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拿破仑的遗产,法国大学校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4-09-19 17:22:08
http://ff6.ffsky.cn/zhaoce_backup/university1.htm
了解一个国家的大学,你不能不先了解这个国家近代史,如果你不了解这个国家的近代
史,你很难理解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是如何形成,以及这种教育制度的优劣何在,
从法国开始说。
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期,众所周知,拿破仑能征善战,曾经横扫整
个欧洲,是法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其在法国历史上的地位,无人出其右,但是如果光是
会打仗,那是绝对不够的,法国人尊敬拿破仑是因为拿破仑做了其它两件事,使得他在
历史上的地位一下子跟护国公克伦威尔还有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区别开来,要知道,后
两人都是各自国家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独裁者。
拿破仑最大的遗产是拿破仑法典,今天法国法制社会的奠基人就是拿破仑,虽然说欧洲
早在罗马时代就有了法律,就有了法典,今天大陆法系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
但是早期的法律仅对于下层百姓有约束力,对社会上层缺乏一定的约束,通俗点讲就是
不公平,社会上层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肆意践踏法律,法国也不例外,这种形势恶化了
之后,就暴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下层百姓攻占巴士底狱,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同时引
发全欧洲保守势力的反扑,拿破仑回国挽救革命果实,随后拿破仑称帝,国内历史教科
书评价,拿破仑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拿破仑称帝的确是一种形式上
的倒退,但是拿破仑毕竟是拿破仑,称帝之后体现出了他的雄才大略,他制定了拿破仑
法典,这个法典最大的效用在于,它对拿破仑自己都有约束力,也就是说,拿破仑自己
都不允许随便践踏他自己制定的法律,更不要说其它的达官贵人了,从而奠定了今天法
国法制化国家游戏规则的基础,拿破仑死前曾经说过,我这一生发动了五十次战争,滑
铁卢一役,都消失了,但是有一件事足以使我名垂青史,就是我的法典。而随后的历史
也正如拿破仑所言,法国人民记住了他,拿破仑法典出现在世界各国的历史教科书上。
这是拿破仑最大的遗产,但是我要说的是拿破仑第二个遗产,就是法国的教育制度。
拿破仑尊重学者,有知识的人并不是什么秘密,他的名言,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的中
间,当年拿破仑南征北战的时候,他的大炮打到哪里,法国的工程师图就画到哪里,但
是如果只是尊敬学者这么简单的话,那拿破仑比韩复?的水平高不到哪去,但是拿破仑不
是韩复?,他意识到,光尊敬这帮书呆子是不够的,这帮书呆子天天闷在教室里面,理论
脱离实际太远,成天就知道夸夸其谈,所以重要的是制定出一种制度来,量产优秀的工
程师,于是拿破仑定下来一套规矩,开办大学校,以区别于一般的大学教育,大学校著
重培养既有知识又有应用技术的人才,也就是工程师+军官或者是科学家+公务员这种
复合型人才,所以今天法国的大学校的代名词往往是工程师学校,同时严格筛选,所有
法国高中生最后两年的学生中,只有top20%学生有资格进入报考大学校的预备学校,著
重培养,然后让这批人参与法国大学校录取考试,第一轮考试,数学必考,300题,从简
单到难,限时,没有人能做得完,但是这样可以拉开差距,这轮之后,刷掉一半的候选
,然后剩下的称之为可录取的候选人,然后这批人让大学校的教授面试,面试过程是三
个教授对一个考生,两个黑板,教授写那边黑板,考生写这边的黑板,教授天南海北随
便问,考生就答,然后这轮之后,再刷掉一半,剩下的录取,这样连续三轮筛选之后,
就保证了进入大学校的都是精英,而且一个考生一辈子只允许参加两次这样的考试,如
果两次没上,这辈子就跟大学校拜拜了,而法国的大学校规模往往只有大学的十分之一
,平均一年一所大学校收200-300个学生,而一般大学,无论中外,一般来说一年收的
本科生数量在2000-3000甚至更多,所以这种淘汰率保证了法国大学校生源的质量,而对
于进入大学校的学生而言,一般就意味着就业和前途的保障。
今天法国大学校的代表当数巴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咋一听,又是师范,又是专科的,
