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材料所(甲组)考试上榜心得!!!

楼主: leeyn (leeyn)   2015-04-08 16:56:25
(代PO 强者我学妹!!!!)
◎背景
我是应届116资源系,在系上累排才40%,专题则是找材料系的教授做。
大一因为玩社团所以成绩非常惨不忍睹,微积分和普物还被当,
所以身为一个程度很差的外系生且在没有补习的情况下跨考材料所,
希望我分享的心得及准备方法也可以回馈给之后想考台大材料所的学弟妹们。
◎科目准备(去年七月~今年二月)
因为自己是外系生的关系,所以在大三上的时候有去修材料系的材导,
建议如果没修过材导的还是去修一下会有很大的帮助。
至于材热的部分,大三下的时候趁课余时间上交大线上的开放课程,
但我花了一整个学期才上完材热(一)(二),个人还蛮推荐交大的开放式课程,
我是上徐雍蓥老师的材热,教得蛮清楚仔细的(虽然他上的有一部分其实考试不会考)
笔记也跟着抄一遍,之后准备考试的时候还可以拿出来复习。
交大开放式课程:
http://ppt.cc/i2Jp
1. 材热:
台大的材热准备都是以Gaskell的课本为主,虽然前面有很多学长姐们的心得文中都
有提到“必K课本的内容及习题”,因为以往都会从课本习题或课本里的证明出题,
基本上都是有念有分,
但是!!!!
从今年出题的方向来看,从课本习题照抄的比例会越来越少,
反而出了很多新的题目,而且还是很复杂的计算,
所以考前一定要把算材热的手感维持好,到时候考试的时候才不会临危不乱。
材热是念中文版从头到尾先念一遍,然后再写英文版习题,
可以边写习题边回顾课本的内容,然后再重复念课本内容和算习题及证明直到考前,
我有自己整理材热的笔记,把重要的公式推导及观念按章节整理,
前前后后大概写了三个版本的笔记,因为我自己本身是记忆力很差的那种,
所以边写边背也是一种方法啦!而到考前课本看了快10遍,但尽管看了很多遍,
今年的题目真的算蛮有难度的,那时我看到题目时超紧张,因为我前三题都不会,
直接从第四题(跟课本习题一模一样)开始写,所以把习题算得很熟的话,
还是有基本分的!我是从11月开始写考古题的,建议大家早点开始写考古,
因为刚开始写的时候会一直疯狂找答案,所以会写很久,
虽然台大会出重复题目的机率不大,但多算几遍考古也是可以维持手感外加厘清观念
(材导也一样)。
最后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算大X整理的材热考题,虽然大X的讲义错误百出,
但有些观念及公式整理可以多看多参考。
2. 材料科学:
材导是看Callister的课本,中译本和原文的都要看,因为中译可能会有翻译错误的
地方,课本习题是做原文版,但是课本习题实在太多题了,而且有很多重复的题目,
不需要全部做完,挑一些重要的做即可。还有记得课本里的concept check一定要看,
把答案用自己的话写一遍,帮助厘清一些观念。我自己还有看了两遍Smith的材导,
但建议先看完Callister再看Smith,Smith比较偏向案例探讨,讲的东西也比较细,
但材导就是记越多越保险;还有大X的物理冶金,但我是挑着看,有些物冶太难根本
不会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材导在念的时候一定要想“为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为什么会变硬等等,心中都要有一个原理的解释。
再来就是掌握必考的几个部分,金属、陶瓷、高分子都会各占一个部分,
其实前面学长姐的心得文中有整理出各章节考过的题数(可参考graduate版 第23516篇 ),
参考那个准备会蛮有效率的,像是必考的画高分子结构,只要有背就会拿到
一定的基本分。考古题一样是做越熟越好,台大每年都会考课外题的部分,
这部份很难准备,我是抱着let it go的心情面对这部分,反正到考场就各凭本事了,
能掰的就尽量掰。
最后考前我有整理精华版的材导和材热的笔记,不用写太多,把自己不熟的写上
去就好,方便在考试前可以回忆一下。
◎英文
我只写了考古题,偶而会背背托福的单字,但其实后面也完全没时间看英文了,
英文这科本来就是各凭实力和考运,而且才乘0.5影响不太大。
◎口试
建议如果要考台大真的要做专题,会很加分而且教授问的问题方向也比较好掌握,
除了一开始的自介,后面教授的提问几乎九成都围绕在我的专题上,
虽然教授问的问题都有些难度(汗),而我也回答得零零落落,
但教授们也没太刁难,基本上你只要对自己做的东西很了解就OK了。
还有记得要做备审资料,我那时还把我专题的海报印出来护贝附上去,
因为我的海报刚好有参加竞赛获奖,所以这是个可以加分的点,
把自己能加分的点突显出来,就能顺利通过口试囉!
◎分数
台大材料(甲):
英文(B) 62
材料科学(A) 46
材料热力学 59
口试 83
总分 171.75 录取最低分 163.75 正取6
交大材料(甲):
材料热力学 46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75
复试审查 97.65
复试口试 93
加权总分 372.15 正取3
◎总结
准备研究所考试确实是一个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绝对别忘了当初要考的动力与初衷
当然念书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适当的放松是必须的,家人与朋友的支持这时都会
成为自己强而有力的后盾。其实考完笔试时我还以为落榜了,
心情低落了一阵子,也已经做好可能去新竹念书的打算,
只能说准备研所考试只要认真坚持过来,一切都会是你自己的。
虽然我算是自己一个念的,但一路上很幸运有非常多人的帮忙,
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及帮我加油的家人和朋友们,还有Graduate版。
最后用秘密这本书里的吸引力法则来勉励想要考研所的人,
当你真心想达成一个目标,全世界都会帮你完成。
打完收工,下台一鞠躬
谢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