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uckni (SHOUGUN)》之铭言:
: 如题,在欧美,上班族要穿西装,日本更是其中之最,基本上到了没领带不合格的程度
: 而同样的学校学生也都穿着漂亮的制服,虽然欧美好像没什么学生穿制服的习惯但工作时
: 还是几乎都会有工作套装,不管各行各业,那怕是水电工还是扫垃圾的
: 而台湾呢?永远都是上班随便穿,扣除饮食服务那些外,还有业务之外,几乎九成公司不
: 会对员工服装有过度要求,大多的规定是只要不要穿短裤拖鞋剩下就很随便了
: 我是想啊,为什么台湾不能像日本那样呢?感觉统一制服的话有潜意识提升自己对工作的
: 自信心不是吗?也能更加的认同自己是专业人士的身分,西装更是给人专业感的首选
: 反而随便穿有点"我就是烂命一条"的感觉耶
: 有没有八卦??
很简单 因为正装风险太高
台湾人有太多迷思阻止我们去涉猎穿衣领域这一块
像穿吊嘎老阿伯其实是大财主啦、穿好看的衣服就是有钱有闲的人做的事啦
只要对穿衣品味有太多涉猎就很Gay啦、你穿西装等下是要参加婚礼吧.....之类的
对普通衣服来说或许适用 但正装却不是
正装好不好看 跟砸不砸钱没有绝对关系
也就是说 正装考验的不是你砸钱的多寡 而是品味与保养
一件大润发西装跟亚曼尼西装平放在一起 坦白说相似度高达九成
但魔鬼全都藏在剩下的一成中啊!领口、肩线、腰线、臀线、配色、布料、剪裁
人要具备足够的品味审查出其中的细节 才有可能分得出差异
换句话说 只要注意到了这些细节 一件合身的大润发西装照样屌打过大的亚曼尼
所以一旦你把正装穿在身上 你就等于是直接将你的品味昭告于天下
不像其他衣服你还可以拿“这是流行你不懂”、“这是设计好吗?”来当借口
而台湾人在品味上的缺乏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我要说 这不是台湾人的错
台湾在服饰产业上一直有审美过于单一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今年流行什么 趴的一声所有店家从东区到五分埔都卖这个
追流行的人就一件两件三件的狂买,剩下就是三年没买过衣服的荷叶派
但是其实,“追流行”和“荷叶派”的人中间,其实还隐藏着无数的可能性
风格
可可香奈儿说:“时尚易逝,风格永存。”
庞克风、文青风、军装风、嬉皮风 这些东西对欧洲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人可以到60岁还穿皮衣、All Star
或是赤脚穿着印度花布裤,戴着西藏风格的手环 这没什么问题
而台湾?60岁可能连红色都不敢穿了
在审美如此单一化的国家里,我们哪有可能去建立什么对服装的敏感度??
没有服装的敏感度,在正装这种考验品味的世界里,又有几个人敢去涉足??
再来就是保养
一件西装要好看除了买到“正确”的服装外,精细保养更是或不可缺
黄斑、污渍、磨损甚至皱褶也许在普通衣服上没什么,在西装上一目了然而且非常碍眼
这扣分的程度比你穿Polo还糟糕 但一说到保养就是台湾人的死穴啦~~
是的!台湾人在买下一个东西之后 基‧本‧上‧不‧保‧养
为什么不保养呢?因为你手上的衣服让你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好好保养
为什么没必要呢?因为你有的东西都是货比三家之后用最便宜的价钱买的
为什么只买最便宜的呢?因为你根本看不出来亚曼尼和大润发的差异
Stop!!
刚刚你不是还说西装和砸钱不成正比?现在是怎样?
是的 但那是在品味已经基本建立的前提下
亚曼尼之所以贵就是因为它已经帮你把细节部分都搞定了 你只要去店里
然后询问柜员合适的尺寸就行了
我的观察是 目前其实很多台湾人都愿意花大把钞票投资在衣服上
但对于保养重要性的认知则普遍不足 人们说 欧洲的东西到台湾来都很好卖
其实不然 像那种拥有铜柄把手的木制鞋撑 鬃毛刷等等真正象征欧洲贵族氛围的东西
在台湾根本没销路
台湾人认知的欧洲坦白说其实很庶民 就算想模仿贵族欧风也是极为廉价的复制
光看那什么欧X叶荷就知道了 我都不忍吐槽!!
你根本分不清新古典主义和巴洛克对吧?你把一大堆巴洛克家具堆在客房里号称贵族风
但怎么看都觉得怪对吧?
废话!!因为你堆在阁楼型的房间而不是挑高式的房间啊!
阁楼是仆人睡的好吗??
还有那浪漫回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罗马式长廊里有个英国的电话亭?
重点是‧还‧紫‧色‧的??
关于台湾模仿欧风的吐槽我都快可以写一篇论文了 先打住吧
回到保养~~对于正装来说
一切的保养极为费工 但万一弄不好 比不穿正装还糟
尤其是皮制品的配件像鞋子、公事包、手表
你就算都不穿不戴放在供桌上面拜 定期都还是要上油上蜡
而我们....你知道的 会扫地会洗碗就偷笑了
简而言之从现阶段来讲 要将西装穿出专业感甚至时尚感 一句话:难度太高
现在的年轻人穿的很好看也许是真的 但是到品味的养成
风格的建立
认知到保养的重要性.....还有太长的一段路要走 这不只是钱的问题
这是台湾街头什么时候会出现一个庞克风60岁老奶奶
也无人会侧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