这都什么玩意阿?但是巴黎高师今天是当之无愧的法国第一牛校,说起巴黎高师就不能
不说他们的数学,数学这个学科的最高奖项是费尔兹奖,类似于物理化学的诺贝尔奖,
两个都是重大突破奖,但是平均而言,费尔兹奖得主在数学领域上的地位应该要高于诺
贝尔奖得主在本学科中的地位,因为费尔兹奖四年才发一次,诺贝尔奖一年发一次,而
且诺贝尔奖的政治气氛太浓厚,评委会成员本身都能引发一定的争议,更别说获奖者本
身了,而相比之下,费尔兹奖的评委会成员绝对权威,都是数学界的大佬,引发的争议
要远远少于诺贝尔奖,当然这可能跟数学这个学科本身没有太多政治介入的空间有一定
关系。截止至撰写本文的时刻止,费尔兹奖得主有五十二位,其中十一位是巴黎高师的
毕业生,比例之高令人咋舌。说回巴黎高师本身,巴黎高师最初是不招收本科生的,后
来迫于压力,开放招收本科生,但是不管是什么学位,只要进入巴黎高师的法国人,就
自动成为国家公务员,定期领取一定的津贴,其毕业生的出路大多数是到法国各个大学
当教授,而巴黎高师创立的初衷也就是培养大学老师,在法国,大学老师是国家公务员
,简单说就是巴黎高师培养的都是科学家+公务员,正是由于教授+公务员的双重身份
,所以在要想在法国做教授(发考题)的难度是相当高的,一般来说比在美国当教授要
难。
另外一所极具盛名的大学校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简称巴黎高科,有趣的是,这所学校
在数学上的造诣同样赫赫有名,甚至在历史上是法国数学第一牛校,因此而获得X的昵称
,在数学分析领域尤其出色,著名的群论创始人伽罗华就曾尝试考取该学校,结果面试
失败,据说是当时的考官无法理解他的证明过程,愤怒的他拿起黑板擦向考官砸了过去
……还有种说法是,他拒绝回答关于对数那种简单而又愚蠢的问题,所以失败,同年,
伽罗华进入巴黎高师就读,而这个天才在巴黎高师也不安分,因为积极参与政治运动而
被开除,随后入狱,出狱后跟人决斗,结果死于枪击,年仅21岁就完结了他那极具传奇
色彩的一生,后人曾经评价,他的死使整个数学的发展落后了几十年。扯远,说回巴黎
高科,巴黎高科和巴黎高师与并列录取率最低,与巴黎高师不同的是,这所学校培养的
不是公务员,而是军官,不是科学家,而是工程师,所有在读学生都是预备役军官,定
期领取军饷,而在历史上这所学校也培养出了福煦和霞飞这种在一战中赫赫有名的法国
名将,每年法国人搞阅兵,这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方阵,从政治立场上看,如果巴黎高师
是左翼高知识份子的聚集地的话,那巴黎高科就是右翼精英军人的自留地。
法国高等教育制度在大学校以外就是普通的公立大学了,比如巴黎一大,二大,三大,
四大,五大,六大……,里昂一大,二大,三大……,马赛一大,二大……,咋一听名
字还以为是法国共产党在开会呢。法国公立大学是国家福利制度的一部分,基本上是不
收学费,每年就收非常少量的学杂费,其它费用一概免除,这一点不仅对于法国学生来
说是这样,对于国际学生来说亦是如此,所以在法国留学,是不需要花大钱交学费的,
这一点跟把教育产业化的英联邦国家不同,所以在法国的留学生大多数是一边打工赚生
活费,一边上学,而且大多数时候都能满足日常开支。但是公立大学毕业生的出路就跟
大学校毕业生的出路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很多法国大公司的HR看简历,第一步就看是
不是大学校毕业的,如果不是,直接把简历往碎纸机里送……
所以在法国人看来,大学校无疑是要优于公立大学的,而且完全是档差,不是说有争议
的差距,完全就是两个档次,不存在任何争议,而上交大的世界大学排名把巴黎大学排
到巴黎高师之前,因为巴黎大学产出的高引用率论文数量多,这个就很可笑了,因为法
国最优秀的科学家都是巴黎高师等大学校培养的,而数量相当有限,巴黎大学十多所,
论毕业生人数是巴黎高师的一百多倍,形成所谓的集团军优势,哪怕论文互相引用一下
子数量就上去了。老百姓心中的大学排名其实就是单纯的毕业生质量排名,比如巴黎高
师毕业的学生跑到巴黎大学去当教授,拿费尔兹奖了,那么大多数老百姓会认为巴黎高
师很牛逼,因为培养出了费尔兹奖获得者,但是大学排名会把这个人的成就算作巴黎大
学的成就,因为他是在巴黎大学做出的成绩,这个其实跟大学质量排名的关联并不大,
大学毕业之后去大学其实跟去公司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无非是找个工作,工作机会跟人
数呈正比关系,所以去公立大学当教授是绝大部分巴黎高师毕业生的出路,但是是否能
出成绩却跟毕业院校也就是曾经受过的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好学校毕业生出成绩的可
能性就是会大于一般院校的毕业生,而无论在国内国外,校友一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
义,就是出身论,如果是校友,关系就会密切些,如果只是同僚,也就是在同一个大学
工作,那关系就麻麻跌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