,不用担心。)
(6)11月中~1月初:
通原把丁豪的两本课本(不是丁豪笔记,是橘色的封面那本)题目全写完,讯号与系统把原
文书的基础跟进阶题目都写完,还有网络上三堂DSP的讲义里的例题全写完,机率写完原
文书的偶数题,线代写完黄子嘉的上下册后面例题的偶数题,网络导论看完第三遍做完笔
记,至此各科所有的笔记也都完整的完成了。(建议:这时候离考试大概1个多月,大概已
经把各科该读的东西都读过至少两次以上了,也准备进入寒假阶段,这边要提醒的是,记
得要报名!记得要报名!记得要报名!很重要!否则这么久的准备就功亏一篑了。)
(7)1月初~考试:
这时候才开始写考古题,我把台大台联大96年后的都写完,并且开始把”要背的”开始每
天默背,各科目的东西把重要的再反复咀嚼,太简单的或太难的题目就不用再多看。然后
考前一个礼拜开始调整考试作息,最后几天其实没有读什么书,因为也看不太下了,调整
好心态就准备上场!(建议:中间会遇到过年,那几天我其实也没有读到,因为到最后不差
那几天,上面说到”要背的”东西我会放在各科重点里再作叙述。)
(8)考试当天:
这边讲一下注意事项,可以用铅笔、黑笔或蓝笔书写,我就是全部都用铅笔写的。还有考
试通常是进场如果有放好答案纸时间到就可以开始作答,就算前面的试场人员在唸注意事
项也能作答!台大可以带没有记忆功能的计算机EX:991,不过我是完全没用到,因为题目
根本不用计算机。台联我考的时候是说不行用计算机,主要还是看考试纸上会写,再不清
楚直接举手问。不过研究所考试跟学测指考不同,很松散,有时连监考人员都不是很清楚
规则,所以自己还是要多看清楚规则比较好喔。
4.各科重点
每一科相同的地方就是,要重复翻阅,拿线代举例,我至少看三遍,第一遍先把内容看完
跟随附的范例写完,第二遍再看过一次内容做笔记并把后面习题的单数题写完,第三遍看
笔记再把习题的偶数题写完。这样重复阅读能加深印象,个人觉得蛮不错的。
(1)线性代数
推荐书籍:
黄子嘉<线性代数及其应用>上下跟详解共三本
心得:
这科我跟许多不同的同学讨论过,算是公认简单的一个科目。我本身没去补习,所以读完
黄子嘉三本就很够用了!记得定义要看清楚,很多证明都是从最基本的定义下去出的,而
且考试容易考选择题,一点小观念错误可能一题就拿不到分了。这本书的用法建议,第六
章jordan型我完全没看,可以略过,第八章很杂乱,听说是有的章节考有的不考,我有读
可是没做习题,大概把伴随、正交、么正、正规……那些的定义搞清楚,考前看一下SVD
奇异值分解跟Householder背一下应该就可以了,其实考古几乎看不到第八章的内容,若
时间不够,不要看也可以。其他章节的题目除了hard外全都要做完,不要管是不是电机或
资工的!尤其是是非题很重要,有时候感觉很像在挑语病,但其实就是考观念清不清楚而
已。我把整本书唸过三遍以上,觉得蛮扎实的,现代是工数中好拿分的地方,一定要好好
把握。
笔记:
我把每章节最重要的观念公式甚至证明写下来,大概每一章节可以做成五页左右的笔记,
到后面有不懂的地方直接看笔记了。快考试的前一个月,开始把是非题或考古的选择题错
的题目抄下来,以免犯相同错误。
(2)机率
推荐书籍:
Fundamentals of Probability with Stochastic Processes(俗称的闪电本,但我买的封
面没有闪电,还是看书名比较准)加上高成的上课用的机率与统计那两本
心得:
前面的古典机率跟高中差不多,不会太难,但考试也不常出,保持一定手感就好。随机变
数这一章最难的我个人认为是下定义,就是如何定义你要用的随机变量,计算反而是简单
的了。条件随机变量的变化很多也很难,高成讲得比较少,可以看闪电本里面写的比较完
整清楚。期望值、平均值变异数、动差形成函数这些就是把定义背熟,定义考出来简单拿
分。变量变换是一种可以把已经很难的题目变得更鸡巴的方法,单变量跟双变量还有极值
分布做熟就可以了。最大多数人觉得重要的是离散跟连续的变量模型,但我可以跟你说,
