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先上分数:
国文:68
英文:65
台湾文学史:82
文学理论与批评:70
总分:285
本次最低录取分:198
名次:正取2
背景:
大家安安,首先这个标题可能有点耸动,有点不知所云,但真的是我这次上榜的最佳写照
。这三个半月,严格说起来认真唸书的时候大概一个半月,其中还有各种考试各种约会,
枫之谷刚好又有燃烧活动(对不起我是阿宅),所以实在是没什么时间读书。我想在准备
期可以给大家的建议呢,大概就是最好可以尽量排除外务吧。我自己是国文系出身,对于
申论题算是娴熟,也修过陈义芝老师开的台湾文学和文学批评,因此算有一些底子,但身
为一个长年排名90%的鲁蛇心里还是很没底哈哈,这次考上基本上在朋友圈是真人励志故
事的概念(苦笑)。
分科准备与应试技巧:
国文、英文:
国英我的成绩不算太好,说实话没什么资格下指导棋啦,而且我认真没对这两科做准备。
不过考试的时间真的很紧迫,特别今年第二题要你写摘要跟评论,一定会消耗不少时间。
至于作文,这次的题目“在台湾,最___的是___”,由于整个人都变成台文的形状了(?
)我填的是“陌生”跟“历史”,老实说这样的答题策略很冒险,不太建议这样做,最好
稳妥一点。英文的话,可能是我程度差,我个人觉得单字是非常之难,事实证明我选择也
错了一大堆,大概都是靠作文在拉分,不过也意外发现其实只要高中水准顺顺写就不会出
包了。
台湾文学史:
这是我考最好的科目,推荐用书自然是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其他我还看了叶石涛《
台湾文学史纲》,既然是考政大,那么作为政大台湾文学台柱的陈芳明老师一定是重中之
重,特别注意的是他的后殖民史观,基本上他整个台湾文学论述都以此为基本,如果抓住
这个概念就会很好读。此外陈芳明老师在后殖民台湾里面有收录他跟陈映真论战的三封信
,觉得郁闷的时候可以复习一下,耳边仿佛可以听到啪啪啪的耳光声呢呵呵。
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相较之下比较简略,但他的著作有放入旧文学的部分,这是陈芳
明老师书中没有的。不过说实在的,历年政大考题最接近旧文学的部分,也就是台湾诗荟
吧,旧文学似乎不是政大台文所关注的研究议题。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的话
,我认为他的汉人/男/异性恋三位一体的中心主义太旺盛了,导致他笔下的台湾文学相较
狭窄(这部分的议题可以参照台湾文学经典三十事件),不过他的批判性很强,特别在反
共文学和现代派方面。
读完这些文学史专书之后,再来自然是文本的大量阅读,建议越早准备越好的原因就在这
里。如果你本来就有大量文本阅读的基础最好,那你只需要复习而已,或许再针对文本以
各种文学潮流做分析练习,这就足够了。但如果你时间不多,那就只能像我一样每个文学
朝代节选一些作家,每个作家撷取二到四篇文本,务求考试的时候不要举不出例子。即使
是精简再精简的读,也花了我两个礼拜来唸熟,所以真的建议早点准备啊……
最后到剩下一个礼拜左右,我开始做一件事,就是背诵所有论战中出现过的篇章名称。这
个动作非常重要,这可以让你的论述看起来好像对这些文章了若指掌,进而让教授觉得你
对这些论战的理解很足够,算是我在国文系考试中学到的技巧(但以前都懒得背哈哈哈哈
)。不过当然了,如果时间充足,最好可以看过那些论战文章,但在看乡土文学论战的时
候,银正雄啦、彭歌啦、余光中这些人的文章可能会让你有点不适,基本上是一种奇文共
赏的概念。只能说他们有他们的时代脉络和文化认同啦,我们就不要太苛责。
理想上的解题方式,应该是并陈三家观点,然后比较其中的史观差异(后殖民、社会主义
、民族主义),但还是由于时间关系,这样的方式终归是理想过度了。这次的考题出五题
名词解释跟两题申论,申论里面又各要比较三个作家,造成考生手忙脚乱,会写但是没时
间写。
这边我们分开说明名词解释和申论题。名词解释的话,重点是把你背熟的篇章名称全部抖
出来,用这些串起你的解释,最好可以把之前影响它的,和之后它影响的,都约略提个两
三句,这就是一次完整的名词解释答题。至于申论,一题问现代主义作家,一题问日治时
期左翼作家,而且各指名三个人,要的当然不是叙述来龙去脉,而是要你做文学批评。这
方面就很考验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水准,就今年这两题而言,以新批评的方式做分析会很好
用,但用马克斯主义的方式结合外在政治环境做分析也很不错,重点是千万不能忘记他们
有什么作品,不然很容易变成空口白话。
文学理论与批评:
这一科对我来说,可以说运气好也可以说运气不好。名词解释只有一题东方主义我确定答
对,剩下的游牧、地方感我看都没看过,有印象的商品拜物教我也完全答错了(马克斯主
义务必唸熟QAQ)。但申论题今年考的是生态学批评跟李昂的〈杀夫〉,生态学批评我碰
巧在某本文学名词解释瞄到过,当时还觉得这铁定不会考(人真的不能铁齿),我拿来举
例的吴晟〈我不和你谈论〉是高中时我的诗人老师出的书其中一篇谈到的,巧的是〈杀夫
〉正好是我上学期报告的主题,完全就是贫民百万富翁的概念啊,只能说有时候还是看点
运气。
回归正题。用书的话非常推荐Terry Eagleton的《文学理论导读》,虽然里面提到的理论
有点年代,大概政大都不会再考了,但是以一般大学中文相关科系而言,无疑是补足了文
学潮流的脉络,毕竟基本上对文学批评,普遍还是停留在新批评派甚至更早期的印象式批
评与作家至上,这对答题与研究是相当不利的。另外陈芳明老师最近出的《很慢的果子》
,也可以作为现代理论的补充,并且它的文字比较平易近人,没有翻译的隔阂。
前面有提到,文学理论与批评这科很靠运气,它的范围大又深,基本上考生只能尽量多补
充理论知识,而且以考古题分析的话,可以看出这一科跟社会科学理论也结合的很深,所
以读书的话,我会建议从德法英美这四国下手,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泛马克斯主义、结
构与后结构、后现代、后殖民与女性主义,其中大概有几个要注意的人,比如罗兰巴特、
德希达、班雅明、阿多诺、马库色、史碧娃克、克莉斯蒂娃、巴赫汀、傅柯等。理论没有
什么推荐的导论,最好是可以直接读啦,但如果不行至少要看过维基有点印象。维基真的
很好用,不要看轻它,虽然它的资料一向很笼统,但是起码能让你免为一无所知。
考试当天的重点,大概就是名词限定两百字这点很讨人厌,不过有鉴于我几乎超过一半没
把握,也就算了。申论的要点跟台湾文学史差不多,但文学理论的申论让你有更多空间可
以运用你所知的理论作为补充,这就是超越别人的根本了。另外不得不吐槽一下,考试当
天我旁边是系上同学,她文学理论只写到第二面吧,居然也正五考上了,心里超不平衡,
我写到第三面过半手都要废了啊(丑哭)
说了这么多,其实重点就是要抓对方向,考试有考试的玩法,千万不要觉得每天努力瞎唸
就可以上。还有读书会我自己觉得没必要,如果有同学一起的话是不错,但要考虑时间的
花费和效率,万一结束又去吃个什么宵夜或进行的时候闲聊,那还不如自己唸。
好的就打到这里,希望有帮助到大家,90%鲁蛇在此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愿大家也能如
期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