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交大成大中央中兴 材料所正取心得

楼主: toyota40106 (中321)   2016-04-02 17:01:03
一.背景:
114材料应届 大一非清材 大二才转进去
因此大二大三两年都在修材料系必修课 成绩都是求过就好
没专题 系排 6X% 从去年暑假开始念 没补习
个人因素没报考清大 主要是以准备成大考科为主
二.战果
交大: 材热46 物冶68 加权后171
结果:迳取
成大: 物化77.5 材热88 材导75 英文80
结果:正取
中兴: 材热90 物冶77
结果:正取
中央: 材导85 普物85 普化75
结果:正取(化材所乙组) 材料所过初试
三.各科心得
要报考材料所 首先得确认各间学校的考科
像我们这届成大和过去前几年不一样(普物和普化并成一科 加考材热)
并了解自己的强弱科目
以我自己为例子 我是材热和物冶这两科很有心得 材导和普化偏弱
弱科要更加强 自己的优势更不能放 可以多花时间在细节上
以下是各科的心得
1.材导:
由于我没考台大 清大 我可以专心在Callister上
基本上没什么和大家不同的心得 就是"吃课本"
因为成大考选择题 不管多细微的他都考得道(有写考古的应该都知道.....
真的不能放过任何一段文字或图片 即便是很冷门的单元
像是材料的热性 或是制程相关的部分 都要精确掌握
如果考出来都是决胜的关键 图片的说明也要看
另外非常建议做笔记 特别是很重要或是内容比较包罗万象的单元
像是材料的光 电 磁性 工程合金 差排与塑性变形
陶瓷 高分子 机械性质 腐蚀 这几个单元更是重点中的重点
作笔记可以做成表格式的 下次再读到时可以清楚掌握重点的脉络
2.材热
由于我大三才修材热 因此这一科算是最有印象的
我花了一个暑假听完黄仓秀老师的开放式课程 当作是第一次读
再来九月到十月再把绿皮书细读过一遍 顺便作完所有题目
这时已经对整个课程相当熟悉了 接来就是把习题再弄熟
作杨X德的参考书应该就差不多了
特别要注意到辅助函数那一章 各个函数之间转换一定要非常熟悉
到了一月初到应考这段期间 我几乎天天都碰材热 保持手感
因为这是材料所考科中计算量偏多的 要记的公式和推导也一堆
也有不少的题目只能用特定解法去做
最后提醒各章的后面那两三题例题一定要很熟很熟
几乎要看完题目就能不用思考直接下笔的程度 这么做是为了保住基本分
还有腾出时间解后面比较难的题目
3.物冶
物理冶金是我最有心得的考科 基本上就是下苦功
这一科最重要的就是名词和冶金现象的解释
我的做法是拿一本小笔记本 记下每个单元中的名词和必考的解释
像是退火三步骤的机制 树枝晶 析出硬化 疲劳 潜变等等
不过现在基本上不太考物冶 交大也可以选考其他科
只有成大会"不小心"偷考 想考交成的同学基本上不用花费太多心思在这一科上
(听同学说台大好像也会出一两题 这就要请其强者说明了)
4.普物和普化
这两科比较特别 因为范围实在太广了
不太可能把原文书一字不漏的K完
我的做法自先做考古 因为和高中和大一的物化相去不远
所以如果底子不差 应该写完考古就有六十分的把握度了
再来才从考古不会的部分去翻书
所以是"考古为主,课本为辅"的读书方式
主要是电磁光的部分一定要熟 成像原理和单双狭缝也是
还有成大特别喜欢考"弹簧"
因此简谐 圆周运动那里也要读一下
如果嫌原文书太繁琐 拿高中的讲义应该也是OK
四.总结
以上心得都是以交成这两间材料所为主
台大和清大小弟就不敢多着墨 可以翻版上其他学长或强者们的心得
最后给想考研的学弟妹 准备考试期间除了作息正常 避免生病之外
最重要的是心态的调整 因为考试本来就是一条崎岖的道路
特别是大学是四大的 班上一定很多强者很早就推甄上了
此时更要激励自己 大家都是同一个学校的
他们推得上我一定也考得上 把他们的成功脑补到自己身上XD
找两三个也要考研的同学 互相讨论 解考古题 分享考试资讯都不错
最后祝大家金榜题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