这些都是"基本",全部的模型就是要非常熟,才可以对付各种变形的题目。我考前一个月
的时候,就拿一张白纸,把全部的机率模型的函数、平均值、变异树跟动差函数默写出来
,无他,但手熟尔。马可雪夫跟柴比雪夫不等式和中央极限定理也很重要,很容易搞错,
定义看清楚,题目多做闪电本就可以掌握了。这边稍微抱怨一下,高成上的机率我觉得有
点太少,说下册很重要,结果只花六堂课左右上真的有点不太够(虽然我还是有乖乖把上
下两本全部写完),闪电本里面讲得更清楚且完整,题目也都很不错,到第11章前除了B部
分太难的习题跳过外建议全做完。这里顺便附上我常用来找原文书解答的网站
http://bookzz.org/
里面都是免费下载,很好用!闪电本有完整详解,里面几乎都是对的,如果你觉得答案怪
怪的,再检查一下,通常应该是你自己错。
笔记:
这科笔记不多也相对不是很重要,主要把要背的模型写下来就对了。
(3)讯号与系统(很多人说的DSP,其实是指讯号与系统)
推荐书籍:
Oppenheim(俗称欧本海)的Signals and Systems
心得:
这科绝对是我上榜的关键!因为我通原考试时没写很好,很多分数都是从这边拉回来的。
而且讯号与系统其实不难,把离散(离散傅立叶级数跟转换还有Z转换)跟连续(连续傅立叶
级数跟转换还有拉式)的定义跟公式背熟就可以了。准备方式很简单,把”全部”欧本海
附的公式表格默背起来就完成一半了。(没错!我真的全部默写过很多遍!不过不用担心,
连续跟连续会有关,离散跟离散会有关,不会真的要背六遍。)再把题目除了推广型全做
完,基本上就万无一失了!欧本海也是有完整详解,写题目可以放心。网络上丁豪有三堂
课,但是,肯定不够用!切记!考台大的同学一定要买欧本海回去读!丁豪那本线上讲义,
把快速傅立叶以外的全做完就好了,重点还是欧本海的题目,里面的例题囊括了”所有的
”台大考古,基本上很多考古都是里面例题改一改就丢上来的,我今年也是遇到欧本海上
一模一样的题目,真的不要不信邪,乖乖做完题目吧!
笔记:
不是很多,基本上把该默背熟的背完就行了,定义一样要很熟,而且不要太早背,会忘,
考前一个月开始背错错有余。
(4)通讯原理
推荐书籍:
Proakis的Communic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跟丁豪讲义笔记各两本共四本
心得:
这科算是里面的大魔王,CP值很低,东西多而杂且难而深。由于丁豪的讲义是参照haykin
编排的,所以我去买了proakis的书来看,但不看还好,一翻书才发现,里面一堆补习班
上课根本完全没看过的东西,越看越慌。所以我认为通原还是先把补习班讲义看完写完,
行有余力再对原文书作更深的了解,例如随机程序proakis就写得不错,真的没时间了的
话,就以补习班为主吧! 类比主要是AM、FM,重点是方块图考前一个月要可以默画出来,
里面每个接收发的公式都要很熟,这章节其实不难但很多要背,后面有一章是噪声分析,
建议整合跟类比一起背(我不懂为何丁豪要把它分开来教)。随机程序很抽象,尤其是功率
频谱密度真的要多看几次才比较清楚,里面有个叫随机数位波的很重要!形式要记很熟。
数位调变部分我建议星座图、最佳侦测法则、ISI、最佳接收器等等要很熟并且融会贯通
,因为各种FSK、PSK的东西,真的很难,除了简单的我几乎很多都是直接硬背了(很多错
误率跟频宽效益以及公式都很杂乱)。直序展频的部分,我只有把定义跟方块图背起来。
消息理论跟错误更正码的部分,就了解作法形式就好了,可以放到后面有时间再看,没时
间就跳过吧。感觉我讲起来好像都是背背背,但实际上也差不多真的是这样,很多题目你
没看过是直接一翻两瞪眼的,况且很多变化题基本上都超级难,解答有时候感觉像是为了
这一题,又创了一堆公式一样,复杂冗长,所以我们把能做的做好,就是背,至少基本分
要稳住,剩下的靠讯号与系统拉分吧。
笔记:
这科目我做的笔记是最多的,很花时间,但很有用。后面有忘记的,翻一翻很快就能回想
起来,也切记不要把笔记抄得太简单,因为当时记得的很可能之后会忘记,又跑去翻讲义
的话,笔记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5)网络导论
推荐书籍:
Kurose的Computer Network: A Top-Down Approach
心得:
上完黄能富老师的课后,只能有基础概念,再来详细的阅读这本,收获会很多。此书字数
超多,但很多重点夹杂在字里行间,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看过去。我买的是中译本,
要记得把专有名词的英文看熟,我都是读通原或工数累的时候,当作休闲的慢慢看网导,
但其实这科蛮重要的,因为只有台大会考,其他同学可能不只想考台大,对网导就会着墨
较少,网导就会成为拉分的关键。
笔记:
这科笔记最为重要,因为内容要完全吸收加融会贯通再写下来,我做笔记时基本上已经几
乎背熟了。里面很多东西喜欢比较,例如:TCP跟UDP、路由器跟转换器、LS跟DV......等
等族繁不及备载,要做好比较的表格。看台大考古题跟台大黄宝仪老师的期中期末考考古
题,去抓自己哪里不懂,错的题目抄下来,差不多笔记就相当完整了。
5.注意事项
(1)流程:
我觉得读书要规画好流程,唸起来才可以按部就班,达到自己的目标。一整年大概流程我
已经写在个人历程那边了,分享一下其他的。通常我都不会规画好一堆要完成的事,我会
先把短程目标订出来,例如:这周我要完成机率的两个章节,网导一个章节......,然后
每天都尽量碰不同科目,去堆叠达到我要的周目标,我一天最少会读三科不同的科目,
两天就会轮过所有科目一次,这样比起一整天读相同科目来说更能加深印象。
(2)环境:
前面说过,不要被当,这样才能修最低学分在大三下跟大四上,好专心冲刺。并且读书要
在适合的地方,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的意志力,在家里要好好唸书真的是太难了!找个图书
馆,或待在系K之类的,远离分心的环境。气氛也很重要,所以为什么一堆补习班在组读
书会就是这个原因,看到战友认真,自己也会觉得不能偷懒了。
(3)补习:
我只有报通原跟机率的正课班,有人会问要不要报题库?我觉得看个人,如果你是需要别
人帮你规划跟整理重点,那你可以去报,而且听说题库班会藏一些招,但那一两招会不会
出,就看运气了;如果你是有计画性地知道自己该读什么,那我觉得题库班对你来说可能
是多余的,不如自己排时间读书。还有,补习的人常有的迷思是"补习班的那段时间帮助
我考上好学校",其实是错的,是"不在补习班的那段时间",你比别人用功了多少,比
别人多看了哪些书,这才是促使你上榜的关键。对我来说,补习就是一个帮助你快速导览
过整个原文书的步骤,之后如何吸收解读原文书并消化成自己的知识,才是真正的比赛。
(4)选择性读书:
有说过台大跟台联的出法不同,而且综观考古不难发现,通原是最难的,通常考50分左右
就很不错,而且分数还可能都拿在讯号与系统。所以我一开始的策略就是,工数、网导要
尽量拿高分,讯号与系统要多熟练点,让通原就算考很难,我也可以靠剩下的科目拉开差
距。我觉得如果你把很多心力花在通原上,那成果可能会跟你预期的大不相同。
6.心得:
感谢的人太多了,就谢天吧!打了这么久终于要打完了(打了七千多字啊我的天!),也感谢
看到现在的你。考试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就要变菸酒生了,大学时光一去不复返,不过
觉得蛮充实的。其实打到这边不知道该说什么,就预祝看完这篇的你有所收获,并考上自
己理想的学校吧~下台一鞠躬。
7.附上成绩
通原 59分
工数(D) 85分
网导 60分
加权计算总合 174分
最低录取 1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